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星野哀 2019-11-15
A06 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 编辑: 陈熹 美编: 晓莉 组版: 继红 壹读 日照岚山头街道是当地有 名的渔业产区.

曾经号称水清 鱼肥的岚山成为周边地市主要 的鱼类供货源. 开遍日照各地 的 "岚山鱼馆" 成为历史的见证 者, 如今情况却已经大不同. 徐可勇是一名有着20年经 验的老渔民. 拥有两艘价值百 万铁壳船的他却在半年前突然 歇业, 解散了船队工人, 卖了渔 船准备转行. "最近几年捕鱼越来越难, 一直都在亏损,实在吃不消了. " 据他介绍, 两艘渔船联合 作业, 每年需要养20个工人. 一 年下来人工工资、 燃油费、 冰块 费、 渔网具费要花280万元. 巨 大的开支与减少的渔业资源形 成反差. 为了捕捞鱼虾, 渔民们 需要到距离岚山码头至少200 海里以外的海域作业. 他说, 自2005 年后, 像刀 鱼、 鲅鱼、 鲳鱼等经济鱼类明显 减少, 现在他们的主要业务是 捕捞经济价值不大的鱼类, 用 于喂食其他动物, 俗称饲料鱼. 徐可勇承认, 饲料鱼中不 可避免的有一部分经济鱼类的 幼鱼, 这让经济鱼类的繁殖陷 入恶性循环. "近几年捕捞工人数量不 断减少, 工资却逐渐增加, 每个 工人的年薪都超过4万元. 超过

70 % 的铁船渔民都在亏损经营. " 当地村庄一位主管渔业的 工作人员介绍. 日照东潘村因拥有日照较大 的 "东潘渔港" , 在当地颇有名气, 曾依靠渔业富甲一方. 该村现有9户 渔民从事海水养殖, 其中最大的养 殖面积超过3

0 0

0 亩,最小的也在1000亩以上. 自2012年以来, 该村的 海水养殖收益却不乐观. "自从2012年以来, 养殖的海虹就 不肥. " 该村专门负责渔业管理的一名 村委成员介绍, 海水养殖需依托有 保证的海水资源, 提供充足的氧气 和微生物, 海水养殖的水产品才能 肥美. 但是由于海水污染和海水循 环不畅等原因, 养殖的海产品日益 消瘦. "今年的养殖户赔本几十万 元的有几个. " 据东潘村一位捕鱼经验丰富的 渔民介绍, 东潘村码头附近还有两个 大型企业码头, 将用于海水养殖的海 域变成了闭塞的区域, 限制了养殖区 的海水流量. 失去了新鲜的海水, 养 殖水域内的氧气和食物越来越少, 养 殖的海虹无法肥美是必然趋势. 另据当地渔民介绍, 今年的海 水内生长了一种微生物, 一旦接触 到海虹, 能够在几天内将它啃得只 剩空壳. 这种生物他们没有见过, 由于海水流量不够, 这种生物无法 被大量的海水冲走, 这一情况加剧 了海虹灾情. 他们分析, 这是由于 海水受到污染, 水质富营养化造成 的.

本报记者 李清 码头增多致污染 海水养殖行情差 渔获短期不会增加, 靠海吃饭得换新 "姿势" 了传传统 统冷 冷藏 藏厂 厂改 改做 做出 出口 口深 深加 加工 工 经济鱼锐减, 捕捞产业链各环节均受影响 八 八成 成负 负债 债, , 冷 冷库 库改 改存 存外 外地 地饲 饲料 料鱼 鱼

本报记者 李清 李静 海里的渔业资源少了, 渔 民打鱼赚钱的日子不好过了, 为此, 烟台有的船老大将小马 力渔船合并为大马力渔船, 发展远洋捕捞.但这治标不治本, 日照岚山区一批以岚山环 海冷藏厂、 岚山永兴食品厂、 天然食品厂等为代表的食品 加工厂由传统冷藏厂成功转 型, 做海洋产品深加工业务, 成为突破行业瓶颈的典型. 这些成功转型的海洋产 品深加工企业数量较少, 他们 的前身都是传统冷藏厂, 均在 2000年前后成功转型. 目前他 们均拥有食品出口权. 岚山环海冷藏厂于2003 年将业务由内销转为出口. 该 厂业务范围延伸至海洋渔业 产品深加工的各个层面, 包括 鱼片加工、 各类海味丸子等. 在减少了对渔业资源的依赖 以后, 通过精进业务引进深加 工技术打开外海市场. 不仅如 此, 目前岚山多家深加工企业 还将产品进驻商超, 顺应大众 消费市场需求. "过去简单的冷藏厂业务 对海洋渔业资源的依赖很大, 市场销售行情连年变化. 企业 通过转型, 我们现在产品增加 了技术含量和科技含量, 无法 简单复制和山寨. 我们的市场 稳定、 销售渠道多元化, 不仅 出口, 现在也涉足直营店和商 超业务, 通过多方面来应对某 单一市场的波动. 深加工企业 是未来冷藏厂企业转型的大 趋势. " 一位成功转型的食品 厂负责人介绍. 但在转型之路上他们也 多有波折, 由于食品加工对人 工、设备和卫生条件要求苛刻, 使得他们在转型之初颇为 苦恼. 充裕的资金支持和明确 的转型规划成为深加工企业 转型成功的保证. "深加工利 润点更高, 但大多数传统冷藏 厂持观望态度, 门槛的提高和 对经营者的要求让更多人望 而却步. " 一位传统冷藏厂负 责人目前正在为是否转型而 苦恼, 缺少资金支持是他最大 的担忧. 作为山东沿海的四个 海滨城市之一, 日照海滨渔 业资源面临严重挑战,鲅鱼、刀鱼等经济鱼大幅减少. 近10年来当地都在捕捞 以小鱼虾为主的 "饲料鱼" . 透支资源,渔民不得不到200 海里以外的远海域捕鱼, 70%渔民在日益增加的 捕捞成本面前亏损维持. 以 鱼类冷链加工为主要业务 的当地冷藏厂, 也主做饲料 鱼业务,并且80 % 负债经营. 文/本报记者 李清 片/本报见习记者 隋忠伟 船老大卖掉价值百万船只转行 冷链加工行业为海捕的 鱼类运输到全国各地提供了 保证. 岚山区冷藏厂行业曾伴 随海洋捕捞度过了黄金时期. 目前由于海捕资源的减少, 冷 藏厂正面临绝境.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到 2000年前后是岚山渔业资源 最好的阶段, 冷藏厂生意好做 得很. 到2003年以后经济鱼类 逐渐减少. 近十年以来, 日照 冷藏厂主要做饲料鱼业务, 这是经济鱼类越来越少的警示. " 陈占柱从1993年至2012 年经营冷藏厂20年. 朱连胜也是一位上世纪 90年代踏入冷藏厂行业的经 营者,目前他的工厂依然还在经营. 他介绍, 岚山当地的 海捕经济鱼类只能满足当地 冷藏厂需求的三分之一,连价格很低的饲料鱼类也只能 供应不到一半. "冷藏厂还要 经营,大家的饲料鱼供应商最北方的来自丹东、 大连, 最 南方的来自福建、 浙江, 岚山 的冷藏厂俨然已经变成了'饲料鱼'的中转站."他说,从其他地方运来的原料简单 加工后转手再卖,从价格上就已经失去了与产地的竞争 优势. "今年行情最差, 家家都 有饲料鱼囤货,都在千吨以上. " 他介绍, 自家的冷藏厂内 就囤积了超过4千吨货. 记者采访的六位冷藏厂 经营者全部都是贷款经营. 日照东湖一村一位经营者说,"我从8年前就有100多万的贷 款, 至今依然有这些. 每年的 盈利减去贷款利息和运转费 用外, 基本不落钱. 像我这样 的情况在行业内占到80%. " 他介绍, 他的冷藏厂库容 为1000吨, 每年用来营运的资 金需要至少300万, 大部分依 靠贷款. 饲料鱼行情也差, 库存均超千吨 成本 人工费: 8人, 300元/天 燃油费: 8吨64000元 加冰块费、 生活费共超10万元 收益 一般能拉15吨渔获 货物平均价格在3元/斤 综合 一个航次成本超10万元 所得则在9万元左右 渔民就要亏1万元 工人将捕捞上来的各种 不知名的鱼类装箱, 运到车上. 这样的货物统称为 "饲料鱼" . 往年此时已销售一空的仓库内, 还囤积着货物. 饲料鱼今年 行情差几乎是所有冷藏厂的共识.

1 2

5 50

00 0马 马力 力渔 渔船 船・渔路难趟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