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苹果的酸 2013-03-13

2004 年, 他组了支

12 人的队伍, 在夏桥一个 废旧煤矿的厂房里开始制造电动三轮车, 还注册 了名为 金彭 的公司, 到2009 年销售量近

10 万辆.眼瞅着原有的厂房满足不了生产需求, 鹿守 光把 金彭 搬进了徐州工业园. 徐州工业园的前身是贾汪经济开发区, 就是 在 7・22 特大矿难那年建成的. 矿难逼迫贾汪 开始思考转型发展, 产业从地下转向地上, 开启 了 '

工业兴区、 大项目带动'

的篇章. 时任贾汪区 委书记的曹志在国家发改委的一次培训交流中 如是说. 当时, 贾汪匆匆划了一片

4 平方公里的地方, 路还没来得及修好就开了园. 都是荒地, 还有野鸡飞来飞去, 风一吹, 满 面灰土. 冯思学是第一批到园区管委会工作的

5 位员工之一.刚上班的他领到一块塑料布, 最开 始不解, 直到一次下雨, 领导让大家拿出塑料布 来盖办公桌. 两张办公桌容不下

5 个人办公, 大家就轮流 坐办公室, 没有工位的人出去跑业务.园区招引 来的第一个项目是连云港一家化工企业, 因为老 板是徐州人,靠着 亲情牌 再加上各种优惠政策, 园区算是开了张. 当时招商引资, 贾汪没什么优势, 苏南的企 业大都不愿意到苏北来, 投资

300 万元的就算是 园区的大项目. 冯思学每次去招商, 即便遇到愿 意到徐州投资的, 也都是首选市区的其他工业园 区.那些园区建得比贾汪早, 硬件环境好、 产业 配套齐全. 没法子, 工作人员就天南海北地跑, 拿着企 业名录一家家敲门拜访.园区工作人员李丽娜

2008 年在浙江温州待了一整年, 跟两三个同事组 成一个招商小分队, 自己租房子做饭, 往返贾汪 只能坐大巴, 单程就得

12 个小时以上. 一年下来, 李丽娜所在的小分队只招到一个 项目.派往无锡、 上海等地的小分队, 也陆续无 功而返.

2008 年, 贾汪迎来了转型发展的一次机遇. 这一年, 江苏省委、 省政府下发 《关于加快振兴徐 州老工业基地的意见》 并配套了实施方案, 确定 了徐州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 食品及农副产品 加工业、能源产业、商贸物流旅游业四大主导产业. 次年, 徐州市区的一些企业开始外迁.捡到 篮里就是菜, 贾汪便把力气往这些企业身上使. 就这样, 一些高污染、 高耗能的钢铁、 化工、 焦化 企业陆续进驻徐州工业园, 而 金彭 入园只能算 是意外收获.

2009 年, 贾汪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08.6 亿元, 同比增长 14.5%, 几乎是

2001 年的两倍. 但这次转型是被动的、 不彻底的, 产业发展 也是无序的、 无选择的, 上了一批污染型重工业, 留下了发展隐患. 曹志在国家发改委的那次培 训交流中, 也提到了贾汪早期转型中存在的主要 问题. 转型契机再次不期而至.2011 年,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出炉,贾汪名列其中.次年,江苏省出台《关 于支持徐州市贾汪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意见》 , 从产业发展到财税金融,从土地利用和环境治理到民生和社会发展,实打实的政策举措助力贾汪区转型发展. 唤回绿色 整个潘安湖的综合整治投入了

20 多亿元,不少人担心这个钱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来, 贾汪区顶住压力修 复城市 伤疤 转型发展, 贾汪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就是如 何跳出逾百年煤炭开采导致的环境 洼地 .在 贾汪,

13 万多亩塌陷地, 成为巨大的城市 伤疤 , 是生态宜居地建设必须跨过的坎.其中最难啃 的硬骨头, 就是潘安湖区域. 潘安湖说是湖, 其实是一个有着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