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uangshuowei01 | 2019-07-04 |
六、教学流程示意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程引入 【多媒体展示】《福州硝酸泄漏?一小时成功救险》新闻报道,认真阅读、观察图片,思考. 假设你是现场的指挥,你会如何进行现场的救险? 分组讨论 从生活事例导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同时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硝酸相关知识对于生活生产的重要性. 新课介绍、讲解 【多媒体展示】打开硝酸试剂瓶,闻其气味,并观察试剂瓶口是否有白雾出现.取适量硝酸滴加到盛有5mLH2O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现象. 学生动手做实验,教师在学生中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思考硝酸的物理性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动手操作验证硝酸物理性质的实验,自己归纳硝酸的物理性质 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在实际操作中感悟: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 课程深入讲解,分析 【多媒体展示】观察硝酸泄露的图片,推测其中的红棕色气体可能是什么物质?这种物质是如何产生的?体现了硝酸的什么性质?应该如何保存硝酸? 学生观察思考后得出,红棕色气体是NO2,是硝酸分解产生的.这体现了硝酸的不稳定性.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课程深入讲解,分析 【多媒体展示】硝酸分解有NO2生成,那产物中还会有什么物质?你是如何推断出来的(可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来分析)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代表回答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根据物质价态变化,总结化学反应进程中化合价的升降变化,并以此回顾氧化还原的知识. 课程深入讲解,分析 【多媒体展示】硝酸除了不稳定的性质,是否还有其它的特性?从刚才的新闻报道中还能推断出硝酸具有什么性质? 【动手实验】学生每2人分成一组,组织学生探究硝酸与金属的反应.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看出硝酸能腐蚀金属 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教师到学生中间巡回指导. 培养学生分析、观察能力;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课程深入讲解,分析 【多媒体展示】 (1)浓硝酸与铜的反应现象?稀硝酸与铜的反应现象? (2)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何种气体?为什么?稀硝酸呢? (3)除了气体生成外,还有什么物质生成? (4)浓硝酸与稀硝酸相比,谁的氧化性更强? (5)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学生描述实验现象:铜溶解、溶液变蓝色、有气泡产生、气体为红棕色、集气瓶收集到的是无色气体. 用水稀释后,硝酸变为稀硝酸,继续反应,产生无色气体.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联系相关联的知识点.在层层推进的阶梯式问题情境,使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思考归纳出答案,并形成系统化的认识. 课程深入讲解,分析 【阅读课本】 指导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明确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重点理解硝酸的两大特性――不稳定性及强氧化性. 学生阅读课本,教师进行必要的答疑. 指导学生回顾课本知识点,巩固重要知识点的学习. 知识拓展运用 【多媒体展示】
1、若不慎将浓硝酸弄到皮肤上,应该怎么处理?
2、假设你是硝酸厂的老板,如果硝酸泄露,你该怎么办? 学生思考后,积极回答.其余学生补充,教师最后指导总结. 设计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问题,拓宽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小结 课件:工业制法 ①4NH3+5O24NO+6H2O ②2NO+O2===2NO2 ③3NO2+H2O===2HNO3+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