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苹果的酸 | 2013-03-13 |
2019 年3月22 日 星期五
13 13 不堪重负 坐享资源红利的同时, 突如其来 的安全生产事故, 日益加重的环境污 染和资源枯竭, 给鼎沸喧嚣的贾汪带 来了沉重的负担 砰! 刚走出罐笼没几步, 一名矿工听到了巨大的 爆炸声, 回头望去, 井筒浓烟滚滚.
此时, 夜班矿 工刚刚升井, 早班矿工正在作业.深井之下, 有他100 多位工友. 那一天是
2001 年7月22 日, 贾汪区岗子村
5 副井的这一声巨响, 带走了
92 条生命. 贾汪富煤,开采历史逾130 年.在这片612 平方公里的地方, 高峰时大小煤矿超过
250 座, 年产煤炭1400 万吨,贡献了贾汪超过80%的财政收入. 那时徐州人要想见世面, 一定得去贾汪.那 里传唱着这样的歌谣: 一条马路宽又长, 贾汪、 夏 桥到韩场;
西集菜市场, 东市洗澡堂, 南场子, 北 场子, 邮电局旁边是银行;
东有矿工大医院, 西有 戏院娱乐场,文化宫、造林场、新工区一片新瓦房;
汽车电灯自来水, 有线电话哇哇响, 贾汪窑, 大变样, 矿工感谢共产党. 坐享资源红利的同时, 突如其来的安全生产 事故, 日益加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 给鼎沸 喧嚣的贾汪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我们村曾经也有矿, 大部分村民下井.20 年前, 我几乎不穿白衬衫, 撑不了半天, 领子就成 黑的了. 白集村党委书记王衍杰说. 朱雪宁对于煤灰的记忆, 是在饭桌上. 运煤 的小火车一来, 饭菜上就落下一层灰. 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 她随爷爷奶奶住在权台矿矿工宿舍, 早上醒来鼻孔都是黑的.要读小学那年, 她离开 贾汪.临行前, 父亲嘱咐她好好读书, 以后不要 再回贾汪生活. 持续逾百年的高强度开采, 造成矿区地表大 面积塌陷. 一下雨, 贾汪的干部就得往塌陷区的村子 跑, 转移危房里的村民. 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 局贾汪分局耕保科科长王晓侠的电脑里, 存着一 些老照片, 你看,这地上的裂缝,像地震过似的.这是汛期, 人出门, 水都齐腰了.还有这些 乌黑的坑塘, 也是采煤塌陷造成的. 位于贾汪境内的徐州工业园内至今还有一 片没有整治的采煤塌陷地, 地面黑乎乎的, 隔不 远就是一个个一两米深的坑.这样的采煤塌陷 地在贾汪有13.23 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28%.地表塌陷致使良田变成荒地和常年积水的 坑塘, 加上煤矸石压占田地, 据不完全统计, 塌陷 地区域人均耕地面积由1951 年的2.98 亩降到2009 年的 0.46 亩.
2001 年的那场特大矿难, 让这里的
250 多座 矿井陆续关停. 到2007 年, 贾汪的煤炭开采量累计已达 3.6 亿吨, 除了一些质劣或者无法满足开采条件的, 能 开采的只剩下
2000 多万吨.2011 年, 贾汪区作为 独立工矿区, 入列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 被动转型 从地下转向地上,产业需要发展, 捡到篮里就是菜, 一些高污染、 高 耗能企业陆续进驻, 留下了发展隐患 鹿守光的矿也被关停, 一年
100 多万元的利 润随着那爆炸声响烟消云散.没了矿的鹿守光, 跟开始关矿的贾汪一样,都需要换个方式来挣钱. 鹿守光先是尝试养奶牛.但他既没有畜牧 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也没有找到靠谱的技术员, 结果上了当: 看上去黑纹白底的花奶牛, 买来 养了一个月却挤不出奶来. 鹿守光只得继续寻找商机.他到镇里转, 去 村里看, 发现三轮车在农村很有市场.只是那时 候的三轮车都是烧柴油的, 他盘算着, 相比燃油 车, 电动车可能更方便、 成本也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