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qksr | 2019-07-02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3人、省政府特殊津贴8人;
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5人;
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项目指导老师26人.有来自国内外的56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我校客座教授. 学校现有2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5个,19个专业列入一本招生),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安徽省学科建设重大项目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省级B类重点学科11个,7个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23个安徽省中医药重点专科.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牢固确立教学中心地位,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永恒主题,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素质的培养,坚持 弘扬新安医学,培育中医人才 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教学团队,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5门省级精品课程.有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个国家级实验实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近5年来,先后获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0余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 学校注重办学特色的彰显,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举办新安医学教改实验班,在临床专业建立客观化结构考试中心.与长春、福建2 所中医药大学开展相互交流培养学生;
设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创业基金;
开展 百人获奖、千人参与、万人受益 的大学生知识技能竞赛和 挑战杯 等各级各类竞赛活动;
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2010―2015年学校共有学生200余人次在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领域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和奖励80 余项.学校曾被授予全国大中学生志愿者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2010年以来,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4%以上,连续获得安徽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 先进集体 或 标兵单位 称号. 学校大力推进科技强校战略,积极促进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近5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项目1300余项,其中承担国家
973 计划、国家
863 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星火计划重点项目、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9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2项.现有10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8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获中华中医药学会 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特别贡献奖 . 学校不断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能力不断增强.建校以来,我校培养了4万余名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遍布安徽省及国内外医药领域.学校与黄山、亳州、绩溪、舒城等市县人民政府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建有亳州济人药业等30个产学研合作基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第一附属医院是全省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
第二附属医院是全国首家也是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针灸专科医院;
第三附属医院是国家第三批重点建设的中西医结合医院. 学校与美国、澳大利亚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50个医疗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1994年获准招收国外留学生,先后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员来校攻读硕士、学士学位以及临床研修.与美国、瑞典、新加坡、日本、韩国及港澳台地区的院校开展学者互访和学生交流活动. 在57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逐渐形成了以 至精至诚、惟是惟新 为校训的优良传统.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相关学科协调发展,办学层次齐全,中医药特色鲜明的高等中医药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