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过于眷恋 | 2013-02-22 |
x i n mi n . c n2
4 小时读者热线:
9 6
2 5
5 5读者来信: d z l x @ x mw b . c o m. c n A
2 6
2 0
1 7 年3月15日星期三 责任编辑∶史佳林 编辑
邮箱: s h i j l @x mw b . c o m. c n 美国教授问我 王器前不久,我和家人到美国 参加孙子的大学毕业典礼. 学校地处麻省,建校已有 ! 多年,是美国的顶尖大学 之一.孙子在上海读完高中后 考入此校, 主攻经济学. 入读第 二年被教授邀为助教,协助教 授为本班和国际班的同学解惑 释疑. 第三年就独立撰写学术论 文. 他的论文被放大字体后张贴 在校. 他还获得了美国经济学研 究生奖学金.这次毕业, 他被列 入最高荣誉毕业生的名单. 典礼还安排了名人访谈、 家长与教授交流等活动.我们 会见了孙子的导师.这位教授 穿着普通,态度和蔼,表情生 动. 教授你好, 我们来自中国 上海. 我首先向他招呼. 噢! 我早就想去 中国,一直 没有成行. 他面带微笑地说. 很抱歉, 我不擅长英语. 可 是我一句中文也不会说啊! 教 授的直爽引得周围哄笑.教授 说了很多话称赞我孙子,连说 三次他 非常优秀 , 甚至是他 教过的最优秀的学生.他比喻 说: 好像把你孙子独自放到树 林里, 扔给他一堆书, 他 也能自己读懂似的. 讲 到这里,他突然问了我 一句: 你们是怎么教育 他的? 问题提得突然, 我一时难以回答,只是热情地 说了一堆感激的话, 随后告别. 回家以后,那位教授提出 的问题, 一直萦回脑际. 我们对 孙子的家庭教育,确实是用了 一些心的.我们并没有读过教 育学、 心理学, 并没有很明确的 教育计划.我们只是循着一些 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阅读了 一些现代教育知识的书籍, 再 按照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人生经 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施加 了一些影响. 例如, 在他幼儿时 期,有意识地帮他认识外界事 物. 在他懂事以后, 鼓励成了我 们教育他的重要方法.我们真 切地感到他的主动性、自觉性 明显地增长. 孩子再大一些时, 我们经常利用饭后睡前的时间 和他聊天,以开扩他的知识领 域和思想视野.当他偶显才能 时, 也及时因势利导. 《新民晚 报》 上 《神童崛起》 一文, 就是他 五年级时在看了丁俊晖夺冠的 电视后, 激情谈论, 我们便不失 时机地建议他写文投稿的. 记得在他即将出国前, 由 于行色匆匆,没有时间和我们 多谈, 又觉得有很多叮嘱, 情急 之下,在一张纸上匆匆地画了 一棵树: 根须深扎, 枝叶茂盛, 果实累累, 题名为 《成长树》 , 在 枝叶旁用小字写上对他 今后不同阶段的期盼和 叮嘱.我们无法知道这 张画对他是否产生了影 响,但从他后来的表现 看, 是符合我们的期盼的. 我们都是普通人家,并不 希冀子孙今后能发财炫富, 飞 黄腾达,只愿他做一个对社会 有益、 受人尊敬的人. 这次他毕 业, 问他想不想求职于咨询、 投 行行业赚大钱. 他说: 钱, 够吃 穿用就行了,不是我追求的目 标. 他 决心在 经济专业上继续深造. 现在, 他 已收到哈佛、普林斯顿、斯坦 福、耶鲁等好几所顶尖大学博 士生的邀请. 在此时刻, 我们仍 不忘对他鼓励. 儿子以 初心不 忘真人杰 勉励他. 我盼他一生 快乐研创济世人 . 当今世界, 社会迅速发展, 科学突飞猛进,人才成为社会 发展的最重要条件.我每看到 现在的孩子,他们个个敢说敢 笑, 很有个性, 懂的很多, 身体 结实, 心中总会无比喜爱. 未来 的学尖学霸、 人才精英, 都将从 他们中涌现. 作为我们家长, 付 出精力, 用对方法, 配合学校社 会, 把孩子培养得优秀, 这既是 施大爱于子女,又是为社会作 出有价值的贡献, 值得用心! 老了仍能在家更好 苏左老了, 仍能在家. 这是所 有老人都想的寻常生活.可是, 现在, 这样的愿望实行起 来似乎有点难了. 因为, 子女也老了, 照顾 更年迈的父母, 越来越难. 病弱的父 母没了自理能力,子女怎么放心让 他们再住在家里?吃饭、 如厕、 洗澡 都是个问题, 甚至, 拿个热水瓶、 拉 个电灯开关都勉为其难了. 于是, 子 女们要把父母安排到养老机构去. 他们说, 那里多好, 有人送饭、 有人洗衣,有地方看病,有花园走 动, 可找人聊天, 还可找人下个棋. 可是,很多老人不愿意到这样舒适 的地方. 愿意去的, 大都是考虑子女 们的工作忙, 为了子女安心, 放弃自 己的老窝, 为子女作最后一点贡献. 可是, 他们的内心深处, 哪里舍 得离开自己的家! 这个住了十几年、 几十年的家, 一桌一椅都有故事, 墙 上挂的、 橱面摆的, 都有印迹.这些 故事和印迹中, 有丈夫妻子的身影, 有孩子呼唤的言声,有家里大事小 事的争论,更多的是一大家子之间 的温馨气息, 弥散在家的四周角落. 住在家里, 孩子离开了, 但是, 家的 暖意仍在, 家的模样和气息里, 处处 都能感受到几十年的历史和故事. 在家,就仍然沉浸在自己生命的历 史中, 离了家, 便一切都隔断了. 母亲在晚年, 不愿去养老机构. 母亲说, 养老机构再好, 那是旅馆, 吃住而已, 家却没了.那时, 我们不理解母亲的想法, 只 是把这个固执的拒绝,认为 是奶奶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 草窝 的翻版, 纯粹看成是不 愿离 故土 的传统狭隘. 现在知道, 母亲说的 家 , 不是一个物质的空 壳,而是包括我们五个孩子在内的 每个家人的身影和音容笑貌啊!离 了家, 她便真正地与我们分离了. 有一阵子,社会上倾向把老人 都集中到养老机构去安度晚年, 说 是社会发展了, 这是必然的选择. 后 来发现,这并非与社会发展共生的 唯一路径, 而且, 中国老人群 体大,没有那么多养老机构 来容纳老人.于是,便有了 居家养老 的倡导. 我非常赞同这一意见. 不仅仅是因为养老机构难以容纳几 亿老人, 更重要的是, 这个政策符合 老年人的普遍心理需求,是一个顺 应人性的政策.把对老人的服务问 题解决了,居家养老就会成为一个 可以实现的目标. 现在, 全国各大城 市已经出现了不少社区对老人服务 的典型.上海的社区, 有老 人服务站, 一个电话, 有人 会上门送餐、 帮助洗澡.杭 州出现了全国首个在社区 内医养护一体化的惠老服 务街区,不仅解决老人日常生活所 需, 还有休闲玩乐的各项活动, 又能 让老人在家旁看病, 在家中养护. 老 人们不离开他们过了半辈子的家, 却又能把日子打发得不再寂莫. 老人们平安地、舒心地在家里 过寻常的日子, 子女们也放心了. 这样,我们整个社会也就更像一个和 谐的大家庭了. 那张床傅慧娟小时候住在唐家湾.唐家湾地处上 海老城厢,紧靠白云观,不远就是城隍 庙. 这里是真正的上海老城, 附近的大镜 阁还保留着一段开埠前的城墙,让人依 稀遥想当年的情景. 比起繁华的市中心, 唐家湾差不多是被遗忘的角落: 小马路、 老弄堂、 旧房子.冬天浓黑的清晨, 邻居 赶早班的咳嗽声、稍远弄堂口倒马桶声 清晰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