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梦三石 | 2019-10-27 |
5 号 邮政编码:100062 电话查号台:010-67078111 读者服务热线
电话:010-67078442 广告部
电话:4001080987 定价每月 30.
00 元 零售每份 1.00 元 京东工商广字第
8063 号2016 年12 月30 日 星期五 责任编辑: 郭超 美术编辑:朱江
16 雅趣 雪落茫茫, 大地焕然一新.每 临此景, 古人诗词中多有写雪之 作, 且锦篇迭出, 汗牛充栋.而作 为一代伟人、 诗人的毛泽东, 在其 诗词中也不乏咏雪的佳构. 临窗奉读主席诗词, 跳入眼帘 的一首, 偏巧就是首冬天写雪景的 《减字木兰花 ・ 广昌路上》 .词曰: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这首词写于
1930 年2月红军 越过武夷山, 进入赣南, 经广昌进 军攻打吉安之时.虽系毛泽东马 上即兴之作, 然激情澎湃, 意涵丰 富, 构思新奇, 笔力劲健.通篇读 来, 笔随心至, 一气呵成, 仿佛是一 幅雄壮的雪里行军图: 画面上漫天 风雪中, 红旗在翻舞, 人马在飞腾, 山岳在动摇.上片写行军途中所 见, 下片写行军目标所向.篇幅虽 短, 腾挪跌宕, 富于变化, 波澜无 穷.喜见毛泽东写作此词时那种 轻松、 愉悦、 自信、 豪放的心境. 雪里行军情更迫 一句, 首次 发表时原为 雪里行军无翠柏 .
1963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毛 泽东诗词》 时, 词中 无翠柏 改为 情更迫 .这一改, 不仅写雪绘 人, 更直写人的内心, 景、 情、 事尽 在其中了. 如果说, 毛泽东的 《减字木兰 花・广昌路上》 是乘兴之作, 那么他 的另一首写雪景的词作, 则更是大 气磅礴, 兴会淋漓, 被人允为古今 之绝唱. 那是
1936 年2月, 中央红军刚 刚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到达陕北 两个月后, 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把 陕北秦晋高原装点成银装素裹的 洁白世界.这时, 正为军委扩大会 议后, 红军东征山西的步伐大大加 快而兴奋无比的毛泽东, 放眼 千 里冰封, 万里雪飘 的北国山河, 遐 想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胸 中涌起澎湃的诗情, 遂欣然命笔, 一气吟哦成那为世人称颂不已的 词作名篇.这就是后来为南社盟 主柳亚子 叹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 作手, 虽苏、 辛未能抗乎 的 《沁园 春・雪》 . 《沁园春 ・ 雪》 是毛泽东所有诗 词中的巅峰之作, 压卷之作, 传之久 远, 家喻户晓.这是最早公开发表 的一首毛泽东诗词, 发表时正值中 国历史的重大转折关头, 为国人所 津津乐道, 且引发轩然大波, 是古今 任何一首诗词都不能比拟的. 此事起源于
1945 年, 这年的
8 月时局突变, 日本宣布投降, 蒋介 石不准中共军队受降, 毛泽东直面 宣布 针锋相对, 寸土必争 , 全国 内战一触即发, 举国人心震荡.28 日, 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举行 和平谈判. 在重庆, 毛泽东除谈判外, 还 忙于会客.到重庆的第三天, 柳亚 子即去拜会毛泽东, 呈上七律一首 并向主席索句.10 月7日, 协定即 将签订, 毛泽东忙里偷闲, 将写于 近十年前的 《沁园春 ・雪》 , 重新抄 写给了柳亚子作为回赠. 待毛泽东回延安时, 重庆 《新 华日报》 同天就发表了柳亚子的和 词, 而毛泽东的原词却未发表, 这 极大地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这 时曾在重庆被安排接受过毛泽东 接见的 二流堂 文化名人黄苗子, 获悉了毛泽东的这首传抄的 《沁园 春・雪》 词, 便将这首词交给在重庆 担任 《新民报晚刊》 副刊编辑的老 友吴祖光, 吴随即在
11 月14 日的 副刊 《西方夜谭》 上发表, 还特地加 了段编者按语, 称赞这首词 气魄 之大, 乃不可及 . 词一经发表, 轰动山城, 迅速 传遍全国.重庆 《大公报》 又将柳 亚子的 和词 与毛泽东的 《沁园 春・雪》 集中在一起, 以醒目的版 面隆重刊出.人心所向, 舆论沸 腾,使得国民党当局惊恐万状.因为毛泽东所以回赠柳亚子的这 首词, 寓意极为深刻.词中所咏 之雪, 不是一般的雪, 是特定时期 特定地区的雪;
是结束了空前壮 举长征, 一连粉碎蒋介石国民党 三次 围剿 , 正欲挥师东征抗日 之际, 在中国北方所见的雪;
是诗 人融入自己的情怀、 抱负、 理想、 愿景的雪. 新中国成立后的
1957 年, 《诗刊》
1 月号, 首次发表经毛泽东亲 自审订的这首词.直到
1958 年12 月, 毛泽东在文物出版社同年
9 月 刻印的大字本 《毛主席诗词十九 首》 上对这首词的标题注释道: 雪, 反封建主义, 批判二千年封建 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 风骚、 大雕, 只能如是, 须知这是写诗 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吗? 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 是指无 产阶级. 毛泽东还有一首写雪的诗, 那 就是 《七律 ・ 冬云》 . 此诗写于
1962 年12 月26 日, 当是诗人
69 岁的生日之际.庆寿 之作, 本应喜庆, 然毛泽东依然是 直面现实, 坚持斗争, 不改革命本 色.诗之高明处, 是句句写实, 却 字字隐喻, 人人又意会其中. 首联 雪压冬云白絮飞, 万花 纷谢一时稀 , 冬云压雪, 万花凋零 是实, 暗喻的是当时中国面临的严 峻政治、 经济形势;
颔联 高天滚滚 寒流急, 大地微微暖气吹 , 滚滚寒 流, 微微暖气是实, 所指却是国际 上掀起的一股反华恶浪和不断高 昂的正义之举;
颈联 独有英雄驱 虎豹, 更无豪杰怕熊罴 , 虎豹熊 罴, 庞然大物是实, 隐喻的是中国 人民英勇顽强、 艰苦卓绝的斗争精 神;
尾联 梅花欢喜漫天雪, 冻死苍 蝇未足奇 , 梅花喜雪, 苍蝇怕冷是 实, 赞美的却是不惧逆境, 勇于迎 战的革命者, 而鄙夷的、 不足为奇 的是那些经受不住大风大浪考验 的脱逃者. 整首诗托物言志, 借景抒怀, 感情、 景物、 哲理融为一体.贴切 的比喻, 鲜明的形象, 生动的对比, 蕴含了深广的内容.描写的是冬 景, 寄托的是时事.从凝视 冬云 的沉重到体察 暖气 的欣慰, 诗人 的胸怀逐渐开朗, 至颈联则转为直 抒豪情.他在呼唤着一种威武不 屈的英雄精神, 一种独立天地的豪 杰气质, 一种至大至强的阳刚之 气, 乱云飞渡仍从容 , 这是毛泽 东一生的性格使然. 毛泽东一生爱雪, 对雪似乎有 一种特殊的感情, 故而在他的诗词 中屡屡见之、 咏之.除上述专章之 外, 还见诸 《长征》 中的 更喜岷山 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 《卜算 子 ・咏梅》 中的 风雨送春归, 飞雪 迎春到 等诗词. 毛泽东对雪的反复吟咏, 从一 个侧面反映出他的精神世界, 雪者, 纯洁之象征也.这是他一生为 之追求的襟怀. 冬天来临, 万物萧条.只见 雪压冬云白絮飞, 万花纷谢一时 稀 .大雪覆盖川原, 侵凌花树, 虽然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毛泽东登高览胜, 俯视北国, 一幅秀美的雪霁图映入眼帘, 望 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 失滔滔.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 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 看红装素 裹, 分外妖娆 .堪称千古以下颂 江山、 赞关河之绝唱. 毛泽东诗词中的冬 徐廷华 寒冬到来, 古代的读书人怎么 御寒? 有人说, 他们有取暖神器.有以 锦衾 香炉 御寒者, 袁枚 寒 夜读书忘却眠, 锦衾香烬炉无烟 ;
有以 手炉 御寒者, 张劭 松灰笼 暖袖先知, 银叶香飘篆一丝 ;
有以 暖脚铜缶 御寒者, 苏东坡 送暖 脚铜缶一枚, 每夜热汤注满, 塞其 口,仍以布单裹之,可以达旦不冷 ;
李渔在 《闲情偶寄 ・ 器玩部》 中 讲解了他制作暖椅御寒的过程, 暖 椅的抽屉 以板为之, 底嵌薄砖, 四 围镶铜……置炭其中, 上以灰覆, 则火气不烈而满座皆温 , 李渔说 只此一物, 御尽奇寒 . 没错, 在古代, 经济条件较好 的读书人御寒的方式很有情调, 但 对于众多贫苦的读书人来说, 上面 的条件是不敢奢想的. 顾文炜说 为求一字稳, 耐得 半宵寒 , 孟郊说 百泉冻皆咽, 我 吟寒更切 , 杜甫说 安得广厦千万 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读 了这些诗句, 我们能够体会到一点 儿寒冷对于古代贫苦读书人的困 扰, 但实际上, 严寒对贫苦读书人 的折磨, 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安徽省志 ・人物志》 记载, 清 代著名学者、 官员林之望年少时家 境贫困, 严冬夜读, 双足埋于麦糠 中取暖 . 《儒林外史》 的作者吴敬 梓生于名门望族, 后来家业衰落, 很长一段时间生活窘迫, 冬日苦 寒, 无酒食, 邀同好汪京门、 樊圣谟 辈五六人, 乘月出城南门, 绕城堞 行数十里, 歌吟啸呼, 相与应和. 逮明, 入水西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