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哎呦为公主坟 | 2012-12-22 |
本报记者 章晓玮 魏继卿 日前,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 导, 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 中国教 育报、 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主办的
2008 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评选活动初 评工作已经结束.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 国防定向班辅导员袁丽萍入围百人候选 人名单. 袁丽萍是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新法 七国防班辅导员,她自上岗以来以高度 的热情和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中.不但如 此,袁丽萍还向总政选培办驻我校办公 室提出了自己研究生阶段转为国防生毕 业后从事国防事业的申请, 并获得批准, 成为我校首位在研究生阶段投身国防事 业的女生, 为她的学生们做出了榜样. 硬骨头精神激励我成长 步兵一团四连连长 覃文强 在我校毕业国防生覃文强所在的 硬骨头六连 庆祝命名
45 周年活动中, 覃文强作为原六连的优秀排长的代表参加了事迹报告 团.以下为他在事迹报告中的讲稿. 首长和同志们: 我曾是 硬骨头六连 一名排长, 虽然时间仅半年, 走出六连也已 经有
2 年多 了, 但不管身处什么岗位、 担 任什么职务,我始终把自己 当做六连的人;
不管遇到什 么样的困难和挫折,始终用 硬骨头精神激励自己、鞭策 自己.五年来, 先后荣立二等 功、 三等功各一次,
08 年分别 被总部表彰为第九届 全军 十大学习成才标兵 、 全军 爱军精武标兵 . 人生如爬山,战胜自我 如同攀登高峰.如果遇到一 点困难就打 退堂鼓 , 就磨 砺不出坚硬的翅膀 我初识 硬骨头六连 , 是04 年10 月在南昌陆军学 院集训的时候.一次, 学院组 织我们国防生观看 《永远的 硬骨头》 纪实片, 片中用 硬 骨头六连
40 年的发展历程 诠释了硬骨头精神的精髓. 人人过硬, 处处过硬, 全面过 硬……这便是我对 硬骨头 六连 的第一印象.那是我 就想, 当兵就要当 硬骨头战 士 , 当干部就要把连队带成 硬六连式 的连队.也许是 和六连有缘, 集训结束后, 我 真的被分到了六连.想到即 将成为六连的干部,我兴奋 不已. 六连果然与众不同, 我 在报到第二天就深有体会. 那天是战备日,连队紧急集 合,当我用最快的速度装好 背囊, 手忙脚乱地跑下楼时, 全连近百人早已经 集合完 毕, 整装待发.那时, 我感觉 近百双眼睛都在火辣辣的注 视着我,那些目光就像一根 根钢针深深地扎进 我的胸 口.那种在战士面前自愧不 如的感觉, 让我脸红不已, 至 今难忘.当时, 我的心里一下 凉了半截,感到六连标准太 高, 自己差距太大, 第一次对 自己在六连到底能不能适应 产生了疑虑.队伍解散后, 我 走进排房刚放下背囊,战士 们就纷纷围上来提醒我: 排长, 在六连, 不管学士硕士还 是博士,都要先当好战士. 他们给我开出一系列当好战 士的 硬杠杠 : 五公里要在
19 分钟以内,障碍要跑进
3 分钟,打靶要打
45 环以上 ……战士每甩出一条 杠杠 ,都像在我心里扔下一块石 头, 让我心头越来越沉重, 原 本就忧虑的我更加 忐忑 不安:没想到六连的战士对干 部如此 挑剔 , 而我的大部 分军事课目才刚及格,差距 太大了.一时间, 我满脑子都 是差距, 总想藏起来, 躲避战 士的 挑剔 , 甚至萌发了换 个连队、 换个环境的想法. (下转第
3 版)
3 月27 日,应总装备部军械工程学 院邀请, 我校史宗恺副书记与研究生部、 学生部、军工部和部分院系负责人一行 赴石家庄走访了该院,并与军械学院院 长米东少将、政委李庆安少将进行了会 谈.28 日上午, 该院举行隆重签字仪式, 史宗恺代表清华大学与对方签订了《清 华大学、军械工程学院人才培养合作协 议书》 .之后, 清华一行人员参观了该院 实验室和装备,并与近年毕业在该校工 作的我校校友座谈.在石期间, 史宗恺和 研究生部部长武晓峰等还看望了在当地 挂职的我校干部. 军械工程学院是全国重点高校, 是军 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