编辑: 苹果的酸 | 2019-10-13 |
2013 年4月9日星期二 编辑 贾浩民生之窗 Email: jlrbrbs@126.
com
电话: (0431)
88600611 民生视线 民生时评 现在的城市人对农民工早已不再陌生, 因为 农民工已经融入城市生活的各个领域, 他们中很 多人怀揣梦想, 吃苦耐劳,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担 当起不可或缺的角色, 对于自己的生活和未来, 有着美好憧憬, 那是和城市有关的 梦 . 60后 农民工: 帮孩子在城市安家 4月3日上午, 记者在长春市红旗街见到了进 城打工已经快
7 年的孙师傅夫妻, 他们都在亲戚 家开的小店里忙活着. 工作不算太累, 就是有时 需要加班, 但节假日可以串休. 孙师傅今年
48 岁, 妻子49岁, 两个人都是 60后 , 有两个子女, 都已参加工作.孙师傅说, 自己当过兵, 转业后 曾经在老家镇上的农村信用社工作过几年, 当时 日子过得还不错, 可是后来自己得了重病, 导致 右手无法写字, 失去了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生 病期间, 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 还欠了亲戚不 少钱, 随着身体慢慢恢复, 他和媳妇靠在家种地 维持生活, 加上要供两个孩子念书, 日子过得紧 紧巴巴.2006年, 孙师傅的大女儿考上了长春一 所大专院校, 儿子当时还在上初中, 由于家里困 难, 女儿申请了助学贷款.夫妻俩商量着得多挣 点钱供俩孩子上学.家里的地不到两公顷, 都是 沙土地, 产量又不高, 在家里苦熬不行啊!正巧, 长春的一个亲戚家开了一个小店, 需要人手, 想 请孙师傅夫妻俩来试试.店里主要从事复印、 文 件装订等业务, 专业性不是太强, 易学易会, 孙师 傅他们边学边干, 一两个月的时间, 已经基本掌 握了店里的业务, 夫妻俩还都学会了用电脑.工 资从
1300 元涨到
1500 元, 现在涨到了
1800 元, 年终还有奖金, 他们的收入不断增加.由于离家 近, 农忙的时候还能回家种地, 每年还能收入1万 多元, 孙师傅家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让夫妻俩高兴的是, 去年在天津工作的大女 儿结婚了, 而且还按揭贷款买了新房子, 估计今 年就能交钥匙了.女儿这边安顿下来, 他们现在 开始考虑儿子的问题.儿子高中没毕业就开始 在长春打工, 现在找到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工作, 月收入2000多元.在城市里生活了好几年, 孙师 傅一家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考虑到儿子的前 途, 也不想再让他回去种地.不过, 儿子大了, 一 个最现实的问题, 是孩子需要成家.听周围的人 说, 城市里最看重的是房子, 没房子不好找对 象.孙师傅夫妻俩最大的心愿, 就是帮儿子买房 子. 到今年10月份, 儿子单位给交的公积金就满
1 年了, 可以用公积金贷款买房, 利息便宜, 我们 帮他交个首付.有了房子, 就能安顿下来了.我 们吃多少苦都没关系, 一定要让孩子过上好日 子. 孙师傅的妻子坚定地说. 70后 农民工: 十年圆了 安居梦
3 月30 日, 一个晴朗的春日, 风中夹杂着几 分寒意.在长春市和平大路附近一幢普通居民 楼内, 小刘和小蕾一家三口正围坐在餐桌前吃午 饭.今天高兴, 他们买了一些青菜和羊肉, 准备 吃一顿火锅.缕缕热气升腾起来, 映着窗外照射 进来的阳光, 暖意融融.孩子吃得很急, 她顾不 得碗里的肉和菜还冒着热气, 不停地往嘴里送. 一会儿还要去上英语课, 千万不能迟到啊! 小 刘家住在七楼, 房子是
15 年前的老房子, 没有电 梯.看着女儿吃完饭, 穿好外衣走出家门, 夫妻 俩松了一口气. 这房子现在属于我们了, 终于在 城市有了自己的家. 谈起买房子的话题, 他俩脸 上流露出掩不住的幸福. 前几天, 房东大娘提出 要卖房子, 小刘夫妻俩商量着, 是继续搬家租房 子, 还是干脆把房子买下来?租了两年多房子, 他们和房东大娘相处融洽, 大娘说可以给他们优 惠2万多元, 小刘夫妻俩一咬牙, 拿出省吃俭用攒 下的几万元钱, 又跟亲戚借了些钱, 交了购房的 首付, 通过银行贷款把房子买了下来.终于不用 总搬家了, 他们决定继续把房子租出去一间, 这 样可以减轻还贷的压力. 漂泊
10 年, 终于圆了安居梦, 这对小夫妻着 实不容易.他们俩都是
70 后 , 今年
38 岁, 老 家在公主岭市八屋镇的农村, 一家三口只有
3 亩地, 根本挣不到钱.父母都是农民, 生活也不富 裕.他们俩都是高中生, 不甘心在农村, 想出来 闯闯.2003 年就带着孩子来长春打工.刚开始 来的时候, 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挣得少, 去了租 房子、 日常生活费用, 所剩无几, 就怕孩子有病, 一有病就得借钱.为了多挣点钱, 在城市能站 住脚, 小刘学会了驾驶大货车的技术, 这几年收 入不断增加.去年开始, 他工作的企业还为他 办理了 五险一金 .回想起这些年来租房子的 经历, 妻子小蕾说, 我们刚来时只租城郊便宜 的房子, 先后在范家屯、 李家屯等地租房, 后来 又在朝阳桥、 和平大街租房子, 为了省钱, 一直 都是租插间, 一家三口住在一间小卧室里, 总共 搬了六七次家, 有时候做梦都在搬家.这下可 好了, 不用为租房子发愁了, 可以一心一意挣钱 还贷款就行了. 80后 农民工: 成为 城市人 每当轮休, 行走在林立的高楼大厦间、 五光 十色的霓虹灯下, 于建总是执迷地想: 如果有一 天, 我也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城市里, 成为一个 城市人, 该多好啊! 城市梦, 是这位从农村出来 打工的 80后 在城市里打工、 学习的最大动力. 2001年的时候, 我从农安老家来到长春, 那 时候高中还没毕业.家里孩子多, 没钱让我们兄 弟4个都上学, 我是老大, 又学习最不好, 就和二 弟跟着村里的叔叔伯伯一起进城打工了. 从2001 年到
2006 年, 于建一直跟着村里的长辈游 走在广州、 江西、 浙江等南方城市打工, 他对自己 的那段打工经历, 只总结出 累 和 盲目 两个 词.在外面打工5年, 为了省钱寄回家, 于建很少 和家人打电话, 因为沟通少, 生活环境又不一样, 2007年春节回家过年的时候, 于建突然发现自己 跟留在家乡上技校、 上大学的弟弟妹妹沟通不 良. 他们说的流行玩意我完全不懂, 我发现自己 真落伍了, 村里年轻人说啥我都不知道, 过年串 门跟人都聊不到一起去.要知道我也是个 '
80 后'
啊!也是从那年春节起, 我觉得自己不能这 么活, 再这样下去, 我早晚要被社会淘汰.我需 要有个明确的生活目标, 这样以后打工才有劲 儿, 日子才有奔头. 2007年的春节, 他在弟弟妹妹的指导下学着 上网、 聊QQ、 找招聘信息, 他决定以后留在东北打 工. 我想留在离家不远的城市打工, 挣钱多少不 说, 先找个能学到技术的工作最要紧, 最好还是能 多接触新信息的地方, 免得我落伍太多. 在网上找 了又找, 又搭村里人的拉货车跑了长春几趟, 于建 最终决定在电脑维修方面给自己找份工作. 这样 的地方虽然挣的钱没以前多, 但是跟电脑网络和各 个年龄段的人都有接触, 既能学到技术, 又能跟上 潮流, 是我找生活目标最合适的地方. 几年时间 里, 于建先后在长江路科技城、 和平大世界等处打 工, 从最开始不懂电脑, 到后来的装电脑、 刻光盘、 维修电脑, 越钻研, 于建就越喜欢这样的工作.为此, 他还买了不少电脑专业书、 报了几个培训班学 编程、 学做软件.现在, 他已经是一家电脑公司的 经理和首席维修调试员, 他还承担着带新人入门的 职责. 我现在的技术, 到培训班当个老师都可以 了. 说到这里, 于建显得挺骄傲. 现在都在说 '
中国梦'
, '
中国梦'
搁在我这 儿, 那就是做个城市人, 让我的孩子上得起学、 上 得了城里的好学校. 于建说, 他们这一代农民 工, 基本都不会种地, 也很少有人会选择留在农 村, 大家都奔着城市使劲儿. 这不仅仅是为了让 自己能生活在城市里, 也是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 有个城市出身, 以后上好学校, 好好学习, 生活得 更好.不过, 这梦想的实现, 不仅仅需要我们的 努力, 还需要政府、 需要社会的支持.去年的十 八大报告、 今年国家的两会也都提出了照顾农民 工的政策, 我们农民工的日子以后会越来越好 过, 我的 '
城市梦'
, 早晚会实现. 三代农民工的 城市梦 ―― 我的梦 ・ 中国梦 系列报道之二
本报记者 韩雪洁 马贺 城市和农村, 市民和农民, 距离被拉得越 来越近, 这是城镇化带来的结果, 也是农民生 活改善、 地位改变的象征. 多年以来, 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 使城 市和乡村在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等方 面相差悬殊, 城市的文明发达和农村的贫 穷落后形成鲜明对照, 市民的优越感和农 民的挫折感都十分突出.农民们提起城市, 大多充满向往.近些年, 随着国家惠农 政策的实施, 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明显成 效, 很多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农民生 活也越来越富裕, 但多年来农民对城市生 活的渴望依然存在, 加之很多农民进城打 工后逐渐融入城市之中, 不知不觉变成了 城市人.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 人们都是 为了追求美好富裕的生活, 随着农村发展 的提速, 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会缩小, 农村的 生活环境在改善, 打工创业的机遇也在增 多, 人们的 城市梦 不仅在城市里, 也会在 农村实现. 从农民到市民 不再遥远 人们习惯把从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