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苹果的酸 | 2012-12-17 |
第三部分分析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演进;
第四部分阐述国家审 计边界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第五部分提出国家治理环境下国家审计边界的重新定位;
第六部分得出研 究结论.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 国家审计边界是国家审计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的研究文献主要关注注册会计 师独立审计边界的分析.在国外, Michaelk,Lorikopp,Kathy 等研究了审计职业怀疑边界[
2 4].Law rence 研究了跨越文化边界的财务报告和审计的协调[ 5].Gendron 和Laura 研究了安达信会计师事务 所崩溃之后, 财务审计环境可控边界的建设问题[ 6].在中国, 刘明辉和毕华书研究了审计职业怀疑的 合理边界[ 7].这些研究为我们分析审计边界界定提供了方法论方面的有益借鉴.王中信和吴开钱专 门对国家审计边界进行了研究, 认为国家审计边界可定义为理性的国家审计人员在成本效益原则的 指导下, 在现有法律制度的框架下, 为使得审计绩效最大化所需和所能触及的被审计单位涉及的利益 人外围界限[ 8].该研究针对国家审计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主要是国家财政资金使用链条长和相应的 延伸检查随意性问题, 提出了界定延伸检查边界的理论分析模型.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 还没有学 者从公共产品供给主体演进的视角来研究国家审计边界.我们认为, 政府在履行其国家治理职能时, 主要的和基本的途径是通过提供公共产品实现的, 因此有必要深化这方面的研究, 为国家审计理论的 发展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演进
(一)西方国家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演进 公共产品供给是指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选择以何种方式筹集资金并加以使用, 以向社会成员提 供公共产品[ 9].亚当・斯密在《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指出, 有一类产品 很可能会为广 大社会带来最大限度的利益, 但此类产品的性质却决定了公共产出的利润永远无法回报个人或某个 由少数人组成的群体为此所投入的开支, 因此任何个人或由少数人组成的群体都无法创建此类产 品 [ 10].可见亚当・斯密认识到市场无法提供公共产品, 政府必须承担此项职责.由于公共产品具 有非竞争性和消费非排他性的特点, 公众容易产生 搭便车 的心理, 如果公共产品完全由市场来提 供, 则可能导致 囚徒困境 和无人提供公共产品的局面, 由此决定了此类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 产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但是政府作为供给主体, 由于缺乏竞争机制, 会使其失去降低公共产品生产 成本的压力和动力, 导致供需失衡、 效率低下、 效用递减等问题.同时政府官员会产生扩张公共产品 供给规模以彰显政绩的冲动, 即会追求公共产品供给规模的最大化, 而不会追求公共产品成本的最小 化[ 11], 这样就会带来财政危机、 信任危机、 社会经济发展动力衰退等问题, 即出现 政府失灵 现象. 当前一些西方国家的债务危机便是例证. 市场配置资源的高效率使人们萌发了将市场作为公共产品供给主体来弥补政府失灵的构想. Coase 对英国 灯塔制度 的分析表明, 公共产品并非必须由政府提供, 市场也会提供[ 12].尤其是随 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曾经公认的许多公共产品的排他性从技术上日益变得可行, 排他的成本也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