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racecats | 2012-12-21 |
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即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来自其对人类生活的反映. 那么,文学经典的审美价值与伦理价值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呢? 让我们通过文学经典的产生过程来看.作家在创作一部第一价值是审 美价值的文学作品时,必定先要形成对生活的距离感.鲁迅说, 长歌当 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 处于这种有距离感的审美创作心态中时,作 家会比在深深嵌入现实生活中时更全面、更客观地理解和把握生活,更恰 如其分地表达对人物的同情和伦理判断.正是在这种以审美为基础的文学 创作中,包法利夫人和安娜才脱离了福楼拜和托尔斯泰的预先设计,按照 生活的逻辑走向了死亡;
恩格斯才认为巴尔扎克 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 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 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
列 宁才把托尔斯泰看作是 俄国革命的镜子 .所以,基于审美活动创造的 文学作品往往能更全面、更客观、更公正地反映和评价现实生活;
具有高 度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往往才能获得不同寻常的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 在一部真善美统一的文学经典中,美的价值是先于真和善而存在的. 相反,假如一部文学作品的第一价值是伦理价值,那么作家在创作作 品时,也一定首先怀有深刻、强烈、鲜明的道德理念,否则,作家的动机 和作品的效果就会出现矛盾和差异.而当作家没有保持对生活的距离感, 不是怀着对生活的那种自由的、审美的、超脱的、游戏的心态,而是带着 强烈的道德评判动机进行创作的时候,这部作品的审美性、超越性、娱乐 性多半就会大打折扣.一旦其审美性、娱乐性、超越性弱化到一定程度, 它其实就不再是文学作品,而成了文学化的道德作品.这样的作品也许一 时会产生很轰动的道德批判效应,但时过境迁,往往就销声匿迹,很难成 为经典作品,长久的伦理价值也就无从谈起.同时,从文学史的角度看, 怀着强烈的道德动机写出了千古流传的文学经典的作家似乎是很少见的. 倒是很多经典作家对自己作品中人物的道德评价都怀有很深的矛盾心理. 从狄德罗的 《拉莫的侄儿》 ,到莫泊桑的 《羊脂球》 、司汤达的 《红与 黑》 ,莫不如此. 所以,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审美价值一定先于也重要于伦理价值,从 伦理需要和伦理原则出发无法解释文学作品特别是文学经典产生的动因, 也无法解释文学经典何以会穿越时代和国度,让亿万伦理观念迥异的人们 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文学经典的核心价值与文学作品的核心价值,难道二者不可等同吗? 当然是不能等同的.所谓核心价值,是指客体基于其自身主要属性而 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特定需要的那部分功能和作用.当我们说某事物的核 心价值的时候,既是在表达主体某种独有的需要及客体独有的属性,又是 在把该事物与它的同类事物区别开来.当我们说文学的核心价值时,既是 在表达文学与人类需要的核心关系,又是在表达文学与生产工具、宗教仪 式、科学定理、道德规范、生活习俗等非文学的人类创造物之间的区别. 而说文学经典的核心价值时,则是在表达文学经典与人类需要的核心关 系,以及文学经典与非经典的文学作品之间的区别.文学经典与非经典的 文学作品都具有审美价值,都可以满足人类的审美需要,因而,把文学经 典的核心价值表达为审美价值,既没有揭示文学作品何以成为经典的根本 原因,也无以把文学经典与非经典的文学作品区别开来. 让我们从文学经典的内涵和特征说起.文学经典的另一个常用名是文 学名著.美国教育家、哲学家 M.J.阿德勒这样阐述文学名著: 为普通人 而写,论述的是人类共同感兴趣的题材和人生有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