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喜太狼911 | 2013-03-14 |
此外再设置 层层屏风, 风吹不进, 也散不走, 自然暖 和多了.此外, 再在床上铺毛毯, 地上 生地炉, 想来不会太冷. 士大夫们, 往往在卧室设置纸帐. 纸帐, 有点像夏天用的蚊帐.区别是, 夏天的蚊帐只为了防蚊, 孔洞大可透 风, 不致闷热;
纸帐就是用厚纸做的. 床的四面, 都用白纸蒙起来, 上床和下 床的一面的纸帘可以上下卷动. 条件宽裕的人家, 依然是取小空 间, 做出 暖阁 .暖阁很好用, 围隔出 小空间, 挡风, 使得内部热量得以保持. 取暖法之二, 生火取暖. 欧阳修在湖北夷陵当县长时, 新修 了地炉, 冬天不再受 寒冻之苦.于是作诗《新营小斋凿地炉 辄成五言三十七韵》 庆祝. 地炉修建也很简单, 在屋子里挖出 小坑, 四周用砖石垫垒, 在当中生火取 暖, 上面可以烤地瓜、 煮开水. 地炉在北宋比较常见. 《水浒传》 中,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落魄在山神 庙, 便用地炉对抗风雪. 南宋的陆游, 在 《春和初迁坐堂中》 写道: 炭薪南山来, 地炉晨暮红. 取暖的炉, 可以是凿地开地炉, 也 可以是用铁炉、 铜炉.如何科学设置地 炉, 并在小空间里生炭火取暖时, 如何 科学排出毒气, 倒是特别应该讲究的. 周华诚 (摘自 《意林》 ) 2007年, 刘永龙参与创办了中国内 地唯一专注海洋垃圾的公益机构 仁渡 海洋 .仁渡海洋和合作伙伴在中国海 岸线设立了50个监测点, 每年监测6次, 出台一份监测报告, 关注海洋垃圾动态.
1992 年, 刘永龙来到上海复旦大 学求学, 第一次看到大海, 被它的无边 无际震撼了, 这也是他第一次与大海结 缘;
15 年后的
2007 年, 他与大海再次相 遇;
5年后他全职做起了海洋垃圾监测. 如今
40 多岁的刘永龙已经白了头 发, 他说: 做这项工作最难的是筹钱和 '
筹人'
. 求学成立法律援助中心 刘永龙读的是法律专业, 在校求学 期间, 他发起成立了复旦大学学生法律 援助中心.他胸中有着 天下兴亡, 匹 夫有责 的情怀.
2000 年, 刘永龙和一些法律专业 的朋友发起了一个志愿者协会, 做社区 发展的工作.在之后的七八年时间中, 刘永龙一点一点地接触环保.2009 年, 刘永龙介入到社区垃圾分类, 他发 现垃圾问题意义非常大、 非常重要. 实际上, 早在
2007 年, 刘永龙创办 了民间公益组织―― 仁渡海洋 , 之后 的五年时间里, 他和志愿者们一直做海 岸清洁.到了
2012 年, 刘永龙离开原 来的志愿者协会做海洋垃圾治理. 从2012 年开始, 刘永龙开始参与 海洋垃圾议题的国际交流会议, 有两件 事对他触动很大.有一次去参加国际 交流, 被问及中国的公益环保组织在海 洋垃圾这一议题上做的工作. 经过仔细 做功课 , 刘永龙发现中 国内地有据可循的、 最早的一次净滩活 动是
2004 年一位企业老板组织客人和 员工在青岛的栈桥下捡垃圾.他还发 现, 2012年全国做海洋垃圾议题的机构 仅五六家. 还有一次, 他去参加国际交流, 日 本和韩国都展示了垃圾监测的路线图, 而没有中国人站出来解释相关数据. 于是, 刘永龙更坚定做海洋垃圾监测. 沿海布局
50 个监测点 事实上, 早在
2007 年, 刘永龙开始 做海洋垃圾清理时, 就有意收集海洋垃 圾的相关数据.但真正介入到海洋监测, 刘永龙就面临着专业门槛的挑战.于是 他向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学习、 取经. 到了 2014年, 他们开始长期做有规 律的监测, 先在上海尝试, 然后拓展到全 国.此外, 刘永龙的团队也面临着 钱 的问题, 在最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