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iubingb | 2019-11-11 |
62580692 印刻 SCIENTISTS 主编: 郭勉愈 编辑: 韩天琪 校对: 王心怡 E-mail押sxzk@stimes.
cn
8 社址院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乙 猿号邮政编码院员园园19园 新闻热线院园员园原62580699 广告发行院园员园原62580666
62580707 传真院园员园原62580899 广告经营许可证院京海工商广登字
20170236 号 零售价院1援5园元年价院288 元 工人日报社印刷厂印刷 延伸阅读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系列报道
198 张寿荣: 钢铁无情人有情 姻曾育荣 王艳明 李觅 我公公的生活是极其单调的, 然而他的内心 世界却是丰富多彩的 , 张寿荣院士的儿媳李云梅 教授如是总结公公的生活. 亲眼目睹日军侵占济南的张寿荣,懵懂中领 悟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于是在幼小的心灵深 处, 开始树立刻苦学习、 奋发图强、 实业救国的理 想.自孩提时代起, 他就和同龄人不大一样, 幼童 爱玩的天性, 似乎天生与他绝缘. 当左邻右舍的小 朋友沉迷于嬉戏玩闹的时候,他却在心无旁骛地 读书学习, 即便是关系要好的两位表哥邀他玩耍, 他也仍然无动于衷, 而是一门心思专注于学业. 得 益于长期的勤奋努力, 从小学、 中学一直到大学, 他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这为他一步步接近理想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9 年, 从北洋大学冶金系毕业后, 他被分 配到鞍钢工作,开始踏上工业强国的征程.1956 年, 他受命审查武汉钢铁公司设计方案,
1957 年初 正式调往武钢,由此开启了他在新中国第一座钢 铁厂挥洒热情和血汗的奋斗之旅.作为一名从生 产第一线走出的高炉专家,他参与创建和设计了 武钢的每一座高炉,在高炉建设方面积累了宝贵 经验, 并逐渐成长为新中国名副其实的 炼铁第一 人 、 中国工程院唯一的炼铁院士. 而时至今日, 国 内钢企的几乎任何一个高炉项目,也都必定由他 最终审定,由此不难看出钢铁业界对他在高炉生 产技术方面的认可与推崇. 然而, 事业成功的张院士, 日常生活却极其单 调, 简直就像机器人一般 . 他的每一天, 按分钟规 划,有着严格的作息时间表:早晨 7:
00 起床;
7:
30 早餐;
8:
00 出门上班;
12:
00 准时回家午餐;
13:
00 午休;
15:
00 起床并打一套太极拳;
15:
30 学英语;
16:
00 阅读专业书籍或撰写论文;
18:
00 晚餐;
19:
00 收看 《新闻联播》 《天气预报》 和欣赏 CCTV11 的京 剧节目, 20:
30 翻阅报纸, 包括 《参考消息》 《人民日 报》 《光明日报》 ;
21:
30 准备第二天的保健品;
22:
00 泡澡;
23:
00 休息.他的这个生活习惯多年不变, 就 算许久未见的妹妹专程从济南来武汉探望,他也 仅仅在问候几句后, 便重新进入自己的生活节奏. 频繁的出差、 偶而的度假, 于他而言, 不过只是地点 的变换而已, 生活习惯却毫无更改.如此单调乏味 格式化般 的生活, 他却长年乐此不疲, 一天一天, 周而复始, 之所以如此, 实在是因为他的内心太过 丰富, 他已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 新中国的钢铁事业: 每天总有学不完的东西, 需要 他争分夺秒地去接受;
每天都有新的技术问题, 需 要他去思考, 提出解决方案;
每天还有钢铁生产与 市场的动态, 需要他去分析, 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 施, 他的确没有太多留给生活的时间! 在走过近
70 年钢铁生涯后,张寿荣院士曾经 谦逊地总结过自己的一生: 前20 年是学习, 后70 年 是学习加工作. 平凡的话语中, 透露出的还是无以复 加的简单与单调.实际上, 正是缘于生活的单调, 他 才能专心致力于钢铁生产, 并以超乎寻常的坚毅和 努力, 实现从小就已确立的抱负, 并用书写出的共和 国钢铁事业发展史上的传奇, 填充自我的全部世界, 将看似单调的生活装扮得异常丰富多彩. 进入
2018 年, 已届
90 岁高龄的张寿荣院士, 依旧风雨无阻, 天天坚持上班, 依然日复一日地重 复着单调的节奏, 享受着每一天都不一样的精彩, 诠释着单调与丰富的生活哲学. 单调的生活与丰富的内心 姻李觅 钢铁工业是现代制造业的基础, 被视为国家 工业化的基石. 新中国钢铁工业从起步之初的聊 胜于无, 经过近六十年的曲折前行, 到21 世纪初 钢铁产量开始跃居世界第一, 由此彻底实现了我 国向钢铁大国的蜕变. 尽管冰冷的钢铁本身是沉 默的,无声的钢铁也永远无法用感性的语言文 字,记录塑造中国钢铁巨人进程的生动史实, 但 新中国钢铁事业奇迹的缔造者―― ―有血有肉富 有生命情怀的钢铁人, 却赋予了钢铁实现工业强 国理想的特殊含义, 彰显出浓郁的赤子情结.在 共和国钢铁史的群英谱上, 作为奠基者、 建设者 和见证者的张寿荣院士, 无疑尤为引人注目. 张寿荣院士是新中国钢铁事业的领航者之 一, 其矢志于我国钢铁生产的历程与新中国近七 十年的发展道路完全重合, 他的奋斗经历是共和 国钢铁事业一路前行的折射. 他因在鞍钢恢复生 产中立下汗马功劳, 而成为新中国最年轻的炼铁 工程师;
他因参与审查武钢设计方案, 而与共和 国第一座钢铁厂结下不解之缘, 并全程投入到武 钢高炉的建设中, 是 共和国钢铁长子 当之无愧 的奠基人;
他因在钢铁生产研究领域造诣精深, 而成为中国工程院唯一的炼铁院士;
他因提出
21 世纪我国钢铁未来生产走向的宝贵建议, 而 成为 绿色钢铁 名副其实的最早提倡者. 他因实 践而成长, 在释放青春的激情, 走过中年的不懈 坚持之后, 即便而今年届九旬, 垂垂老矣, 他却依 然保持着站在生产第一线的钢铁专家的本色. 张寿荣院士的钢铁人生, 是一条用理想与信 念浇铸而成的成功之路, 贯穿其间的 铁树钢花 赤子情 , 宛如生生不绝的动力之源, 催他奋进, 助他成长, 乃至将他推向事业的巅峰, 并最终将 他锻造成 中国式脊梁 般的人物. 矢志兴邦工业路, 潜心学海北洋航 张寿荣出生于书香门第,孩提时期即感受到 日军侵华的屈辱, 在父母亲的教诲下, 已依稀认识 到 落后就要挨打 的道理, 并由此萌生工业救国、 工业强国的远大抱负.伴随年龄的增长, 他又耳闻 目睹和亲身经历了日寇铁蹄蹂躏的种种苦痛, 更加 坚定了工业救国的理念. 为此, 他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锐意求学路, 希望用知识武装自我, 在强大自 身的基础上, 寻求理想和抱负的实现. 由于人生目标明确,加之异常刻苦勤奋, 他 在小学和中学阶段, 成绩名列前茅.1945 年中学 毕业后, 出于对日本军国主义的痛恨, 他根本不考 虑日伪主持的大学,而将目光投向了北平辅仁大 学和天津工商学院两所教会高校, 并顺利通过两校 的招录考试.经过反复权衡, 他最终选择了以理工 科为主要特色的后者,就读该校的土木工程系, 在 向工业救国前进的道路上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翌年, 他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在北洋 大学的招生考试中拔得头筹, 由此跻身这所被誉 为 东方的康奈尔 的著名学府, 成为该校
1945 级冶金系的
17 名学生之一,自此开始接受冶金 专业的系统培养. 在纯正学风的熏陶和名师的不 倦教诲下, 他学习心无旁骛, 惜时如金, 除偶尔前 往北京开阔眼界、 增长见识外, 大学四年期间他 甚至一次都未回过济南的家.即使是寒暑假, 他 也一如既往、 一门心思地专注于学业.巨大的投 入和全副身心的付出,换回的是在激烈比拼之 下, 年年都拿名额极为有限的奖学金的殊荣.他 也最终毫无悬念地以该专业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于1949 年新中国建立前夕从北洋大学毕业.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 大学阶段的张寿荣, 在尽力汲取知识的同时, 还密切关注时局的动荡 和政局的变化. 国民党的倒行逆施和国统区的种 种丑恶现状, 使他彻底认清了国民党政权腐朽反 动的本质, 并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反蒋浪潮的学生 运动之中.作为北洋大学学生会的骨干成员之 一, 利用主编的 《北洋生活》 为阵地, 他撰写和刊 发了大量宣传学生运动的文章, 在推翻国民党腐 朽统治的过程中奉献了个人的力量, 思想觉悟和 政治水平也因此上升到新的高度. 在毕业之际尚未拿到毕业证的情况下, 张寿 荣积极响应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号召,服从大局, 无条件接受组织的分配安排, 于当年
7 月即赴京 参加由华北局组织的华北地区学习团的学习. 通 过我党政治理论的宣讲和时事形势的教育, 他对 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形成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也下 定决心为国家钢铁事业的发展竭尽全力. 在专业分配对口的总体原则之下, 华北局将 他派遣至东北局, 前往沈阳报到. 时隔未久, 他被 分配至鞍山钢铁公司. 同年
9 月, 他前往鞍钢, 其 钢铁人生之路随即展开. 两钢相继功臣就, 三厂传承薪火忙 张寿荣至鞍钢后, 被安排在炼铁厂的生产第 一线, 从事现场的高炉作业, 进行实际的高炉操 作. 因为设备被多次拆卸搬走, 鞍山解放之初, 鞍 钢的钢铁生产处于停滞状态, 故而他入职鞍钢之 际, 企业正面临恢复生产的艰巨任务, 这对刚走 出校门, 并无实际生产经验的张寿荣而言, 无疑 是一次颇有难度的挑战. 在生产条件极端简陋、 生活水平极为有限的 情况下, 怀着一颗赤诚的报国之心, 为尽快掌握 高炉生产技术, 他虚心向日本、 苏联技术人员求 教, 在短短的两三年当中, 迅速成长为鞍钢的生 产骨干, 历任高炉工长、 生产科长、 工程师、 厂长 助理, 顺利实现了由学生至技术人员的转变. 结合高炉生产的实际,在紧张的工作之余, 他开始关注高炉操作制度的研究, 在鞍钢高炉推 行炉顶调剂法,使高炉生产超过了历史最好水 平.这一经验得到大规模推广, 在当时有力地促 进了全国炼铁生产水平的提高. 关于高炉炉顶调 剂的研究, 实则又开启了他漫长的学术生涯;
而研 究成果的广泛应用,又极大刺激了他学术探究的 勇气,为其后数十年的钢铁研究积累了必要的经 验.以此为开端,
1957 年, 他的关于低锰生铁冶炼 与脱硫、 全国炼铁生产发展问题的研究论文在 《钢铁》 杂志发表, 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学海无涯, 学无止境. 为扩大视野, 借鉴钢铁 生产先进国家的成果, 切实推动高炉冶炼技术的 进步,响应国家提出的全面学习苏联的口号, 他 还专门拜师学习俄语, 此举为其之后与苏联专家 的顺利沟通和交流, 了解苏联钢铁生产技术打下 了基础. 在此期间, 他曾先后两次参与接待朱德元帅 与周恩来总理赴鞍钢的参观考察活动. 会见国家 领导人的这种特殊经历, 既使他体会到组织的关 心和温暖, 又使他真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钢铁生 产的高度重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