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无理的喜欢 | 2013-03-05 |
二、研究假设 内部控制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 借鉴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COSO) 在《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中提出的要素以及我国颁布的《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的内容, 我们从内部 环境、 风险评估、 控制活动、 信息沟通和内部监督五个方面提出研究假设.
(一)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主要体现在股权结构、 治理结构、 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政策中, 这些因素是内部控制环 境的组成部分, 影响着会计舞弊发生的可能性. 1. 股权结构 杨向阳和王文平的实证研究表明控股股东的性质为国有股的公司容易发生财务报告舞弊行为, 这是由于控股股东为国有股的上市公司容易出现制度缺陷和各部门职能界定的不清楚, 更容易出现 行政手段干预导致的舞弊行为[ 17].于富生等以我国证券市场 2002―2005 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 ・
8 7 ・ 象, 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公司治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企业财务 风险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18].基于以上分析, 我们对股权结构提出以下假设. H1 : 控股股东为国有股的上市公司和股权集中度高的上市公司发生会计舞弊的可能性大. 2. 治理结构 在治理结构方面, 对会计舞弊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董事会、 监事会和经理层的结构设置.对董 事会规模的研究结论差异比较大, 有研究表明, 董事会规模越大, 公司绩效越差, 财务风险越大, 发生 舞弊的可能性也越大.Lipton 和Lorsch 认为小规模的董事会效率较高, 能够更好地发挥职能, 他们认 为董事会较为合理的规模是8―9 人, 最大不应超过10 人.有研究认为董事会规模应该控制在一个 合理范围内, 人数过多或者过少, 都有可能弱化其作用[ 19].袁春生、 韩洪灵的研究表明董事会规模与 会计舞弊呈直接的负相关关系, 董事会边际监督能力随着董事会规模的扩大先增强而后减弱, 他们提 出应该以专业董事替代非专业董事来改革董事会[ 20].对于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问题, 李平等将 2002―2007 年会计舞弊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 财务报告舞弊显著正相关.他们还发现, 在会计舞弊的上市公司中, 董事会成员在经理层任职的比例 相当高, 尤其在控股股东股权较高的上市公司中这一比例更高[ 21].刘亚莉等认为报告内部控制缺陷 的公司具有显著的公司治理特征, 通过将样本组与对照组进行配比, 在控制了经营复杂性、 盈利能力 和成长性等公司特征后发现, 当年才成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公司报 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更大[ 22].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是以维护公司整体利益, 尤其是保护中小股 东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为目的.对独立董事比例与会计舞弊相关关系的研究结论相对一致, 即独立 董事比例与发生会计舞弊的可能性呈负相关关系[ 2].为治理会计舞弊, 审计委员会应运而生.纵观 国内外研究结果, 前期研究表明设置审计委员会能够有效地遏制会计舞弊的发生, 证实了设立审计委 员会是有效的[ 2324], 然而后期的研究更多的是得出审计委员会无效的结论, 尤其是我国学者们对审计 委员会的设置提出的质疑更多, 认为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无法得到证实, 审计委员会的设置与发生会 计舞弊的概率高低不存在相关关系, 此机构几乎形同虚设[ 25].监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制衡机 制, 在防范会计舞弊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监事会成员持股比例与会计舞弊风险关系的 研究并不多见, 一般认为监事会成员拥有一定的持股比例, 将充分调动他们履行监督职责的积极性, 更有利于降低会计舞弊风险.在人性本善的假设基础上, 经理人对风险应采取的措施取决于其本人 对风险的态度.一般来讲, 年龄较小且任期较短的经理人, 面对风险会积极采取措施以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