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戴静菡 | 2022-11-01 |
80 后 研究员夏俊卿而言, 他既是科学院 的一名 新人 , 又是奋斗在此的一名 老将 .
作为 新人 , 他2012 年入选国家 青年千人计 划 从海外归来, 在高能所的全新事业才刚刚展开. 而作为 老将 , 他与中科院的缘分早在十年前就已 缔结, 在位于北京玉泉路的高能所大院里, 曾为科研 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从一名普通的研究生到全所年纪最小的研究 员, 中科院高能所见证了夏俊卿的成长和飞跃.
2003 年, 即将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与应用 物理系毕业的夏俊卿, 没有跟着周围同学掀起的 出 国风 , 而是选择离开生活了近
20 年的家乡合肥, 北 上求学, 通过免试保送硕博连读, 师从高能物理所研 究员张新民专攻粒子物理和宇宙学. 事实表明, 喜欢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夏俊卿在 高能所找到了最适合自己学术成长的土壤. 在极大 的学习热情中, 他开始拼命吸取科学研究的养分. 研究生那几年, 我晚上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办公 室和实验室度过. 良好的土壤环境加上汗水的辛勤 浇灌, 夏俊卿很快收获了果实.在导师指导下,
2005 年他和同学一起系统研究了暗能量的扰动性质, 并 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理论解决暗能量扰动发散问题 的方法.此后,他与合作者一起在国际权威期刊 《Physics Reports》 上发表综述文章. 除此, 尽管我国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领域的研 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高能所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 一直极有特色.2006 年, 导师张新民和夏俊卿等人 提出了一种利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极化数据检 验CPT (电荷―宇称―时间) 对称性的新方法, 这 项工作得到国际 CMB 实验组的广泛认可, 并在此 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实验校准办法,提高了实验精 度.
2008 年,夏俊卿获得高能物理所博士学位, 为 了进一步开拓视野、 深入国际研究前沿, 他前往意大 利国际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他把勤奋和虚心带到 了意大利,
4 年间写出二十余篇高水平论文,并在
2010 年成为欧洲空间局普朗克探测计划低频组的 核心成员和 Euclid 弱引力透镜巡天项目组成员. 在海外的科研事业蒸蒸日上,但夏俊卿内心的 声音却是: 就算在国外做得很好,也终究是要回国 的. 人生中的重大选择又一次摆在夏俊卿面前, 国 内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夏俊 卿改变了人生的航向,选择回到自己所熟悉的那个 大院―― ―中科院高能所. 促使他作出这一决定的, 不 仅是因为中科院高能所较好的研究条件,还有高能 物理领域受国家重视、很有发展潜力的判断, 为什 么不回来工作呢? 来到高能所, 这位年轻的
80 后 研究员便承 担起重任, 和同事一起组建了粒子天体物理中心理 论组,全面开展宇宙学理论及实验相关科学的研 究. 在全新的事业平台上, 夏俊卿很快进入角色, 在 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与竞争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果.
2014 年3月18 日, 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 中心声称,南极 BICEP2 望远镜首次探测到来自宇 宙大爆炸的引力波信号,但这一结果与去年欧洲宇 航局公布的 Planck 实验卫星观测结果并不一致. 全世界的宇宙学家为此加速开动脑筋,夏俊卿 和他的伙伴们也不例外. 仅仅
3 个月后, 夏俊卿与同事李虹、 高能所理 论物理室研究员张新民、加拿大 McGill 大学蔡一 夫合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关成果很快发表在国际 期刊 《物理评论快报》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上. 基于 BICEP2 数据, 夏俊卿等人结合 Planck 观测数 据进行了整体拟合分析, 结果显示之前提出的反弹 暴涨模型为 BICEP2 与Planck 实验观测提供了统 一的诠释, 而反弹暴涨模型预言的张量扰动谱大尺 度上的压低可以被将来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实验 所检验. 毫无疑问,夏俊卿在见证自己学术成长的高能 所将收获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并在自己热爱的事 业中为世人揭开更多的宇宙奥秘. 我 中国科学院 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这是
1954 年郑哲敏 归国前夕, 恩师钱学森对他的叮嘱.
60 年间, 郑哲敏身体力行, 一直将这句话作为自己 工作的原则和动力. 在中科院成立
65 周年之时, 谈到自 己对未来的希冀与愿望, 他依然将这句话作为答案. 科学院是国家研究机构, 作为国家的研究所, 就得给 国家做点具体的事儿. 多完成点具体的事儿. 郑哲敏
1924 年生人, 作为一名
20 后 ,
90 高龄的他依然十分关心中科 院的定位与发展.在接受 《中国科学报》 记者采访时, 他如 是说. 作为一名老科院人, 和许多老同事一样, 郑哲敏对 于中科院的感情不单单是工作单位那么简单. 套用现在 的说法, 对于他们来说, 在中科院的工作不仅仅是一份 工作,更是一种理想和情怀―― ― 我们是作为一番事业 来做的 . 与同时代的杰出科学家一样, 郑哲敏当时的回国申请 遭到美国政府的多方阻挠.1954 年9月, 郑哲敏从纽约乘 船,直到次年
2 月,辗转
5 个月的他才终于回到了阔别
6 年半的祖国. 郑哲敏在中科院的第一个 东家 是数学研究所, 归 国后直接来到数学所担任副研究员.1955 年年底, 钱学 森也返回祖国, 郑哲敏随即跟随老师参与力学研究所的 创建工作.之后他便一直在力学所工作, 从副研究员到 副所长、 所长, 可以说见证了力学所从呱呱坠地到今天 一路的成长. 作为力学所的首批科技人员之一, 郑哲敏担任弹性力 学组组长,同时还作为助手参加了钱学森主持的
12 年科 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全国力学学科规划的制订. 在老师 的指导下, 郑哲敏建立起爆炸力学学科, 解决了爆炸成形 的理论和应用这一亟须解决的问题.
1958 年, 中科院知识分子响应号召 下楼出院 , 奔赴 生产第一线.当时的郑哲敏知道中国缺少万吨水压机, 十 分想找到简便的爆炸方法来进行代替.带着这样的愿望, 他很快下到汽车厂、 锅炉厂研究爆炸成形新工艺.但一年 时间过去, 他什么也没有做出来, 工厂对待他的态度也发 生180° 的大转变. 这让郑哲敏开始懂得: 在生产应用之前, 必须先作科 学研究.他回到实验室, 重新开始研究、 寻找规律. 郑哲敏后来的实验结果让钱学森激动不已―― ― 一片 薄薄的铁板被单发雷管炸成了一个 小碗 . 在精确控制炸 药爆炸时能量释放的方向力度之后, 金属铁板可以被炸成 事前预期的形状.这项技术用在制作导弹和火箭的喷管 中, 就是爆炸成形技术. 郑哲敏没有把爆炸成形仅看作工艺问题, 而是将其分 解为带基础性的爆炸载荷、 金属材料性质和带综合性的成 形规律三个科学问题, 组织三个研究组展开研究, 同时还 组织爆炸实验手段如计时仪、 测压仪等的研制.通过对金 属板的变形过程的实际测量,肯定了板料经历过两次加 速. 郑哲敏提出了水下爆炸空化理论来解释板材的两次加 载和加速的现象, 从而为爆炸成形工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 基础. 钱学森将这项研究命名为 爆炸力学 , 郑哲敏的这次 实验也随之成了中国爆炸力学研究的重要起点. 作为爆炸 力学领域名副其实的开拓者,事实上郑哲敏在
1955 年回 国前, 连炸药和雷管都不曾见过.
1960 年, 钱学森决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他所负责的 力学系里, 开设工程爆破专业.经过
1960 年至
1962 年三 年时间的努力, 郑哲敏阐明了爆炸成形的主要规律, 并和 工业部门合作生产出技术要求很高的导弹零部件, 使爆炸 成形成为以科学规律为依据、 切实可行的新工艺.
1962 年, 中科大的工程爆破专业改名为爆炸力学专业, 郑哲敏负责 为其设计课程、聘请专业课教员、安排毕业论文工作等.
1984 年2月, 郑哲敏从钱学森手中接过接力棒, 出任中科 院力学所第二任所长. 郑哲敏的另外一个贡献便是建立了新的力学模 型―― ―流体弹塑性模型.1964 年, 他接受并完成了空中 核爆炸冲击波压力标定的任务;
第二年便和解伯民向上 级部门提交了 关于地下核爆炸计算模型的一个建议 , 在之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力学模型―― ―流体弹塑性体模 型. 这一模型能够满意地表征岩体和通常情况下为固体 的其他物质在强爆炸和高速碰撞条件下的力学行为. 这一 模型的应用, 对当时地下核试验的当量预报作出了重要贡 献.同时, 这一理论也是强动载荷力学效应领域标志性的 进展, 现已成为爆炸与冲击动力学的基石, 被广泛应用于 地下核爆炸、 坦克与反坦克武器、 空间反导以及钻地核爆 弹等重要军事应用.
1964 年, 爆炸成形模型律与成型机制 获得国家 新 产品、 新技术、 新材料、 新工艺 奖;
近半个世纪之后的
2013 年1月18 日,
89 岁的郑哲敏, 由于对 爆炸 的精准掌控和 对力学学科的突出贡献,获得了
2012 年国家最高科学技 术奖. 如果不是在科学上为国家做一些实际的工作, 那么 生活便失去了意义. 抱着这样最朴素的愿望, 郑哲敏一直 奋斗在科研一线.他获奖无数, 却一直保持着对国家的赤 诚之心.甚至在获得
2012 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表示 自己很惶恐, 怕如今年纪大了, 做不出更多实实在在的事. 但事实上时至今日, 这位九旬老人依然活跃. 采访最后, 郑哲敏强调说: 真正尖端的问题, 刺刀 是要见血的.作为国家的科学研究机构, 中科院在这点 上有责任一定要做好, 要以科学为手段创造性地去解决 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 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 程光胜是名副其实的 老科学院人 .自1958 年 从北大毕业后被分配到中科院微生物所工作算起, 他 已在这里度过了
56 个春秋.而作为一名对近现代科 学史,特别是我国微生物学发展史葆有浓烈兴趣的 民间科学史家 , 他对过往的风雨历程又有着一份特 别的鲜活记忆. 半个世纪前的往事历历在目. 程光胜向 《中国科 学报》 记者讲起了几件印象深刻的 小事 .拂去历史的 尘埃, 重新唤醒对过往的记忆, 在程光胜看来 一是能让 同龄人怀旧, 二是能让今日之年轻人知旧. 大学还没毕业时, 程光胜就戴上了 右派 的帽子. 因为当时的科学院环境相对比较宽松, 不少 右派 被分 配到科学院工作. 那时没有任何大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职业. 程光胜 打趣着回忆, 当时全国范围内生物化学专业毕业的大学 生只有
18 个人, 所以 '
废品'
也被充数了.
1958 年程光胜毕业时正值 大跃进 , 全国各地农村 根据中央 土洋并举 大搞农业的方针, 兴起了所谓大搞 土农药 的运动, 品种达
500 余种, 其中大部分是野生 植物, 也有一部分中药.为紧跟形势, 中科院植物所、 昆 虫所和刚刚组建的微生物所都接受了任务, 配合农村对 土农药 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开展科学实验. 程光胜报到不久,便被编进由全院各所派出的, 数 百人科研人员组成的劳动队, 到石景山钢铁厂参加大炼 钢铁, 一个月后回到所里, 奉派参加土农药组的工作. 程光胜接受的任务如今看来并不复杂, 就是把所谓 的 土农药 称出若干克, 放在
200 毫升的广口试剂瓶 中, 加入一定量自来水, 在60℃的恒温水浴中保温
24 小时, 然后过滤出浸提液, 作为试验制剂. 这些制剂由他分 送给马铃薯晚疫病组、 棉花枯黄萎病组、 小麦锈病组、 油 菜花叶病组, 再由这些组的科研人员用那些植物致病菌 测试杀菌或抑菌效果. 据1959 年第
1 期 《科学通报》 中的一篇报道, 在近 两个月的时间里,微生物所作了
312 种土农药的测定. 初步结果说明, 在这
312 种土农药中, 对小麦锈病防治 效果达 90%~100%的有鹤虱、 九菖蒲等
10 种;
棉花经 五加皮、 管仲处理后, 棉枯萎病发病率显著地降低……
1959 年春节前,这项 运动式 的科研告一段落.
1959 年春天, 由时任中科院院长郭沫若题写书名并作序 的 《中国土农药志》 出版. 因为通过多次试验发现, 名为 常山 的土农药对马 铃薯晚疫病确实有防治效果, 程光胜便开始着手提取其 中的有效成分.开始工作前, 他查阅了大量中药成分研 究的文献. 然而在强大的政治洪流中, 程光胜的生活和事业只 能听从上级和命运的安排.1959 年3月, 在事先没有接 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 微生物所食堂前的公告栏贴出布 告, 宣布右派分子程光胜下放到陕西洛川城关镇芦白生 产队劳动改造. 程光胜匆匆收拾实验室, 将工作移交给刚刚下放回 来的同事谢淑敏.带着新出版的 《中国土农药志》 , 程光 胜远赴陕西洛川. 《中国土农药志》 有精美的配图, 程光 胜在劳动之余用它对照识别了不少陕西当地的野生植 物和草药.一年后结束劳动改造回到微生物所, 程光胜 本以为还能继续原有工作, 不料只在原实验室待了一个 小时, 便被重新分配到工业室. 程光胜后来得知, 常山及鹤虱两种药物对马铃薯晚 疫病防治效果试验一直做到了大田小区试验, 效果进一 步得到证明, 并且谢淑敏在两位老教授的指导下, 创建 了常山的有效成分之一常山碱的比色分析方法.1965 年, 这一成果发表在 《化学学报》 上. 科研不能搞政治运动,但在这样的政治运动中发 现的苗头, 对于科学家来说, 还是念念不忘的. 事实上, 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 中科院的科研人 员所做的不少研究工作, 都曾发挥过极为特殊的作用.
1960 年秋天, 北京出现粮食短缺, 居民的粮食定量 标准普遍降低了约 15%, 兼之副食供应大量缩减, 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