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R30273052 | 2019-07-31 |
规划期限为2
0 1 8年至2
0 2 2年,展望到2
0 2 8年.本实施规划是 指导烟台市今后一个时期新旧动能转换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相 关专项规划和制定有关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
一、基础条件 近年来,烟台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主动应对动能转换和发展转型带来的压力挑战,统筹推 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新旧动 能接续转换态势已基本形成,有基础、有能力为全省新旧动能转 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 一)现状优势.烟台积极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改革开放向纵深推 进,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实现持续 健康发展. ―
2 8
1 ―
1 . 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2
0 1 7年,烟台市实现地区生产总 值7
3 3 9亿元,增长6 .
5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
0 0 . 3亿元,增长6 .
4 %;
固定资产投资5
5 9 4亿元,增长8 .
5 %;
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3
2 7 3亿元,增长1
0 %;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分别达到4
1 8
3 7元和1
8 0
5 1元,均增长8 %.实现全国文明城市 五连冠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七连冠 ,城市综 合竞争力显著提升.
2 . 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工业向集群化、高端化迈进,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继续保持在全省前列,连续1 2年完 成全省节能目标,连续7年工业技改投资过千亿,被国务院表彰 为 全国工业转型升级和稳增长成效明显市 ,是国家消费品工 业 三品 战略示范试点市.2
0 1 7年,以 四新经济 为主要 特征的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
3 .
5 %,战略 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1
4 %,医药健康、现代化工、核电 装备、新材料等产业快速成长.山东区域性基金管理中心建设扎 实推进,基金总规模达到1
2 9 9亿元.上市公司数量达到4 7家, 稳居全省首位.成功获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信息、金融、 科研和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共享经济、平台经济、 云制造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农业 新六产 快速发展.
3 . 创新能力得到新提升.获批山东半岛自主创新示范区、 济青烟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强市创 建市.全国第二家、山东省首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落户.拥―381―有国家级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中德工业设计中心等一批创新 载体,拥有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研究所等5家国字号科研院所;
建 有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6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 4家,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数量居 全省前列.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
7 0家.拥有住烟两院院士3 人,千人计划专家1
2 3人,泰山人才1
4 8人,双百计划人才2
3 1 人.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 .
6 %;
规模以上 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
3 1
4 . 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达到4
2 .
5 %.
4 .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 果.实施国家低碳城市等省级以上改革试点1
3 4项. 放管服 改革深入推进,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压缩到9 6项,项目从立项到 施工许可时间缩减到2 7个工作日.城市信用综合指数稳居全国 地级市前列,获得国家城市信用建设创新奖.市场主体总量达到
7 1 . 6万户,居全省第3位.开放带动效应持续扩大,与 一带 一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全部建立了经贸往来关系,国际友城增加 到2 7个.中韩 ( 烟台)产业园获国务院批复.1 5家省级以上经 济园区中有4个进入全省3 0强.拥有匈牙利宝思德经贸合作区、 中俄托木斯克木材工贸合作区2家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数量 占全国的
1 /
1 0 .1
0 3 家世界
5 0
0 强企业在烟 投资152个项目.
2 0
1 7年,实际使用外资1
4 4 . 9亿元,进出口突破3
0 0 0亿元.
5 . 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青烟威荣城际铁路、龙烟铁 ―
4 8
1 ― 路建成通车,潍莱高铁开工建设,环渤海潍烟高铁、大莱龙铁路 扩能改造工程获得批复, 十三五 将开工建设.烟台港西港区 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建成3 0万吨矿石码头、3 0万吨原油码头两 个世界级码头.万吨以上港口泊位达到9 2个.烟台蓬莱国际机 场航站楼二期工程即将开工建设.蓬栖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文莱 高速、龙青高速公路加快建设,滨海路开发区至蓬莱段、塔山南 路启动建设,新建改造国省干线公路1
9 0公里、县乡公路2
0 0公里、村级公路8
0 0公里.海阳核电一期基本完工,中石油莱山天 然气门站正式投入使用.
6 . 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2
0 1 7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 降6 .
2 %.扎实推进清洁供热,淘汰燃煤小锅炉,压减煤炭消 费.将PM2 . 5纳入常规监测体系,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 到3
6 0天,居全省第2位,空气质量四项主要污染物指标年均值 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加快 推进,所有河流全部实行河长制,境内2 2条黑臭水体全部完成 整治,重点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稳定在8
5 %以上.完成造 林及修复1 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
7 . 6万亩,荣获全国绿化模范 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烟台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 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制约因素,迫切需要创新思路加以解决.一 是高端供给不充分.以初加工产品为主的供给结构还没有得到根 本改善,精深加工能力相对较弱,最终产品、名牌产品、高端产 ―
5 8
1 ― 品比例不高,跟踪、适应、引领市场消费的能力不足.部分制造 企业长期位于产业链、价值链底端,电子新兴产业组装和代工生 产所占比重较大,聚氨酯、芳纶等新材料产量居世界前列,但产 业链条本地延伸不够.二是新动能相对滞后.制造业中传统产业 和资源性行业占比较高,制造业实现税收占产值的比重仅为2 % 左右,发展贡献度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高新技术 产品出口增长不快, 互联网+ 、大数据、共享经济、人工智能 等尚未形成对新旧动能转换的有力支撑.高层次人才、高等院 校、高水平创新平台相对较少,全市认定的科技型企业仅占工业 企业总数的3 %左右.三是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市场体系不完 善、不成熟,特别是要素市场化改革不充分.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尚需改善,国有企业深层次改革攻坚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政府 职能转变不到位, 监管跟不上 和 服务不到位 并存, 亲 清 新型政商关系尚未建立.四是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加大.能 源利用率较低,传统能源占比较高.六大高耗能产业能耗占整个 工业的四分之三,节能降耗、转型升级任重道远.海岸线开发与 保护的矛盾日益严峻,海洋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 二)面临形势.当前,烟台发展正在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 点上,唯有把握新形势抓住新机遇、乘势而上、奋发有为,才能 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率先突破,走在全省前列.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逆全球化思潮和国 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全球贸易陷入低迷,外需持续萎缩使 ―
6 8
1 ― 新旧动能转换面临更强的市场需求制约.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 变革不断孕育重大突破,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 工智能等多点突破和融合互动,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 新模式快速兴起,全球新的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加速生成, 全球产业格局正在经历重大调整.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 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 期.随着 一带一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 略的深入实施,对外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优势进一步凸显,为烟 台市广泛参与区域竞争合作拓展了新空间.国家坚定实施科教兴 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可 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 中国制造2
0 2
5 互联网+ 行动计划等,发展动力活力进 一步激发. 从烟台市看,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 一带一路 、环渤 海地区合作发展战略等多重机遇叠加,拓展了烟台市参与区域竞 争的空间.中韩 ( 烟台)产业园建设、共建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 新示范区、国家智慧城市、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 等试点政策,为烟台市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先行先试契机.近年 来烟台市将制造业强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驱动发展、医养结 合示范市建设、海洋强市建设、文化旅游发展、现代农业发展、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作为全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工作 ―
7 8
1 ― 着力点和突破点,明确任务目标,落实责任单位,这些重大举措 为烟台市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面对新的战略机遇,烟台市必须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和自身 条件的深刻变化,切实将机遇和潜力化为现实,将风险和挑战化 为动力,开拓进取,抓住机遇,率先走出一条新旧动能转换的新 路子,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在全省率先突破、走在前列.
二、总体要求 (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 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重大 工程总体部署,坚持质量第
一、效益优先,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为主线,以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为重点,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 系为目标,以 四新 四化 为主攻方向,增强改革、开放、 创新 三大动力 ,探索 存量提升、增量崛起 转换新路径、 新模式、新机制,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 革,奋力建设制造业强市、海洋经济大市、宜业宜居宜游城市, 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中率先突破、走在前列. ( 二)基本原则.
1 . 突出 四新 四化 .把握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 势,以 四新 四化 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 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 ―
8 8
1 ― 品牌高端化,实现传统产业提质效、新兴产业提规模、跨界融合 提潜能、品牌高端提价值,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迸发活 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扩容倍增,着力发展新经济、 培育新动能、增创新优势.
2 . 突出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第一动力,深 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关键领域关键技术研发,着力攻 关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努力打造一流科技创新载体,加快培 育引进高端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 护运用,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创新创业生态.
3 . 突出改革引领.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 用,更好发挥政府在新动能培育中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强化主动 服务、效率优先意识,积极转变监管理念、管理模式和政策体 系,加快财税、金融、人才、技术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创新服务 机制,激活市场机制,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4 . 突出开放合作.深度融入 一带一路 、自贸区等开放战 略,加快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开放环境,构建开放型 经济新体制,推动对外开放向更高层次迈进.深化国内区域合 作,加强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珠三角等经济区紧密联系,构 建区域间协作发展新机制,在先进技术、高端人才、重大项目引 进上实现新突破.
5 . 突出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坚决淘汰低端落后产 ―
9 8
1 ― 能,大力开展节能减排降耗,积极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深入实施 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舒适、生态良好的 绿色发展道路,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新动能. ( 三)战略定位.充分发挥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性中心城市、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东部沿海重要开放城市优势,以各类国家 级、省级园区和功能区为重点,聚集优势要素、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转型升级,带动全市各区域、各领域新旧动能转换,促进联 动融合发展,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名城、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 区、国家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示范区和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新高 地.
1 . 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发挥海洋创新要素密集、产 业基础良好、港口体系完备的综合优势,瞄准海洋经济发展前 沿,以建设海洋生物医药国家创新产业集群、现代海洋生态牧场 和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 智慧海洋 经济,健 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