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人间点评 2019-12-16
附件 十三五 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 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2016 年12 月目录前言

一、总体要求.

1

(一)指导思想.1

(二)基本原则.2

(三)主要目标.2

二、主要任务.3

(一)加快处理设施建设.3

(二)完善垃圾收运体系.4

(三)加大存量治理力度.5

(四)推进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6

(五)推行生活垃圾分类.7

(六)加强监管能力建设.8

三、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8

(一)投资估算.8

(二)资金筹措.8

四、保障措施.9

(一)完善法规标准.9

(二)加大政策支持.9

(三)建立多元机制.9

(四)强化创新引领.10

(五)加强宣传引导.10

(六)强化监督管理.11

五、规划组织实施.11 附表

1 十二五 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指标实现情况.13 附表

2 十三五 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模

14 附表

3 十三五 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采用技术情况.15 附表

4 十三五 新增收运设施、存量治理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规模.16 附表

5 十三五 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投资

18 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 年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 见》 ,指导各地推进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国家发展 改革委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了《 十三五 全国城镇生活 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简称《规划》 ) .规划范围包括全 国(港澳台地区除外)所有设市城市、县城及建制镇. 规划期限:2016-2020 年.

1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是城镇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设 施,是人民安全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 十二五 以来,在国务院 相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各地加大资金投入,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垃圾收运体系日趋 完善,处理设施数量和能力快速增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显著 提高.截至

2015 年,全国设市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 力达到 75.8 万吨/日,比2010 年增加 30.1 万吨/日,生活垃圾无害 化处理率达到 90.2%,其中设市城市 94.1%,县城 79.0%,超额完 成 十二五 规划确定的无害化处理率目标.但同时也应看到,随 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城镇生活垃圾 清运量仍在快速增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水平仍相对不足, 大部分建制镇的生活垃圾难以实现无害化处理,垃圾回收利用率有 待提高.为此, 十三五 期间应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继 续加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建设,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拓展服 务范围,加快垃圾收运处理领域的市场化进程,推进生活垃圾源头 分类,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最终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 害化.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 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按照生 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加快推进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

2 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 置,为不断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奠定良好基 础.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拓展范围.合理规划设施建设,在设市城市和县城 重点布局处理设施,推动共建共享.统筹建设城市、县城、建制镇 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覆盖到建制镇. 因地制宜,强化监管.针对不同地区实际情况,提前规划、科 学论证,选择先进适用技术,减少原生垃圾填埋量,加大生活垃圾 处理设施污染防治和改造升级力度,加强运营管理和监督,保障处 理设施安全、达标、稳定运行. 分类回收,促进利用.积极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因地制宜制定 分类办法,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分类投放、回收、运输、处理相衔 接的全过程管理体系,促进生活垃圾回收网络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 衔接,实现源头减量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创新驱动,多元协同.大力推行 PPP、特许经营和环境污染第 三方治理等模式,鼓励各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 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生活垃圾 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水平.

(三)主要目标 ――到2020 年底,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建成区)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

其他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

3 处理率达到 95%以上,县城(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80%以上,建制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70%以上,特殊困难 地区可适当放宽. ――到2020 年底,具备条件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 市(建成区)实现原生垃圾 零填埋 ,建制镇实现生活垃圾无害 化处理能力全覆盖. ――到2020 年底,设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 处理总能力的 50%以上,其中东部地区达到 60%以上. ――到2020 年底,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生活垃圾 得到有效分类;

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 35%以上,城市基本建立 餐厨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 ――到2020 年底,建立较为完善的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监管体 系.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处理设施建设 1.建设任务.合理布局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尚不具备处理能力 的设市城市和县城要在

2018 年前具备无害化处理能力.建制镇产 生的生活垃圾就近纳入县级或市级垃圾处理设施集中处理,原则上 建制镇不单独建设处理设施(距离县市较远的建制镇可视具体情况 另行考虑) .加快现有设施的改造升级,逐步缩小地区间生活垃圾 处理水平差距,加快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衔接的无害化处理设施. 十三五 期间, 全国规划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50.97

4 万吨/日(包含 十二五 续建 12.9 万吨/日) ,设市城市生活垃圾焚 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比例达到 50%,东部地区达到 60%. 2.建设要求.坚持资源化优先,因地制宜选择安全可靠、先进 环保、省地节能、经济适用的处理技术,严格按照相关建设、技术 和环保标准进行设施建设,配备完善的污染控制及监控设施.对不 达标设施,尽快开展技术改造或关停. 经济发达地区和土地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的城市,优先采用 焚烧处理技术,减少原生垃圾填埋量.建设焚烧处理设施的同时要 考虑垃圾焚烧残渣、飞灰处理处置设施的配套.鼓励相邻地区通过 区域共建共享等方式建设焚烧残渣、飞灰集中处理处置设施.卫生 填埋处理技术作为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置方式,是各地必须具备的保 障手段,重点用于填埋焚烧残渣和达到豁免条件的飞灰以及应急使 用,剩余库容宜满足该地区

10 年以上的垃圾焚烧残渣及生活垃圾 填埋处理要求. 不鼓励建设处理规模小于

300 吨/日的焚烧处理设施 和库容小于

50 万立方米的填埋设施.渗滤液处理设施要与垃圾处 理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也可考虑与当地污水 处理厂协同处置.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按照《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指南》的要求,条件具备的地区,可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理、飞灰减 量化、分类后有机垃圾生物处理等试点示范.

(二)完善垃圾收运体系 1.建设任务.城市建成区应实现生活垃圾全收集,建制镇应建

5 立完善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地区要通过以城 带乡等多种渠道进一步扩大生活垃圾收集覆盖面,加大收集力度. 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相衔接的收运 体系.结合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积极构建 互联网+资源回收 新模式,打通生活垃圾回收网络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通道,整合回 收队伍和设施,实现 两网融合 . 十三五 期间,新增收运能力 44.22 万吨/日. 2.建设要求.统筹布局生活垃圾转运站,淘汰敞开式收运设施, 减少生活垃圾收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加强生活垃圾转运站升级改 造,在城市建成区推广密闭压缩式收运方式,大中型城市要在 十 三五 期间全部实现密闭化收运. 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按标准建设与处理设施相配套的大中型 垃圾转运站,按照转运量与运输距离合理配置收运车辆,鼓励区域 内车辆统筹,可考虑采用第三方外包方式运输.建制镇要根据地区 人口、垃圾产生情况以及收集频次合理配备垃圾收运设施.研究运 用物联网技术探索路线优化、成本合理、高效环保的收运新模式. 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城市,应配备满足分类品种需求、密封性好、 标识明显、节能环保的专用收运车辆,有效保障城市生活垃圾的分 类收集和运输.

(三)加大存量治理力度 1.建设任务.对因历史原因形成的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不 达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以及库容饱和的填埋场进行治理,使其达到

6 标准规范要求.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整治,要在环境评估的基础 上,优先开展水源地、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治理工作.对于渗 滤液处理不达标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要尽快开展改造工作,未建 渗滤液处理设施的要在两年内完成建设;

对具有填埋气体收集利用 价值的填埋场,开展填埋气体收集利用及再处理工作;

对于库容饱 和的填埋处理设施,应按照相关要求规范封场.在确保安全环保的 前提下,可考虑对库容饱和的填埋场土地开展复合利用. 十三五 期间,预计实施存量治理项目

803 个. 2.建设要求.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的治理,应结合其规模、 设施状况、场址地质构造、周边环境条件、修复后用途等,因地制 宜制定治理方案,对堆体整形、填埋气收集与处理、封场覆盖、地 表水控制、渗滤液收集处理和其他附属工程等提出措施.在不达标 处理设施的升级改造和库容饱和的垃圾填埋场封场过程中,应设置 有效的渗滤液收集导排设施,并及时收集利用填埋气,减少温室气 体排放.

(四)推进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 1.建设任务.继续推进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能力 建设,根据各地餐厨垃圾产生量及分布等因素,统筹安排、科学布 局,鼓励使用餐厨垃圾生产油脂、沼气、有机肥、土壤改良剂、饲 料添加剂等. 鼓励餐厨垃圾与其他有机可降解垃圾联合处理. 到 十 三五 末,力争新增餐厨垃圾处理能力 3.44 万吨/日,城市基本建 立餐厨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

7 2.建设要求.根据当地餐厨垃圾产生规模、组分和理化性质, 科学选择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路线和技术设备,可选择肥料化、饲 料化(饲料添加剂) 、能源化等工艺,工艺选择须符合《餐厨垃圾 处理技术规范》等要求.建立台账登记制度,提高餐厨垃圾集中收 集率和收运体系覆盖率.按规定及时收运餐厨垃圾,防止餐厨垃圾 收运过程产生环境污染.强化产品应用管控,加强对餐厨垃圾资源 化利用产品的质量监管和流向监控,严格规范餐厨垃圾肥料化和饲 料化产品的销售、使用.

(五)推行生活垃圾分类 1.建设任务.大力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结合各地实际,合理确 定垃圾分类范围、品种、要求、方法、收运方式,形成统一完整、 协同高效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置的全过程 管理体系.科学设定垃圾分类类别,鼓励对厨余等易腐垃圾进行单 独分类.完善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投放点,建立分类回收与废 旧物资回收相结合的管理和运作模式. 2.建设要求.开展垃圾分类的城市要结合现有终端处理设施, 确定切实可行的生活垃圾分类方法,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 则大力推进.垃圾分类设施要与回收利........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