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丶蓶一 | 2019-08-01 |
5 ― 附件: 国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 十一五 规划 前言 十五 期间,我国的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 定进展,认真实施了国务院批准的《两控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 治 十五 计划》 ,修订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全面开 征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污费,对重污染的排放源实施了限期治 理,新上火电项目大部分建设了脱硫设施并全部采用了低氮燃烧技 术,淘汰关闭了一批小火电机组, 十五 规划重点火电脱硫项目基 本建成或开工建设,这些措施使城市空气二氧化硫污染状况有所改 善,酸雨恶化趋势得到了一定控制.
由于近年来能源消耗超常规增长,煤炭消费量猛增,加之治理 项目建设周期长,减排效果滞后,导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 持续增加,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形势仍十分严峻.重酸雨区面积扩 大,酸雨发生频率增加;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转化形成的细颗粒物 污染加重,许多城市和区域呈现复合型大气污染的严峻态势.因此,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 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及《国家环境保护 十一五 规划》 ,本着 整体控制、突出重点、分区要求、总量削减 的方针,制定《国―6―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 十一五 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 . 《规划》基准年为
2005 年,规划目标年为
2010 年,远景目标 年为
2020 年.
一、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状况
(一)二氧化硫排放控制工作取得一定进展 十五 以来,全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 定进展.2000 年4月,再次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 治法》;
2002 年1月,颁布了《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 政策》;
2002 年9月,国务院批准了《两控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污 染防治 十五 计划》;
2003 年1月,国务院发布《排污费征收 使用管理条例》;
2003 年12 月,颁布了新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 染物排放标准》.全面开征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污费.这些 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实施,对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的控制 起到了重要作用. 两控区各省市和电力等重点行业制定了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 综合防治规划, 十五 规划重点火电脱硫项目基本建成或开工 建设,淘汰了一批小火电机组,对一批重污染的排放源实施了限 期治理,新上火电项目大部分建设了脱硫设施并全部采用了低氮 燃烧技术,采取了关闭高硫煤矿、在大中城市市区禁烧原煤、推 广使用低硫煤和清洁能源等综合防治措施.部分省市颁布了地方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开展了采用绩效方法分配火电厂 二氧化硫总量控制指标和二氧化硫排污交易试点工作, 进行了 清―7―洁能源行动 示范工作.部分省市落实了现役机组脱硫电价. 十五 期间,全国关闭高硫煤矿,减少高硫煤产量
3200 万吨;
关停小火电机组约
830 万千瓦,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
40 万吨;
建 成火电机组烟气脱硫设施约
4800 万千瓦,形成二氧化硫年脱除能力 约210 万吨.到2005 年底,累计建成火电机组烟气脱硫设施
5300 万千瓦,在建火电机组烟气脱硫设施约
2 亿千瓦,预计
2007 年将全 部建成投运.
(二)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居高不下,酸雨污染总体上未能得到 有效控制,局部地区加重,以细颗粒物为主的区域性大气污染和 城市空气氮氧化物污染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的重要环境因素.
1、酸雨污染不断加重 酸雨监测结果表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全国降水酸度总体上 保持稳定状态,2000 年以后降水酸度呈现出总体升高的趋势, 到2005 年,降水中的硫酸根和硝酸根的平均浓度分别升高 12%和40%. 我国酸雨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包括浙江、 江西、福建、湖南、贵州、重庆等省市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广东、 广西、四川、湖北、安徽、江苏和上海等省市的部分地区,北方 部分地区也开始出现酸性降水.重酸雨区的面积由
2002 年占国土 面积的 4.9%增加到
2005 年的 6.1%. ―
8 ―
2、硫沉降量持续增加 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存在五个硫沉降强度高值区:以 贵州为中心的西南区、以长三角为中心的华东区、以珠三角为中 心的华南区、冀鲁豫地区和京津冀地区.硫沉降强度超过临界负 荷的区域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20%以上,其中重庆贵州一带、长三角 和珠三角地区的硫沉降强度严重超临界负荷.
3、以细颗粒物为主的其他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不仅造成酸雨污染,而且在长距离输送 过程中经化学转化形成硫酸盐和硝酸盐粒子,从而引起区域范围 的细颗粒物污染.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可吸入颗粒物中 硫酸根和硝酸根离子的贡献达到
15 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不仅 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也导致了大气能见度降低.在一些大中型 城市,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污染还引起了臭氧浓度升高,产生光化 学烟雾污染,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大气臭氧浓度时有超标.
4、城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污染形势严峻
2005 年,341 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表明,22.6%的城市空 气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6.5%的城市超过国家 三级标准,约1/3 的城市人口生活在空气二氧化硫浓度超标的环 境中. 十五 以来,113 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空气中的二氧化 氮年均浓度呈现总体升高趋势.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宁波、 南京、成都、武汉等大城市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相对较高. ―
9 ―
(三)酸雨污染控制任务艰巨
1、二氧化硫产生量持续快速增长 十五 以来, 我国能源消费超常规增长, 煤炭消费量从
2000 年的 13.2 亿吨猛增到
2005 年的 21.67 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由
2000 年的
1995 万吨增加至
2005 年的
2549 万吨.从现在到
2020 年,我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能源需求持 续增加.根据能源规划预测,我国的煤炭消费总量将持续增长, 到2010 年,燃煤发电机组将增加到
7 亿千瓦,发电用煤将达到
16 亿吨,全国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将达到
3600 万吨左右,其中火电 行业产生量将达到
2600 万吨左右;
从2010 年到
2020 年,全国煤 炭消费总量仍将持续增长,燃煤二氧化硫产生量也将随之持续增 加,其中火电行业煤炭消费量及其二氧化硫产生量增幅将高于全 国平均增幅.
2、氮氧化物排放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的氮氧化物排放量逐年增加,已 达到
2000 万吨左右,且排放增幅超过二氧化硫.监测结果表明, 虽然我国的酸雨污染仍以硫酸型为主,但是氮氧化物对酸雨的贡 献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要解决我国的酸雨等区域大气环境问题, 亟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氮氧化物排放.
3、原有管理方式不适应酸雨控制要求 按照我国原有的管理体制和法规,地方政府对当地的环境质 量负责,采取的措施以改善当地环境质量为目标,控制重点是低 ―
10 ― 矮排放源.相对于城市空气二氧化硫污染,酸雨是区域性的环境 问题,控制重点应以削减火电厂等高架源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 化物为主,需要国家统筹考虑、统一规划,建立国家和地方的联动 机制. 十五 期间,我国主要在两控区内实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控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新建火电厂大量分布在两控 区外,二氧化硫排放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将控制范围扩大 到全国.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出发点,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生 态环境为目标,以总量减排为主线,以控制火电行业排放的二氧 化硫和氮氧化物为重点,采取整体控制和分区要求的方法,因地 制宜实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
(二)总体目标 显著削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氮氧化物排放增长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