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52276522 2019-07-28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P GBXXXXX-2017 风电储热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code for projects of wind power heat storage (征求意见稿) 2017-XX-XX 发布 2017-XX-XX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风电储热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code for projects of wind power heat storage GB XXXXX-2017 主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实施日期:2

0 1

7 年X月X日2017i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14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 (建标[2013]169 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共分

7 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总体规划、站址选择、工程设计、 施工及验收、运行维护等内容.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 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

4368 号;

邮政编码:130021) .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国电龙源集团公司 新疆电力设计院 沈阳世杰电器有限公司 大连传森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瑞特爱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主要审查人: ii 目次1总则

1 2 术语

2 3 总体规划.4 3.1 风能资源要求.4 3.2 供电要求.4 3.3 供热要求.4

4 站址选择.5

5 工程设计.6 5.1 一般规定.6 5.2 站区规划.9 5.3 储热设备及系统.11 5.4 储热站布置.15 5.5 辅助系统及设施.16 5.6 电气设备及系统.18 5.7 热工自动化.19 5.8 建筑与结构.22

6 施工及验收

26 6.1 一般规定.26 6.2 工程施工及验收.26 6.3 竣工验收.29

7 运行维护.31 7.1 一般规定.31 7.2 储热站的运行.31 7.3 储热站的维护管理

31 引用标准名录

33 附:条文说明

36 1

1 总则 1.0.1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风电储热工程建设行为,保 证风电储热工程做到储热工艺技术先进、运行可靠、安全卫生、节约用地、节约能源、保 护环境、维修方便、经济合理、管理科学,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固体储热电锅炉和液体储热电锅炉的储热站工程, 包括新建和扩建工 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 1.0.3 储热站的建设和工艺技术路线的选择,应符合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城市供热发展规 划、城市供电发展规划. 1.0.4 储热站建设规模应根据工程所在地区风电场供电能力和热负荷需求合理确定. 1.0.5 储热站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满足国家 现行有关规定.

2 2 术语 2.0.1 储热站 heat storage station 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并具有存储热能和对外提供满足热用户热能参数要求的综合体. 2.0.2 储热设备 heat storage equipment 是指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并能够存储热能的设备总称,包括电加热和储热体等. 2.0.3 弃风电力 abandoned wind power 就风能资源条件来讲,具备风电机组发电的风速条件,但由于受电网接纳能力的限制 而无法发出的上网电力. 2.0.4 弃风电量 abandoned wind powerquantity 对应弃风电力时段所能发出的电量. 2.0.5 用电时段 electricity use period 根据区域电网内用电负荷的特点将一日 (24h) 内的用电时间划分为峰段、 平段和谷段 三个时段,峰段所对应的用电负荷最大,谷段所对应的用电负荷最小. 2.0.6 储热体 heat storage body 是指用于储存热能 (显热) 的物体, 可以是固体, 也可以是液体 (常压水、 压力水等) . 2.0.7 最高储热温度 maximum heat storage temperature 是指用于储热的储热体设计所达到的最高温度值. 2.0.8 最低放热温度 minimum heat storage temperature 是指储热体实现对外放热时,储热体的设计最低放热温度值. 2.0.9 储热能力 heat storage capacity 是指储热设备的储热体从最低放热温度加热至最高储热温度后,所能储存的热量. 2.0.10 放热能力 heat transfer capacity 是指储热设备的储热体从最高储热温度放热至最低放热温度后,所能释放的热能. 2.0.11 储热效率 heat storage efficiency 是指在一个储热周期 (一般为一天) 内, 储热设备的最大放热能力与储热能力的比值. 2.0.12 放热系统循环泵 heat release system circulating pump 用于将电锅炉所产生的热能连续不断向外输送的循环泵. 2.0.13 放热换热器 heat release exchanger 用于电锅炉本体内循环工质与储热工质之间换热的换热器. 2.0.14 储取热系统循环泵 heat storage and absorption system circulating pump

3 用于电锅炉正常运行时储存工质热能和将电锅炉运行时产生的热能以及电锅炉停运 时从储热罐内取出工质热能的循环泵. 2.0.15 取热换热器 heat absorption exchanger 用于储热工质与对外供热热网之间换热的换热器. 2.0.16 循环取热风机 heat absorptioncirculating fan 固体储热电锅炉中,用于提供炉内空气强制对流方式不断从固体储热体提取热能的动 力设备. 2.0.17 风水换热器 air water heat exchanger 固体储热电锅炉中,用于炉内热空气与对外供热热网循环水之间换热的热交换器.

4 3 总体规划 3.1 风能资源要求 3.1.1 储热站应建设在风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 3.1.2 区域风能资源分布规律相对于电网用电负荷呈现反调峰特性,并且与区域用热负 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3.1.3 所在区域已建成的或拟建风电场在电网用电负荷低谷时段将出现富余电量,并且 对应平均风速最小年份在供热期内该时段累计的富余电量能够满足储热站用电量的需 要. 3.2 供电要求 3.2.1 储热站所在城区附近现有或新建变电站的容量满足储热站用电负荷的需求, 并得到 当地供电公司的同意. 3.2.2 由城区变电站至储热站的供电线路为专用线路. 3.2.3 在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由风电场升压站向储热站直接供电. 3.3 供热要求 3.3.1 储热站作为城区对外供热热源宜与城区内的其他燃煤供热热源并联使用, 可作为燃 煤供热热源的辅助热源,也以作为区域性独立的供热热源;

3.3.2 储热站的设计热负荷应在城镇地区供热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经过调查核实后确定, 企 业自备储热站的设计热负荷应按照企业发展规划要求的供热负荷确定;

3.3.3 储热站设计热负荷的类型、数量、供热参数等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小型火力发电 厂设计规范》GB50049 和《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 执行.

5 4 站址选择 4.0.1 储热站的站址选择,应根据城区供热规划、供电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镇总体规 划、合理供电和供热半径、以及区域风能资源季节特性和弃风电力情况,并结合站址的自 然环境条件、建设条件和社会条件等因素,经技术经济综合评价后确定. 4.0.2 站址位置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选择在配套风电场附近的城区,应有保证储热站储热时段连续运行的弃风电量;

2 应满足适宜的地形坡度,宜避开自然地形复杂、自然坡度较大的地段;

3 选择在地质条件好,宜采用天然地基的地段;

4 应充分考虑节约集约用地,应按规划容量确定用地范围,按近期建设规模征用;

5 应避让重点保护的文化遗址和风景区,并应避开拆迁大量建筑物的地区;

4.0.3 储热站为所在区域独立热源时,尽可能靠近热负荷中心;

当储热站与其他热源并联 运行时,储热站应靠近其他热源厂或其对外供热的管网. 4.0.4 采用固体储热时,储热站可以与建筑物统筹协调考虑,受建设用地条件限制时可以 设在建筑物的地下室内. 4.0.5 采用高温水储热时,如储热站必须设在居民区内,则应通过安全评估后确定. 4.0.6 站址附近应有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可靠水源,水源宜采用城市自来水;

当采用地下水 为水源时,应取得当地水资源主管部门的批准;

当储热站与城区其他热源并网运行且距离 较近时,其水源宜从附近热源厂引接. 4.0.7 储热站应有可靠的防洪措施或与地区(工业企业)的防洪标准相一致,并应高于内 涝水位. 4.0.8 站址周边应有满足储热站运行及施工的可靠站用外接电源. 4.0.9 站址选择时宜充分利用就近城镇的公共设施,为生产和职工生活提供方便. 4.0.10 储热站站址选择应考虑储热站达到规划容量时接入城镇热力管网的出线走廊.

6 5 工程设计 5.1 一般规定 5.1.1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1 基本规定 储热站环境保护设计和水土保持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 政策、标准和规定;

必须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要求.应对产生的生 态影响和各种污染物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满足项目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相关要求;

各类污 染物排放满足达标排放要求,环境影响可接受.

2 水污染物防治 储热站应贯彻节约用水的原则,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和重复利用率;

储热站应根据生 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水质、 水量及环境质量要求, 对废水的回收、 利用及排放进行合理优化. 外排废水水质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和地方有关污水排放 的要求.

3 噪声防治 储热站的总平面应进行合理优化,以减少储热站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噪声设计应从声 源上进行控制,选择符合国家噪声控制标准的设备,必要时采取有效的噪声控制措施;

储 热站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 及《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 的有关规定.

4 生态恢复措施 储热站的建设,应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对扰动的土地和破坏的植被进行生态恢复.

5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50433 的有关规 定,水土流失防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 的有 关规定. 5.1.2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1 劳动安全 1) 储热站设计中应执行劳动安全的法律、 法规、 国家标准, 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储热站的生产车间、附属车间及地下建筑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GB50016 的有关规定;

7 3) 储热站的安全疏散设施应有充足的照明和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

4) 电气设备的布置应满足带电设备的安全防护距离要求,并应采取隔离防护和防止 误操作的措施;

应采取防止雷击和安全接地等措施.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 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和《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范》DL/T5352;

5) 预防机械伤害和坠落应采取设置防护罩、安全距离、防护栏杆、防护盖板、警告 报警设施等措施.预防机械伤害和坠落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 总则》GB5083 和《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GB/T8196 等的有关规定;

6) 预防站内车辆伤害事故应采取限速、限制通行、设置警示牌等措施.

2 职业卫生 1) 储热站设计中应执行国家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并对危险因素进 行分析,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储热站中噪声较大的设备,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对较大的噪声源采取隔声措 施,防治噪声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 等的有关规 定;

3) 预防振动应首先从振动源上进行控制,并应采取隔振、减振等措施.预防振动设 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50040 等的有关规定;

4) 储热站防低温、防高温、防潮的设计应按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措施;

5) 产生工频电磁场的电气设备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5.1.3 供暖通风 储热站的供暖通风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储热站内电锅炉间、水泵间和配电装置室等生产厂房的供暖通风设计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 的有关规定.

2 储热站内办公类及生活类房间的供暖通风设计宜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 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 的有关规定执行,并应符合当地建设标准.

3 储热站内各类房间供暖的室内计算温度宜符合表 5.1.3-1 的规定.

8 表5.1.3-1 储热站室内供暖设计计算温度 房间名称室内计算温度(℃) 储热电锅炉间

5 水泵间

5 配电装置室

5 控制室 18~20 办公、生活房间 18~20

4 储热站控制室内环境参数不能满足工艺对空气环境温度、湿度及清洁度的要求时, 应设置空气调节装置.

5 设置在其他建筑物地下或半地下的储热站,应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的通风方 式.通风系统的进风口宜设置在室外空气较洁净的地点. 5.1.4 消防

1 消防设计应贯彻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的方针,防治和减少火灾危害,保障人身和 财产安全.

2 消防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的有关规定.

3 灭火器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 的有关 规定.

4 储热站建(构)筑物应按表 5.1.4-2 确定的火灾危险类别及危险等级配置灭火器. 表5.1.4-2 建筑物火灾危险类别及危险等级 建筑物名称 火灾危险类别 危险等级 控制室 A、E 严重 配电装置室 A、E 中 储热电锅炉间 A、E 中 水泵间 A 轻 办公、生活房间 A 轻5非独立储热站和单台电锅炉额定热功率大于等于 7MW 或总额定热功率大于等于 28MW 的独立储热站,宜设置火灾探测器和自动报警装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 的有关规定.

6 消防控制室应与储热站控制室合并设置,无人值班的储热站应将火警信号远传至 相关的上级集中报警控制器.

9 7 设置在其他建筑物地下或半地下的储热站,当总建筑面积大于 200m2 或一个房间 建筑面积大于 50m2,应设置排烟设施. 5.1.5 保温和防腐

1 储热站设备及管道的保温和防腐材料应选用国家推荐使用的节能环保材料,管道 的保温材料应选用工厂化成型的保温管壳,对于直埋供热热水管道应选用工厂化成型的预 制保温管道.

2 储热站设备及管道的保温和防腐设计应符合现行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保温 油漆设计规程》DL/T5072 及《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 的有关规定. 5.2 站区规划 5.2.1 站区规划

1 储热站的总体规划应与当地的城镇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宜充分利用 附近的交通、给排水及防排洪等公用设施.

2 储热站的布置应根据生产、生活、施工和扩建需要,结合站址自然条件,对生产生 活区、进站道路、进出管线走廊、供热设施、水源、给排水设施、排防洪设施等按最终规 模规划,立足本期,远近结合,统筹规划.

3 储热站总体规划应贯彻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 通过优化, 严格控制全站用地面积;

储热站用地范围应根据规划容量和本期建设规模及施工需要确定,宜分期征用.

4 防洪、抗震设防地区的储热站,应根据地形地质等因素,将主要的建构筑物布置在 相对有利地段.

5 储热站的总体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工艺流程合理. 2) 交通运输方便. 3) 处理好站内与站外、生产与生活、生产与施工之间........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