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star薰衣草 2019-07-16
追求和谐的教育 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张春燕

205021 论文摘要: 现代社会,学生的视觉越来越狭窄,思维越来越单一,想象力越来越匮乏.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无视学生需要,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学脱离了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使原本应该千姿百态的学习被规格化得只剩下机械的符号了.要淡化被不适当地夸大的教的权威,让教学回归到和谐的教学状态,这需要柔化的、点化的、隐化的、活化的、美化的"教". 关键词: 柔化、点化、隐化、活化、美化 这是一则经典的教学案例:一位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曰:"可能是零."问中学生,得到的答案是数字"0"或字母"O".问幼儿园的孩子,答案就丰富多彩了:太阳、铁环、鸡蛋、足球、苹果、老师的眼镜……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视觉却越来越狭窄,思维越来越单一,想象力越来越匮乏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无视学生需要,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学脱离了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使原本应该千姿百态的学习被规格化得只剩下机械的符号了.为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淡化被不适当地夸大的教的权威,让教学回归到生活的自然状态――和谐的教学状态,用和谐开启智慧之门.

1、和谐的教育需要柔化的"教" 柔化"教",使"教"不再是毫无商量余地的硬件的运作,不再是无视学生情感需要的强行传输,不再吝啬爱和关怀的倾注,不再缺乏幽默与笑语的点缀.实践证明,只有把"教"柔化为生活大地上的潺潺流淌的小溪,才能滋养孩子们的心田,哺育孩子们健康成长. 这是发生在山东省周阳小学的一件感人的事.有一天,下着雪,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问老师:"这么冷的天,怎么不给校园里的雕像穿件衣服?"老师当时没在意.第二天,又有小朋友来问:"雕像不怕冷吗?"老师这才意识到,孩子们不是在开玩笑,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思考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于是,老师决定组织一次"为雕像添衣送暖"的活动.当大家来到雕像前,仔细地为雕像穿上棉衣、戴上棉帽时,孩子们高兴得欢呼雀跃.多少年以后,当这些孩子们长大成人的时候,他们再回忆自己的做法,会觉得是多么幼稚可笑!但是,这对孩子们来说,却是一件值得珍视的美好经历,是永远都值得回味的生活图景.老师并没有嘲笑他们的"无知",更没有纠正他们的"无知",而是小心翼翼地呵护他们无暇的童心.在孩子们的成长历程中,这样的教学活动所蕴涵的教育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2、和谐的教育需要点化的"教" 建筑师寻找建筑的支点,因为它能带来空间之美、结构之美;

艺术家寻找艺术的支点,因为它能使作品富有层次之美、简洁之美;

人们追求生活的支点,因为它能给人们带来简约而美好的生活方式.教学也一样.为什么有的学生总是心烦气躁、思想混乱、行为矛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老师进行着一种"繁杂"的教育.这种教育轻重不分、杂乱无章、缺乏美感.而有的教师只对学生略加启发,学生就豁然开朗了. 一位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很独特.孩子读一年级的时候,老师常常要求家长陪读,读课文、背课文、默词语等等,完成后还要签上自己的大名.他却让孩子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自己不做"妈妈老师".开始,孩子很犯愁,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忽然有一天,她听到录音机中传出孩子奶声奶气地读词语的声音.原来,孩子有效地发挥了复读机的功能――先读10个词语,再默这10个词语,再读10个,默10个……后来,孩子把这个妙法运用到其他作业上:先读或背一遍课文,录下来,再对照原文,找出错误、遗漏的地方.结果,孩子很快就养成了独立自主地完成各种作业的习惯.这位家长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找准了教育的支点,善于给孩子留下学习的空间,让孩子在自主的尝试中学习. 可见,有效地"教"总是把自己缩小为一个点,让"学"覆盖成一个面,然后在点与面之间形成一个生动的立体结构.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