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施信荣 | 2013-02-21 |
1759 年从德文翻 译了《中国悲剧(孤儿)的独白》.1788 年,涅恰耶夫从法文翻译了法国思 想家伏尔泰依据元杂剧《赵氏孤儿》故事创作的剧本《中国孤儿》.俄国在 十八世纪共出版有关中国的书籍和论文一百二十种,但其中主要的是神学著 作和有关中国的情报资料,文学作品极少.即便在十九世纪,译成俄文的中 国文学作品数量也不多.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十九世纪,俄国发表的中国文 学翻译作品和译介文章或论著仅五十种,多从法、德文转译.中国文学作品 在俄国流传的范围很有限. 从中国方面看,中国对俄国文学的译介开始于本世纪初,晚于俄国对中 国文学的译介.同文馆培养的一批批毕业生中不乏精通俄语的外交官和口笔 译人才,但极少有人在翻译介绍文学方面留下实绩.据说只有一位同文馆的 毕业生张叔严,1905 年以前在彼得堡大学时,拜访过托尔斯泰,并用五言古 体翻译这位文学泰斗的诗作.有资料证明,最早的汉译俄国文学作品是克雷 洛夫的三篇寓言:《狗友篇》、《\篇》和《狐鼠篇》,是从英文本转译的, 发表于 1899―1900 年. 从1911 年到
1919 年的俄国文学译作主要是以英语为 媒介转译的,翻译的规模很小. 二百多年前的中俄文字之交,拉开了俄苏文学与中国文学相互交流与影 响的序幕.二百多年了,这种交流与影响的趋势日渐浩大.二百多年了,这 种交流与影响的趋势日渐浩大,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独具风格的一大景 观.在风从八方来的今天,我们熟悉俄苏文学仍然超过其他一切民族的文学. 普希金,后人圆了你的中国梦 普希金难圆中国梦 普希金(1799―1837)有个中国梦. 从童年时代起,未来的诗人就知道遥远的东方有个中国;
青年时代的他 格外喜爱皇村夏宫里的中国式戏院、小桥和楼阁亭台.普希金关注着中国, 并抓住每一次机会结识到过中国的俄国人,阅读有关中国的书籍:南俄流放 期间与到过中国的外交官维格尔相识;
同汉学家毕丘林神父建立起友谊;
普 希金之家 的普希金私人藏书室收有《西藏现状概述》、《三字经》、《中 华帝国概述》、《赵氏孤儿》等中国书籍和有关中国的著作. 普希金对中国的极大兴趣甚至反映在他的作品里, 《叶甫盖尼・奥涅金》 第2369 号手稿中有关于孔子的诗句. 间接的接触已不能满足这位文学巨星对 中国的向往,他曾用法文上书宪兵总督班肯尔多夫,请求访问中国,并且准 备跟一个代表团出访,但遭拒绝. 普希金只活到三十八岁.在他短暂的人生中,中国之行始终是个遥远而 迷人的梦之旅.
1837 年,普希金离开人世,而就在这一年喀山大学东方系设立汉语教研 室,这是俄国汉学史上的大事,也是中俄文学开始交流的俄方基地.这不知 是历史有意的安排,还是无意的巧合. 看来,普希金注定要与中国结缘. 普希金,为你圆梦九十年 不知普希金生前会不会想到,他的作品圆了他的中国梦. 根据普希金专家戈宝权多年的研究,我国在
1900 年出版的 《俄国政俗通 考》一书,提到了普希金、克雷洛夫、托尔斯泰等俄国作家的名字.到了
1903 年,普希金小说《俄国情史》(即《上尉的女儿》)的中译本在上海出版. 这是第一本被完整地介绍到中国来的俄国文学作品.小说以贵族军官格里涅 夫老年时的自述回忆形式写成.青年格里涅夫在普加乔夫起义高潮时,奉命 到边防要塞就职,中途为暴风雪所困,偶遇普加乔夫.普加乔夫三次救格里 涅夫于危难之际,为答谢救助之恩,他送给普加乔夫一件兔皮袄.到任后, 格里涅夫与要塞司令长官米朗诺夫的女儿玛丽娅相爱.不久,普加乔夫率领 农民起义军攻占要塞,杀死了米朗诺夫夫妇,格里涅夫被俘.普加乔夫念及 旧情,不仅释放了格里涅夫,而且成全了他与玛丽娅的爱情.普加乔夫起义 失败后,沙皇政府以通敌的罪名逮捕了格里涅夫,将他放逐西伯利亚.玛丽 娅为此只身前往彼得堡谒见叶卡捷琳娜女皇,讲明实情,格里涅夫得以赦免. 原作有十多万字,译作仅存三万字,相当于原作的三分之一.除保留故事的 基本情节外,译作对人名、地名、人物关系和故事的发展等,都作了较大改 动,特别是叙述人称的转换.原作是以第一人称的自述口吻写成,译作改由 第三人称重述.因为当时的中国读者还不能马上接受第一人称叙述这一新的 手法.经过大改后的译作,更象当时我国流行的章回体才子佳人式的言情小 说,丧失了原有的风格和完整性. 晚清和民国初年,继《俄国情史》之后,报刊发表的普希金译作还有 《俄 帝彼得》、《神枪手》、《棺材匠》,均为短篇小说. 五四 是俄国文学翻译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五四 以后的俄国文学 翻译出现了一个直接从俄文翻译的译者群.同其他俄苏文学作品一样,普希 金的一批作品被直接从俄文译成中文.沈颖,中国第一代直接从俄文翻译文 学作品的译者之一,于1919 年发表了普希金的《别尔金小说集》中的四篇. 三十年代中期,随着第二代俄语译者队伍的壮大,普希金,这位诗人兼小说 家的作品翻译,打破了只译小说的局面.成绩突出的是孟十还.除1937 年翻 译的九篇普希金小说以《普式庚短篇小说集》为名成集出版外,孟十还还译 有普希金的 《高加索的俘虏》 等十四首诗, 收入 《普式庚逝世百周年纪念集》 . 同时期,俄国文学翻译家耿济之翻译了普希金的诗剧《石客》. 普希金恐怕不会想到,在他决斗身亡后的一百年,中国文学界给予他极 高的礼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