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怪只怪这光太美 | 2019-11-21 |
2019 年3月29 日 星期五 责编: 郭雯美编: 刘勇校对: 刘芳邺风 王九云 豫北地区过去有一种风俗叫 瞧春天 , 就是头年结婚的闺女, 过罢二月二龙抬头, 娘家人就要择日组团去婆家瞧闺女, 俗称瞧 春天.
瞧春天一是让娘家亲戚认认门儿、 认认 人儿, 不能以后双方走在路上撞了满怀, 事 后才知道是亲戚而尴尬;
二是通过瞧春天, 娘家人了解一下闺女婆家的家底儿和公公 婆婆为人处世的能力. 过罢小年, 有新出嫁闺女的人家就开始 定下瞧春天的日子, 或双日, 或三六九, 总归 得提前半月.女方先把定下的日子告诉男 方, 再告诉本家和外村的亲戚, 到时候一起 去. 瞧春天的前一天, 女主人来到麻荡铺 (卖油条的店铺) : 她叔, 去闺女家瞧春天, 明儿起早儿给炸二十个排叉儿 (油条的一 种, 七八寸长) , 拽开点儿, 排场点儿. 第二天一大早, 排叉儿已炸好, 一溜儿 排在案板上, 泡泡儿像宣纸一样薄, 透着亮 儿, 好像手指一挨就会掉下馇来.她将排 叉儿在篮子里铺满当, 又放上一撮粉条, 用 大红纸罩住, 最后折根柳条对角别住, 以防 被风刮去. 瞧春天最兴奋的是孩子.乡下的孩子 是泥做的, 整天在泥土里摸爬滚打, 灰头土 脸, 头发乱得像老鸹窝.别管孩子平时多磕 碜 (肮脏、 不整洁) , 串亲戚了, 当娘的总得把 孩子收拾收拾, 因瞧春天就是孩子展览会, 女 人们一见面就是夸孩子.半晌午, 瞧春天的 人陆续到了集合地点, 每个人都提着礼篮儿, 一色的大红纸透着喜气.女人们掀开这家红 纸瞧瞧, 再瞧瞧那家的, 比比谁家的礼篮大 气、 谁家的排叉儿炸得漂亮. 人越聚越多,有说有笑的,相互招呼着.小孩子眼里没生人, 眨巴眼的工夫就唧 唧喳喳乱成了糨子.人齐了, 女主人一发 话, 小孩子打头阵, 三五里路, 一溜小跑就到 了. 瞧春天最忙的是待客的男方.前几天 公公婆婆就开始筹划, 来多少家、 大约多少 人、 开多少桌.街坊邻居听说谁家亲家要瞧 春天了, 如果没有什么过节, 都会不请自到 来帮忙.有的以前有点小小的别扭, 也借帮 忙的机会去和美 (化解矛盾) . 男人搬砖和泥垒灶火, 女人择菜洗菜抹 盘碗, 满院子人.亲家公走过来走过去, 不 时给帮忙的人递上烟 : 来一根, 引着、 引着. 说着把吸着的烟递过去. 瞧春天对于婆家来说, 就像一次纪检委 莅临大检查, 合格不合格, 娘家人说了算. 硬件过不过关另说, 软件得跟上.有粉擦在 脸上, 有花插在头上, 有钱花在点儿上.破 桌子烂板凳等杂七杂八的要藏起来;
方桌条 几、 煤火台、 窗户台, 都要擦出亮儿来.过道 也要打扫干净, 扫帚、 铁锨, 统统放到旮旯 里. 娘家亲戚说到就到, 婆婆喜气洋洋地接 了这个礼篮又接那个礼篮, 寒暄着把亲戚让 到屋里,又到里屋把礼篮一个个留出 回头 , 放在一处, 让亲戚走时再带回去. 娘家亲戚初来乍到满眼陌生, 犄角旮旯 都要看看, 然后评判打分: 哪儿不懒, 哪儿不 咋样;
一瞧这院子就知道亲家婆是个齐整人 儿, 家底儿不薄.好听话亮开嗓门笑着说, 尽量让主人听见, 不中听的话便是咬耳根子 了. 开饭了, 小孩子早早地占下了位子.四 凉四热八个盘儿, 最后一盆大锅菜.这时的 孩子虽然已经吃到肚儿圆, 但还是不想离 席, 俩眼滴溜溜地盯着正房门口.还等啥? 等婆婆的赏钱. 婆婆笑吟吟地拿着一沓毛票来了, 转着 桌子挨个儿发, 生怕漏了谁或多发给谁.有 孩子领过钱, 左瞧右瞧, 打开再瞧瞧, 两手抻 着票子一抖擞哗啦响: 哈哈, 新咯崭崭 (家 乡话: 崭新) 的5毛! 突然他又伸出手来: 还有俺伯 (家乡话: 爸爸) 、 俺娘的! 还有 你爷、 你奶奶的, 你叔叔、 大爷的! 不知谁回 了一句, 满院子人哄堂大笑. 哈哈, 你伯没 来, 就不给他发了, 你娘来了发给你娘一份 儿! 婆婆笑得眼泪都涌出来了, 又发给那孩 子5毛钱. 吃饱了, 喝好了, 还有二顿饭呢.以前 串亲戚有吃二顿饭的规矩, 即吃罢正餐, 主 人一定要给客人再做一碗鸡蛋汤或者面筋 汤, 这碗汤叫二顿饭.一喝汤, 客人就知道 菜上齐了, 该离席了. 滚蛋汤, 滚蛋汤, 一喝滚蛋汤就滚蛋! 孩子们又喊上了. 春钓翁 张书瑜 香花扶柳春自来, 清风轻染桃花开. 繁星夜色翁独钓, 鱼伴暗香入钩来. 列车上的 战士 王子鸣 年后南下的火车上,硬座车厢丝毫没有失去过 年的热闹,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北方面孔. 在这样一个没有隐私的空间里,听别人说话是 一种乐趣.东北的大妈一个人对着电话也能讲出令 人回味的二人转般的段子;
本省出去读书的同龄 人在担忧手机的续航问题,羞涩地向身边人借充 电宝;
小朋友好像在一夜之间长大了、懂事了,身 处嘈杂环境明白了生活的不易,没有哭闹,她身旁 的父母虽然疲惫但还是为有一个懂事的宝宝感到骄 傲…… 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 粥.来,腿收一下了啊―― 熟悉而亲切的叫卖,小推车来到了
12 号车厢.过道上挤满了人导 致小推车前进不断受阻,影响到几乎所有人,因此 遭受了不少白眼,但推车大叔的热情并没有因为众 多白眼而减弱,自始至终以一种亲切、有耐心的语 气介绍着每一款产品. 让一让,把垃圾都给我. 推小车的大叔虽穿 过人群颇费周折,但仍然用亲切的口气要求着.因 为是带走杂物、带来便利,所以大家都很积极地配 合他.车厢没走到一半,厚实硕大的塑料袋便鼓鼓 囊囊的,由于袋子过重且过道拥挤,他只得双手将 袋子举过头顶,挤到空隙再放下来收盘子里的杂 物.俯身的他熟练地接过我手中略带寒气的铝合金 托盘,我还没来得及说谢谢,他已经抢先说: 感 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不远处是一位无座的乘客.拥挤的车厢里有很 多无座的乘客,但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他只是一动 不动地直立在过道中间,凝望着列车行驶的方向. 半白的整齐寸头,岁月蚀刻了他的面容却雕刻了他 一双深邃似宇宙的眼睛.他也许在思考新的一年自 己除了日渐衰弱的身体还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我 不知道他的职业,但他的眼睛告诉我他是一个战 士,一个在和生活抗争的战士,一个不愿放弃的战 士.他是孤独的,虽说已经立春,料峭的寒意依旧 可以轻松地进入车厢,留下单薄的他与寒冷抗争, 能做伴的只有随身带的行李,车厢里连个下脚的地 方都难找,更何况想要坐一坐、躺一躺. 他换了一种姿势,一种极其奇怪的姿势.在过 道的站着他弯曲上半身趴在别人的椅背上,臀部顶 着另一侧的椅子边.我知道这是一种难以保持的动 作,头枕着手臂很快就会因为血液流通不畅导致麻 木,还要在晃动的列车中努力保持平衡……但他也 坚持了几分钟. 换一种姿势只是他的休息,他终究会站起来 的,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孤独的,如 果一个家庭有这样一个拼搏的父亲,同他并肩的至 少有他的孩子,背后还有妻子甚至下一代的支持. 和他同行的至少还有现在的我.列车的起点和终点 便是他的两个世界,一个是家乡,一个是未来,连 接家和未来的便是这张车票.离家来到另一个城市 奋斗,不辞劳苦,因为他是一个战士.祝你平安. 韶华有尽,行者无疆.愿每一个战士出走半 生,归来仍是少年.纵使青丝成白发,纵使一度孤 独,愿我们都能成为自己的战士,愿我们在平凡的 世界里,战士般地活着. 原来,这趟拥挤而热闹的车不仅是一路向南, 还载着希望与幸福一路向南. 仓巷街 朝君等一冬的雪, 下在远方 无霜挂的蓝瓦 古槐皲裂的皮肤 仓巷街, 你无泪的守护 横跨暮冬 那是一个张灯结彩的空虚 就像无雪的冬 尽管文化将你叫醒 茶茗里飘扬斯文 摆动的红灯笼 掩盖孤独 你的犹豫飘在何方 灵动的云朵 童话掖进故事里 线装的蓝皮书 门槛守候的日子 悬着的鸟巢, 等待回归 春到农家 郜廷丰 旭日晨烟后, 山乡沐炳辉. 几枝初蕾绽, 满寨耀光围. 早燕梁中戏, 黄鹂叶上飞. 春风才送暖, 农院已芳菲. 回忆珍珠泉 沈昌用 小的时候,我经常到风景秀丽的水冶珍珠泉去 玩,那里松柏参天,泉水清澈见底,泉水的气泡像 串串珍珠一样涌出,犹如朵朵莲花在水中绽放,煞 是好看.石栏杆、石围墙、石小桥,显得古朴典 雅,亭子内陈列着水冶人民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烈 士牌位,伴着清清的泉水,寄托着人们的哀思. 泉水分两股向东流去,一股是通过特有的奇观 桥,向南流去,经过造纸厂、化工厂、食品厂、化肥厂…… 浇灌着现铺岩路以南的土地,包括天池、茶棚、古庄的土地.泉水水质清凉甘甜,庄 稼旱涝保收,养育着祖祖辈辈的水冶人.另一股 向北流去,途经向阳庄化工厂、机械厂、正北桥、阜城、蒋村流入安阳河,浇灌着阜城、蒋村 的肥沃土地.那时阜城的白菜脆甜、萝卜水灵灵,大米尤其好吃,胜过东北的大米,至今让我记 忆犹新. 珍珠泉下边的几盘大水磨更是彰显着我们祖先 的智慧――利用水的力量磨出雪白的面粉.用这些 面粉做的开花馍是真正的绿色食品,想起来就让人 垂涎欲滴. 村妇们在河边洗衣服,儿童在水中嬉戏玩闹, 泉水永不停息地静静流淌,养育着一方水土一方 人,真是一幅美丽的农耕图. 以前由于不注意环境保护,珍珠泉水一度干 涸,松柏死亡,小亭油漆脱落,荒草遍地.有一次 我专门到珍珠泉,发现泉水仍旧,但景象已非:水 磨已不见踪迹,向南水渠已填死,特别是马蹄泉石 桥上的青石猴头栏杆被人去掉换成钢管围栏,真是 大煞风景.联想到之前看到报纸上 《河南省文化旅 游局关于取消水冶珍珠泉旅游资格的通知》 ,我真 心痛,当时我站在珍珠泉边真想大哭一场,为何美 丽的珍珠泉变成这样? 听说政府
2018 年对珍珠泉流域投巨资进行了 治理,对珍珠泉公园进行封闭扩建改造,我心里感 到特别欣慰,希望政府将珍珠泉改造得越来越好, 还人们一个更加美丽的珍珠泉,使她成为人们休闲 娱乐的一个好去处. 醉春余志兰 摄 瞧春天 ? 留住春光 江盟摄于报生 春风十里, 太行山间、 将军岭下的原 野, 憋了一冬的草木, 舒心地笑了, 笑得生 气盎然. 红旗渠畔, 空心坝旁, 百年老宅的农家 院里, 我俩回首着
30 多年前的相遇, 也舒 心地笑了, 笑得热泪盈眶. 他, 好友白青年, 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 装束, 浑身散发着实诚得不能再实诚的气 质.虽已花甲, 脸上已布满了皱纹, 但村里 的大人小孩见着他都还是 青年 青年 地 喊着, 听着就觉得新奇. 青年的名字与红旗渠有着不解之缘. 他是在修建红旗渠的开山炮声响起时出生 的, 那是
1960 年3月18 日. 青年的父亲白天苍, 是1939 年9月入 党的老党员, 当时任任村区白家庄乡(辖11 个村)政治主任,和县委书记杨贵亲如兄弟.在热火朝天的修渠工地上, 他向书记 请求: 给孩子起个名字吧. 杨贵书记思忖半天, 回想着为 摸太行 山脾气 , 和天苍一起四处奔波寻找水源, 翻山越岭同吃同住的日日夜夜, 看着眼前 的咽喉工程 青年洞 又正在紧张施工, 杨 贵书记说: 就让孩子叫 '
青年'
吧. 上学期 间, 顽皮的孩子嬉戏追打老是 青年洞 青 年洞 地叫他. 我和青年结缘, 是在
30 多年前.青年 回忆着几个难忘的片断: 第一次是在
1989 年县委宣传部召开 的全县优秀通讯员总结表彰会上, 我俩都 得了奖, 我还在会上发了言. 印象最深的是
2003 年12 月4日, 在林 州市作家协会成立的大会上, 我俩都成为 首届会员, 我还被选为作协副主席, 我和他 以及几位会员一起在当时的作协主席崔复 生家里聆听教诲.
30 多年后的
2018 年11 月10 日, 我俩 又一次相逢在林州市作协举行的 改革开放 40周年 ・ 金秋赏读暨文学创作交流会 上, 而 且都在会上发了言.令人欣喜的是, 他把河 南人民出版社发行的大作 《红旗渠劳模任羊 成》 一书赠给了我, 还相互签名作了留念. 我和青年热爱写作都是缘于
70 年代 县广播站的有线广播.作为业余通讯员, 自己写的稿子能播放给全县人民, 有的还 能见诸 报端,那种喜悦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没有这种经历的人很难理解.我俩翻看着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