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于世美 | 2012-12-27 |
2 2 秋日, 汽车行驶在辽宁省丹东 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的山间公路上, 天蓝水清山绿, 大田里苞米、 稻谷、 苹果等作物, 在明晃晃的阳光下闪 现着或绿或黄或红的丰收景象.
一进入大山深处的灌水镇东 岔村金叶烟草专业合作社, 阵阵浓 郁的烤烟香气钻入鼻孔.又是一 年烘烤季, 村民们正忙着编烟, 黎明采摘的新鲜烟叶还挂着露水.前期进入烤房的烟叶经过温度与 时间的打磨, 已经从最初的绿色变 成金黄色. 尽管有说有笑, 但村民们手里 的活儿却没有受到影响, 动作麻利 熟练.这些俨然一副 老把式 的烟 农, 很难与该村发展烟叶种植产业 的时间相联系――2017 年才开始 种烟. 东岔村, 由于产业结构单
一、 基 础设施差, 曾经是当地有名的贫困 村.在辽宁省烟草专卖局 (公司) 的 支持下, 丹东市烟草专卖局 (公司) 积极响应地方党委政府号召, 经过 深入调研, 调整
400 亩烟叶种植指 标到东岔村, 以实际行动助推该村 脱贫攻坚. 尽管面积不算大, 这400 亩烟 叶却如同一针 强心剂 , 实实在在 唤起了东岔村群众的精气神. 去年卖烟收入
90 多万元, 刨 去各项开支, 盈利
20 多万元. 合作 社理事长于明高兴地告诉记者, 为 了将种植计划用好, 他们采取了 烟 农合作社+贫困户 的经营模式, 即 合作社作为承包主体只吸纳建档立 卡贫困户作为股东并优先提供打工 机会, 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帮助贫困 户通过发展烟叶产业, 增强自身造 血能力. 今年
47 岁的阎春林全家
5 口人, 他因为患强直性脊柱炎无法从 事体力劳动, 与妻子靠传统的家庭 养殖业赡养老人、 供孩子读书.村 里成立烟草种植专业合作社后, 让 他们家入了股, 还安排阎春林的父 亲和妻子到合作社工作.阎春林的 妻子去年光打工就为全家增收近 1.5 万元, 老父亲看护生产设施平均 每个月也有
600 块钱的收入. 没想到这片烟叶给俺们家带来这么大的变化, 日子有盼头了. 脱贫 后, 阎春林和家人的干劲更足了.
2017 年, 合作社面向贫困户共提供就业岗位
80 多个, 人均增收
7000 余元;
年底, 贫困户人均分红
300 元;
全村共有
113 户292 人摘帽脱贫, 实 现了当年种烟当年见效的目标. 村里能有这么喜人的变化, 烟草公司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提起烟草 公司的干部职工, 东岔村党支部书记于长杰啧啧称赞, 以前没和烟草人 打过交道, 种烟后才发现他们的作风杠杠的. 由于村民们没有种烟经验, 包村烟技员荣树丰就手把手指导相关技 术, 没见过培土用的耙子、 编烟用的签子等工具就现场打造, 到了移栽、 采摘、 烘烤等关键环节干脆就住在合作社. 于长杰还给记者讲述了一件让他十分感动的事――
2017 年7月, 正是烟叶打顶时节.这个时候的丹东, 早晨
4 点左右太 阳就出来了.一天, 日出之前, 于长杰带人来到田边, 借助微弱的晨光远 远看到一个身影在烟田里晃动.走到跟前, 才发现那个身影正是荣树丰, 此时他的腋下夹满了优化掉的烟叶, 露水早已将他全身打湿, 分不清是汗 水还是露水一滴滴从脸庞滑落到衣服上. 在烟草人吃苦精神的感染下, 东岔村不少贫困户从对烟叶生产一无 所知的 门外汉 渐渐成长为熟练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