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iong447385 | 2019-11-17 |
抗日战争爆发时,朱西宁在苏北和皖东一带读书.抗 日战争胜利后,进入杭州国立艺专深造.后投笔从戎,参加国 民党军队,1949 年随军去台湾,先后任陆军上尉、上校参谋等 职.由于他自幼爱好文学,虽身在军旅,却能坚持写作,因而 成为台湾军旅中出名的作家,他的创作生涯达
50 多年,出版小 说30 多部,作品题材广泛,手法多变,亦有实验性质的作品, 长于描写百姓生活,是台湾文坛上蜚声海内外的著名作家.代 表作有铁浆、八二三注、破晓时分,而遗世作品华太平家传, 达五十万馀言,七度易稿,至死未休,可见其严谨的写作态度. 刘慕沙(1935―2017) ,从事日本文学翻译工作三十馀年,尤以翻译日本文学名家作品闻名, 例如菊池宽、志贺直哉、川端康成、井上靖、三岛由纪夫、远藤周作、曾野绫子、安部公房等 人,均有专辑译作. 朱天文,作家朱西宁与刘慕沙之大女儿,生于台北.中山女高、淡江大 学英文系毕业.出生于书香世家的朱天文很早就开始发表作品,曾主编 三三集刊、三三杂志,并曾任三三书坊发行人.因发表《小毕的故事》 与陈坤厚、侯孝贤认识,并参与电影编剧,自此便与电影事业结下不解 之缘.其作品亦多次获奖,1994 年以《荒人手记》获得首届时报文学 百万小说奖,作品包含了小说、散文、杂文、电影剧本等. 朱天心,二女儿,在北一女就读时就因《击壤歌》成名,大学毕业后专职写作. 曾任三三集刊主编,其作品多次荣获时报文学奖及联合报小说奖等多项文学 奖,现专事写作,为台湾文坛上重要的作家.著有《方舟上的日子》 、 《击壤 歌》 、 《昨日当我年轻时》 、 《未了》 、 《时移事往》 、 《我记得缮》 、 《想我眷村的 兄弟们》 、 《小说家的政治周记》 、 《学飞的盟盟》 、 《古都》 、 《漫游者》 、 《二十 二岁之前》 、 《猎人们》等. 朱天衣,小女儿,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她的成名小说有《旧爱》 、 《青春不夜城》 、 《孩子王》 、 《再生》等.散文有《朱天 衣散文集》 .她爱好戏剧表演, 曾以一首民歌《深秋浓浓的 枫红里》轰动台湾歌坛,获 金韵奖 . 朱氏一家 在台湾文坛有不可替 换的独特地位也叫 朱家三姐妹 .
201704 期 台湾小说家族 诚毅学院图书馆 刘慕沙・小说家族里的译写者
2017 年3月29 日下午三点半,刘慕沙在三个女儿的歌声中安详离世.这是她所喜爱的方 式.临别之前几日,长女朱天文特从日本行程中赶回,最后时刻,在母亲耳边低语,讲了许多 话,母亲得以展眉而去. 译者常常是谦退的,功成言隐的存在,事了拂衣去.翻译家刘慕沙更重要的担当,过去很 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女儿赐封的 总后勤司令 ,自己笑称的 革命煮饭婆 ,三三大教室名副其实 的供养人,买找患缣,负责喂饱一众来求知顺带求食的文学青年.母亲的译写之功,正在 于这个文学大家庭里人间烟火的踏实部分.朱天文早年旧文有载:如果客人来家正好肚饿,妈 妈说: 我们这里还有一些狗饭喔 ,也请万勿惊讶.因这所谓的狗饭,和人吃的 饭一样,同样是经过大同电饭锅三淘三洗的米煮出来的.她不禁慨叹,母亲若将 这丰沛的生活动能转用于做其他事情,那是 足可以发射一部航天梭上去的 . 聚散无常,三十多年后,朱家客厅里的鼎食欢宴,从前因 人数颇多,不得不采以拿破仑阵列式,分批次几人一组盛饭 盛汤后行礼如仪分别捧碗退下的盛况,今已不复得见. 三三大教室也仅余下四位健走者仍握笔不息,弦歌不辍. 三十 年落花水流,五十岁之后的写作方见真章,现今的一切 都有 赖于当年的深耕细作,手植栽培.最末一次搬迁,从浮 洲里 到辛亥路,自此桃树人家有事演化成四十余年未变的桂花 低.大 杂居人猫共处,小聚居家中有家. 家,是用稿纸糊起来的 , 方格重方 格的代际传承与迭印中,家中亦犬猫易代有年,终至有猫无狗: 十年一觉动 保梦,赢得小说薄幸名 (朱天文语) . 《三十三年梦》里京都桥上拍照时现出天使笑容的母亲: 母亲自幼习惯日式或该说变种的台日式混种饮食,进锦市场如鱼得水特自在,例如刚捞出大锅 冒着蒸汽的鱼浆制品,母亲买了几款一大袋便忍不住边走边吃起来. 可见饮馔和语言,幼年最 初以肉身与精神所领受的两样物事,予人铭刻的印记久远如斯.由于出生日据时代,即使只从 小学习日文至小四,刘慕沙仍可仰仗早岁的语言习得而在台湾日本翻译文学仍嫌贫乏的 1950-1970 年代,开笔译介日本文学,累计译作六十余种,成为一代名家.此外她的文学创作 有共收录小说十二则的短篇集《春心》 ,后从中择取几篇辑录在《小说家族》 (朱家五人合集) 中.散文创作亦得数篇,如叙写与朱西宁缔结文学因缘的《照见》 ,回忆克难流离生活的其他篇 章等,皆生动有趣,见字如面.掩卷而望,一位热情豪爽,带笑带说的乐观女性彷佛就在眼前.
1970 年代后期,她受邀参与光复书局编纂出版的《彩色儿童世界文学全集》之译写工作. 昔年为追求自由恋爱,而与外省军人 奔向文 学新前途 的医师之女, 确实奔袭出了一片 自己的 天空 来.三个女儿一个不结婚,一个 假结婚 , 还有一个却 逃家占山 去也.女婿未曾改口 认贼 作父 (朱西宁语) ,沿用年轻时到现在的 老师 和 阿姨 称呼.真是个个精彩.
201704 期 台湾小说家族 诚毅学院图书馆 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小说家族走出的三姐妹 随着台湾女作家朱天文 《有所思, 乃在大海南》 、 《传说》 、 《炎夏之都》 、 《世 纪末的华丽》等作品,以及朱天心的《击壤歌》近期在大陆的出版,这对姐妹 的作品在读者中引起不小的关注.其实,朱家还有一个小妹朱天 衣.在台湾,朱家三姐妹是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她们独特的家 学,一家人充满文学追求的生活情趣与品味,与胡兰成的师承关 系,以及她们在台湾文学、影视上的成就,无一不让人津津乐道. 成长在书堆中
1949 年,朱西宁随国民党部队撤退到台湾,住在眷村,并在 这里认识了妻子刘慕沙…… 全村共用一部电话,纳凉的老人摇着蒲扇,打着赤脚的孩子在毒辣的太阳 下抽打陀螺,还有人支起炉子,剥了蛇皮煮蛇汤……在这一幕幕眷村最常见的 景象中,朱天文出生了,两年后,朱天心出生,然后是朱天衣.朱家狭小的房 间里有一张竹床,客厅兼作饭间,里面摆着一张用炮弹箱改成的饭桌.三姐妹 就在这里长大.朱西宁除在军中任职外也是台北文坛的领袖之一,刘幕沙是翻 译家.这对夫妇并不宽敞的家里几乎成了 朱家沙龙 ,文人穿梭往返其中. 朱氏三姐妹自幼便在书堆里自在长大,耳濡目染、所见所闻的,都是做文章的 人和做文章的事. 和其他眷村小孩一样,三姐妹最不理解清明节.这一天,她们看着本省人 带着贡品在祖先坟前举行祭拜仪式.可眷村的人是在自家后院烧纸钱,由于不 知道家乡人生死下落,纸钱上不能确切写明烧给谁,只能烧作一堆.那时三姐 妹并不明白大人的情绪,原来没有亲人死去的土地,是无法叫做家乡的.多年 后,他们一家搬出眷村,姐妹们相继长大,大多眷村已不复存在,姐妹们 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眷村.朱天心所写《想我的眷村兄弟们》表达了 可 不可以我不认同这里、讨厌这里,但我还是可以住在这里 的心情,道出 无数外省人心中的迷茫.这部作品获奖无数,她对在台湾的外省人的关注 延续到今天,成为她心中不散的乡愁. 朱家的放羊 式教育 虽然家中 藏书甚多,但父亲并不刻意要求三姐妹读书, 只任她们随意 翻读.如今朱天文回忆起父母时说: 父母不管你,也 没有让你写东西,不理你的课业,也不叫我们去上补习 班,总之就是让我们自生自灭.可能是我们从小看小说 看多了,写作成了一种自然行为. 高一暑假,在家里 没事干的朱天文写了处女作 《强说的愁》 , 开始四处投稿, 且一投就中. 朱家爱养宠物,在眷村,其他妈妈都在
201704 期 台湾小说家族 诚毅学院图书馆 手工补贴家用,而刘幕沙则养了一大堆不事生产的猫狗.三 姐妹的饭盒带回家,刘幕沙先给狗舔一舔再洗,以致饭盒上 常有狗啃的痕迹.刘幕沙时常感叹自己是位失格的妈妈,说 自己养女儿像是放羊,女儿的裙子破了也注意不到,朱天心 只好用订书机把裙子订起来才能去上学.平时刘幕沙骑着单 车接女儿放学,遇上下坡的路便大叫: 冲啊! 就是这位 天性活泼善感的朱太太,用自己翻译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 的稿费喂饱了全家人,还有一群猫狗. 大姐朱天文像爸爸朱西宁,待人宽容.二妹朱天心嫉恶如仇,不仅 严于律己, 而且严于待人;
七十多岁的刘幕沙仍在写稿, 偶尔看看电视, 朱天心便鞭策妈妈要做得更好. 小妹天衣最像妈妈, 一样迷糊又无厘头, 保持了对生命原始的热爱.本与两位姐姐一样从事文学创作,但中途改 去唱歌、学京剧,后来教小朋友写作,一教二十年,收入贡献给朱家人 最关爱的流浪狗. 大陆作家阿城曾说: 我有时在朱家坐着、 看着他们老少男女,真是目瞪口呆.如果以为朱家 有一股子傲气(他们实在有傲气的本钱) ,就错了,朴素、幽默、随意、正直, 是这一家子的迷人所在. 小说车间 之外的风景 在朱家三姐妹中,朱天文和朱天心最为多产,名气也最大. 朱天心的作品最为畅销,家人经常打趣说她是个印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