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枪械砖家 | 2013-02-22 |
俞平伯说: 反复吟诵,则真意自见. 这是俞先生多年来的经验谈. 在反复吟诵中,需要 体察入微 ,设身处地地为诗人想一想:他在什 么情况(社会情况、个人生活情况)下写的这首诗,他为什么写这首诗, 通过诗他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等. 陶渊明五十三岁那年秋天,写了二十首《饮酒》诗.传诵人口的是 第五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巳忘言. 这首诗的第六句 悠然见南山 ,有一些版本也作 悠然望南山 . 那么应是 见 还是 望 呢?跟陶渊明时代距离较近的白居易有效 渊 明体 的诗,其中有两句: 时倾一樽酒,坐望东南山. 沿袭了当时 坊间版本.近年出版的《陶渊明集》,也作 望南山 .宋代的苏轼认 为: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 而景与意会,故可喜也.今皆作'
望南山'
……便觉一篇神气索然也. (《东坡志林》)苏轼的意见是对的.不是因为这个字( 见 )是 诗眼 ,会影响一句诗或一首诗的艺术效果;
而由于 悠然见南山 显示 出的境界是:偶然抬头,无意中见到, 不期而遇 , 邂逅相逢 , 因此,诗人无限高兴,才写出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这样 神与 物游 的诗句.所谓 境与意会 的 境 ,此刻是, 无车马喧 的 安闲环境;
此刻的 意 (人的主观感受)是 鸟倦飞而知还 (《归 去来辞》).诗人厌倦扰攘的官场,宁愿过田园生活.无意而 见 山 与此刻的 境 ,完美和谐;
有意而 望 山,与此刻的 境 ,格格 不入,破坏了静谧的诗意.清代王士祯说: 心不滞物,在人境不虞其 寂,逢车马不觉其喧.篱有菊则采之,采过则已,吾心无菊.忽悠然而 见南山,日夕而见山气之佳,以悦鸟性,与之往还.山花人鸟,偶然相 对,一片化机,天真自具,既无名象,不落言铨,其谁辨之. (《古 学千金谱》)改 见 为 望 ,就表现不出 心不滞物 的陶渊明此 刻那种无心、无邪的 忘言 感情,而无异于以望山玩水为风雅的人了. 这种时刻不忘表露自己 雅兴 的人,不会和 飞鸟相与还 ;
身处田 亩,也不会感觉 此中有真意 .正是一个 见 字,塑造出了恩格斯 说的 这一个 陶渊明.所以,不反复吟诵,体察入微,是难觅得诗中 之真意的. 诗词中的真意,有的本不难弄清,却被人深文周纳,给搞胡涂了. 张惠言编的《词选》是一本有影响的书.在温庭筠一首[菩萨蛮]①的后 面,他评论说: 此感士不遇也.篇法仿佛《长门赋》,而用节节逆叙. 此章从梦晓后领起,'
懒起'
二字,含后文情事;
'
照花'
四句,《离骚》初服之意. 说词的主题是讲有才能的人不被重用,那么,词中美 人的活动就都变成了这位 不遇 之 士 的行为了.说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四句如屈原《离骚》的 退将 复修吾初服 ,是政治上不得意,退而加强道德品质的修养.就全词说, 既看不出 士之不遇 ;
就这四句说,也没有修身立德的意思.这首词 不过写一个贵族妇女早晨懒起床,梳洗迟,插花照镜,看见绣衣上鹧鸪 成双,顾影自怜.真意在此,宁有他哉!却被张惠言深文周纳了. 欧阳修[蝶恋花]( 庭院深深 )词,古人以至今人都寻找过它的 微言大义 .张惠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