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戴静菡 | 2019-10-20 |
1 王希勤:中国大学要走出自己的路 建立自己的高等教育模式.
3 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教学改革是大学发展的原动力.5 高教信息 清华大学:做计算机学科的国际领跑者
9 一流本科的自问与自信
13 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如何从校园走进市场?15 信息化 2.0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教育信息化 2.0 要推动构建 三个模式
18 中国未来学校 2.0 概念框架
21 技术推动未来教学的思考
24 名家风采
14 位中国大陆学者当选
2019 年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6 在中国一所大学的山洞里,有这样一群 追引力的科学家
27 邵金友:机械制造也能柔情似水
30 期刊动态 进入 SCI 等国际三大检索系统刊物数,上海大学期刊社逆袭突围靠什么.33
2017 年,哪些高校发表 SCI 论文和授权专利多?36 中国正在向世界科研大国靠近
37 《科学》杂志副主编:影响因子不应被用于评价科学家.43 科技前沿
2018 年全球十大新兴技术
44 从 中国奇迹 到 中国分享 :中国北斗迈出 关键一步
49 南开大学:两代超分子 跨国结婚 防治阿尔茨海默症.51 图苑风采 信息化促高校图书馆职能转型
52 纽约图书馆社交化对经典阅读的影响
54 高校
24 小时图书馆让青春 不打烊
56 未来图书馆不只是看书的地方,主要服务居然是导航!57
1 教育信息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中国开始成为全球工程教 育的 领跑者 作者:李依环
2018 年11 月14 日 来源:人民网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新一轮 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扑面而来,引发、重塑、颠覆、重构、改变,技术和数字化在 改变一切.工程科技改变世界,工程教育 领跑创新,全世界工程教育者必须回答: 我们准备好了吗? 在日前举行的 一带 一路 背景下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暨第十 三届科教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上,教育部 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作了《新工科:高等 工程教育的未来――对高等教育未来的战 略考虑》主题报告,他表示, 当前,中 国开始成为全球工程教育的重要参与者、 贡献者,从某种方面来说,我们已经开始 领跑和引领. 我国工程教育总体状况如何? 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中国经验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总体可以概括为
5 个三分之一和
1 个90%,整体类型多样、 专业齐全、区域匹配. 吴岩介绍,工科 专业类
92 个,占总数三分之一;
工科专业
630 种,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工科专业布 点1.8 万多个,占总数三分之一;
在校生、 毕业生人数也占总人数三分之一;
90%以上 的学校都开设工科.
2 2016 年6月,我国正式加入国际工程 教育 华盛顿协议组织 ,意义深远,影 响重大.吴岩用 六个一 总结:一个里 程碑――标志着我国从模仿到比肩而行;
一张通行证――我国毕业生与国际学位互 认,有了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一套新标准 ――我国教育标准与国际实质等效;
一张 入场券――为中国工程师获得国际职业资 格提供资质;
一个新声音――制定国际标 准时有中国声音;
一个新跨越――中国逐 渐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 中国工程教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提供基础支撑平台,为建成全面建成现代 化强国提供战略引领力量,也将为人类命 运共同体的发展提供中国经验. 吴岩表 示,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有五个特点,一 是生源优秀,工科专业依然吸引许多优秀 学子;
二是工科毕业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 最大体量,也是全世界的最大体量;
三是 中国工程教育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 振、高度耦合;
四是中国工程教育注重理 工结合;
五是在全世界率先探索提出新工 科. 高等工程教育未来将走向何处? 新工科建设要立足当下、瞄准未来、 主动变革 新工科既包括新的工科专业,又包 括工科的新要求. 前者指一个全新的领域, 后者指传统工科专业的理念、内容、标准、 方法技术都需要更新改造. 吴岩强调, 新工科建设要立足当下、瞄准未来、主动 变革,要把学科导向变成产业需求导向, 破除专业分割壁垒进行跨界交叉融合,把 被动适应变成主动支撑引领. 中国的 新工科运动 如火如荼,吴 岩介绍,新工科理念正在形成高度共识,
612 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组成的
30 个 项目群正在加速推进,大数据、机器人工 程、智能制造、智能医学等新工科专业蓬 勃兴起,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 等加快推进新工科建设的政策相继出台,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现代产业学院、未来 技术学院等新工科模式正在成型.依托产 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平台,2018 年上半年 行业、企业方面支持新工科建设的资金和 软硬件支持达
42 亿,今年预计将超过
100 亿. 吴岩强调, 创新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下好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手棋,必须 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 新工科与新医科、新农科交织交融、相互 支撑,新文科为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 注入新元素, 四新 是下一轮高等教育 改革的先行者、探索者、引领者,是全球 共同的责任、共同的探索、共同的行动.
3 王希勤: 中国大学要走出自己的路 建立自己的高等 教育模式 作者:王琦
2018 年12 月6日来源:新华网 面向未来的教育该是什么样?未来的 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日前,2018 新华网 教育论坛主题聚焦 解锁未来 ,邀请教 育界专家学者、高校、中小学及教育行业 知名人士汇聚一堂进行智慧碰撞,共同探 讨未来教育发展趋势. 解锁未来,媒体是t望者,主管部 门是政策制定者,高校是探索者、实施 者. 在论坛现场,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 王希勤在题为《关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的 思考》主题演讲中,从五个方面谈了自己 对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的思考. 他认为, 中 国要建立自己的高等教育模式, 要去探索, 这就是解锁未来的路径所在. 知识 呈现爆炸增长趋势 研究型 大学的组织模式需要改变 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
1918 年的开 学典礼演讲词中说: 大学者,研究高深 学问者也. 一直以来,大学是因为高深 的知识而存在这一观点被普遍接受, 因此, 研究大学的未来首先要研究 知识发生了 什么改变 . 美国国家学术出版社(NAP)2015 年 发表的一份报告研究了
1960 年到
2013 年的SCI 论文的合作者人数, 发现
1960 年左 右单独撰写文章的作者很多, 但到
2013 年 多数论文由两人或多人合著, 其中由
11 至100 位作者合著的论文数量增长近一万倍. 半个世纪以来,论文数量以及论文的 合作者数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数字 上的变化表明, 知识 已呈现出爆炸式 增长的趋势,这种趋势也改变了大学的研 究方式: 首先,学术研究已越来越依赖 团队 合作 模式.现今,几十位、上百位甚至 上千位作者共同完成的研究工作呈现爆炸 式增长趋势, 说明社会有越来越多大科学、 大工程需要团队合作完成. 其次,人文学、社科学的研究脱离了 书斋 式的研究模式,同样也需要多人 共同参与. 再次,现代大学的学术研究已经从过 去只有 单学科 解决问题,转变为同时 出现 多学科 交叉学科 超学科 的研究模式. 面对现代学术研究环境和知识裂变方 式发生的这些改变,王希勤认为: 这向 大学管理发出了重要信号. 他强调,如 何将众多学者组织在一起进行研究,成了 现代大学面临的突出问题,所以 建立大 学的现代治理体系是十分紧迫的 . 大学思维范式发生变化 突破原有 二元论 限制 信息时代大学面临什么样的改变?王 希勤介绍,此前,西方对大学的研究逻辑 是基于 二元论 的逻辑,也就是通常所 说的 身 和 心 的关系.这种传统认 识论的框架认为,客观的、物质的这些概 念可以归到 身 的范畴;
主观的、精神 的这些概念则可以归到 心 的范畴.
4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一位知名的哲学 家――约翰・塞尔提出了新的理论,推翻 了这种简单的 二元 关系. 该理论认为, 主观的 和 客观的 与 观察者是 谁 有关,而 精神的 和 物质的 与 观察的对象是什么 有关,可见 物质 的 不等于 客观的 , 精神的 也不 等于 主观的 .据此,我们可以把现象 分为四类:客观的-物质的、客观的-精神 的、主观的-精神的、主观的-物质的. 王希勤举例说,譬如 清华是个大 学 这样的命题,是人的判断,属于精神 的而非物质的,但其具有客观性,因为任 何人去考察都可以得出同样的判断;
再比 如一个人感到 痒 、 疼 、 饿 , 是主观的,但却是物质的而非精神的,因 为这些信号是由身体发出的而非人脑构造 出来的. 在过去, 主观的存在 属于 冷暖 自知 ,需要通过语言的表述才能让别人 知道,而语言的表述经过了个人大脑的处 理,未必能保证真实,因此科学研究对这 个无法验证的领域是回避的.但是现在处 于数据时代,科学家可以剥离大脑的主观 影响,通过把个体的感受用现代的传感器 技术、信息技术采集保存下来,变成大家 可认证的数据,变得相对客观,并通过量 化的手段研究. 面对这种突破了 二元论 限制的研 究思维模式,王希勤认为: 文科主要研 究人的认知的内容,科学则研究大家都可 以观察的存在.当 主观的存在 成为了 研究对象,科学和人文或许会发生新的融 合.这种融合必然会改变大学文理分家的 治理模式,也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