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迷音桑 2015-05-14

(二)土地资源特征

1、土地类型复杂多样,以丘陵和冲积平原为主 东莞市地质构造上位于北东东向罗浮山断裂带南部边缘的北东向博罗大断裂南西部、东莞断凹盆地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土地类型复杂多样,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其中丘陵台地占44.5%、冲积平原占43.3%、山地占6.2%.市域西南濒临珠江口,海岸线长115.98公里(含内航道),海域面积43.3平方公里.

2、光热条件好,作物复种指数较高 东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小,季风明显.多年平均气温23.3℃,年极端最高气温37.8℃,年极端最低气温3.1℃.日照时数充足,平均日照时数为1873.7小时,光热条件极佳,有利于农业再生产过程,作物复种指数高.如种植蔬菜年可6-7造,双季稻加冬种一年可三熟.

3、林地比例偏低,生态环境系统较脆弱 2005年东莞市林地面积36962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14.94%,远远低于广东省同期平均水平的68.13%,而森林覆盖率为32.2%,仍低于广东省同期的55.9%和广州市的41.4%.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用地比例较低,水土流失面积较大,物种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维持平衡能力相对较弱.

4、土地具有多宜性,但质量中等 东莞市的土地有多宜性特点,适于种植的作物类型广泛,但土地质量中等.按土地对农业的适宜性和生产潜力划分,本市土地都以二等地居多,农用地总体质量中等.本市鱼塘也多为农田挖成,鱼产较高,但个别鱼塘富营养化较严重.

5、土地利用区位条件优越 东莞市地处珠三角经济活跃区,毗邻港澳,北接广州,南临深圳,海陆空交通体系完善,地理区位得天独厚.于农来说,农产品市场需求大,流通快;

于建设来讲,土地价值较高,开发回报周期短,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三)土地利用特征

1、人口密度大,人均土地资源量少,土地供需矛盾突出 全市人口密度2652人/平方公里,人均土地资源量为0.0377公顷,人均耕地0.002公顷,人均林地0.0056公顷,人均建设用地0.015公顷.分别仅为全国人均数的5.2%、2.5%、3.2%、62.3%.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用地需求和可供应土地数量之间的矛盾突出.

2、建设用地比重大,土地开发程度高,土地开发后备资源匮乏 东莞市2005年建设用地占总面积比例已达39.72%,为全省平均水平的4倍多;

土地利用率高达96.56%,高于全省94.59%的平均水平;

其它土地中绝大部分为河流水面及难以利用开发土地,土地开发后备资源短缺.

3、工业用地需求旺盛,耕地比较效益低,耕地面积减幅较大 东莞市经济发展快速,工业用地需求极大,工业用地的土地租金收益大大高于农地租金收益,因此工业建设占用耕地驱动力较大.即便相对于其他农用地,如园地等,耕地的比较效益也较低,因此大量耕地被转为其他农用地或建设用地.

4、土地产出率快速提高,但土地利用方式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 按照 城镇进圈、工业进园、民宅进区 的指导思想,通盘整合土地资源,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实行 一控二保三压 ,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得到快速提高.然而,粗放低效的用地模式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土地投资强度及单位面积产出有待提高.

5、区域差异明显,地域分工凸现 在长期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自然位置与经济区位的作用,特别是区域社会经济环境与发展方向的差别的主导,东莞市的土地利用产生了一定的区域差异,无论在农用地和工业用地方面都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地域分工.如农用地中,总体而言北部以种植业用地、西部和中部以园地、东部以林业用地为主;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