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star薰衣草 2019-07-16

3、和谐的教育需要隐化的"教" 经验告诉我们,孩子都怕写作文.每次组织活动,大家都关心要不要写作文,如果要,那活动的热情和兴致就先减了大半,孩子们在活动时也带上了思想包袱,既玩不好,也写不好.于是,一位老师这样组织她的教学: 一天饭后,许多学生正无聊地趴在课桌上.老师走进去,大声招呼:"同学们,我们到庭院里去走走,怎样?"话音刚落,一大群人就跟在老师背后下了楼."哇,杜鹃已经开花了!"大家惊喜地叫道."杜鹃和其它花有些什么不同?""杜鹃花是喇叭形的.""杜鹃花是紫色的.""花瓣摸上去粘粘的.""花蕊的颜色和花瓣不一样,是黄黄的.""雌花和雄花的花蕊粗细不一样."……"老师,我发现那边的花都还没有开."一名学生疑惑地说."哪边?""就是那边综合楼阴影底下的.""同学们一起来看看,是真的吗?""是真的,不但没开花,连花蕊都一点点大,要过好几天才会开花呢!""为什么都是一样的花,都种在这个院子里,开放的时间却不一样呢?"老师笑着问.大家沉思起来,想说又觉得理由不够充分."哈哈,难倒你们了吧!"老师大笑起来."老师,难不倒我们的,我们可以去查查资料的.""查什么资料呢?""我有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我想那里会有答案的.""我可以去问舅妈,她是中学老师,肯定知道的."……"好吧,同学们,今天你们就去研究研究,明天早上把你们的答案告诉大家吧." 这是一位四年级老师精心设计的作前指导,习作的要求是:观察周围的一两种植物,了解它的特点;

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一两个问题进行研究,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但是,老师事先并没有告诉大家这次"玩"是一次观察的过程,这次观察的目的是为了写一份研究报告. 有的时候,使"教"的意图、方式隐蔽一些,就能成就广阔的教学空间,成为学生探索、创造的舞台和土壤.这样的"教学"犹如生活中一场场"捉迷藏"游戏,对象时隐时现,参加者互相追逐,若即若离,而答案就在一个个藏着的八宝袋中.把教学目标隐藏起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生就学会了怎样给自己定目标;

把学习资源隐藏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自己去探寻,学生便学会了自己去收集资料;

把教学意图隐藏起来,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愉快地感悟,学生往往会在恍然大悟后才知道自己学会了什么,感觉自己被快乐地"蒙骗"了一回.

4、和谐的教育需要活化的"教" 听从国外考察回来的朋友介绍,说国外的孩子上课真自由,想怎么坐都可以,甚至坐到桌子上,老师也都给予赞赏和微笑.初听感觉简直不可思议,细细思量,又深深羡慕他们所拥有的那份自主.再看我们的孩子,像成人一样正襟危坐,整齐划一地按刻板的程序上课,但从他们时常走神的眼眸里,我们读到的是无奈.孩子有天真活泼地学习和生活的权利.让孩子生动活泼地学习,最有力的体认就是生动活泼地教.这样,孩子才能以自己的方式学习,才能像夸美钮斯说的那样,"像蚂蚁一样不停地忙碌." 一位老师教每届学生,都要和孩子们上同样的一堂课:野炊.野炊的主要活动是包饺子、吃饺子.活动前,要做好很多准备:买饺子皮、馅,准备调料,带锅碗瓢盆等器具,从各处搜集砖头用来搭灶,捡各种干枯的草、树枝做柴火,等等,这些准备都由学生自己分工去做.活动一开始,大家就都忙开了:搭灶的,生火的,配调料的,包饺子的……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每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在这样特殊的课堂上,孩子们学到了生活的技能,领悟了分工合作的重要,增加了生活的体验,享受到了劳动的快乐,这是在课本上无法学到的. 卢梭曾经指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那么,在我们的教学中,不妨多从儿童的角度考虑,让儿童像儿童的样子.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