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lay | 2013-04-15 |
发展了基于等离 激元的光子局域态密度增强的新方法,实现了痕量分子的拉曼检测原理性芯片.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在 Phys. Rev. B,Adv. Mater.,Adv. Funct. Mater.,ACS Nano 等重要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101 篇,其中
8 篇代表性论文被他引超过
600 次,包括 Chem. Rev.,Chem. Soc. Rev.,Prog. Polym. Sci.,Acc. Chem. Res., Adv. Phys.,Nano Today,Nature Commun.,Adv. Mater.等刊物论文的重点评述和 引用, 表明本项目的原创性和鲜明特色,为相关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多次应邀在 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主旨报告和邀请报告. 客观评价: 项目组所取得的创新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正面引用和评价,其中
8 篇代 表性论文被国内外物理、化学、材料等领域内的多种著名期刊 SCI 他引
494 次,单 篇最高 SCI 他引
131 次.
一、 对创新点
1 的客观评价:光子晶体的两位创始人之一,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 士,Sajeev John 教授在论文(Appl. Phys. Lett. 2004)中将我们提出的由金属包裹 介质微球为组元直接获得具有宽带隙的三维光子晶体的设计(代表作 1)作为国际上 可见光区金属型光子晶体的三个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工作之一.西班牙纳米生物研究 所所长 Luis Liz-Marzán 教授主编的《Nanoscale Materials》一书中指出 由于材 料折射率太小,采用反蛋白石结构方法不可能期望获得全带隙 ,继而引用代表作
1 的主要结论,说明我们提出的方案解决了反蛋白石结构制备近红外光区宽带隙光子 晶体所面临的选材限制问题. 美国光学学会会士 Ulf Peschel 教授在综述文章 (Adv. Mater. 2011,代表性引文 1)中引用代表作
1 的重要结论: 理论预测由强散射性能 的纳米球组成的三维金属-介质光子晶体可以打开全向光子带隙 ,并指出我们提出 的金属/介质型光子晶体可以由自组装技术来制备,这也是国际上多个研究组开展后 续相关材料制备研究工作的动机.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学院的 Haiqing Li 教授在综述(Prog. Polym. Sci. 2014,代表性引文 2)中评价项目组关于溶剂辅助法制备聚苯乙烯/金属-核/壳 结构的工作(代表作 2) ,指出为我们的方法可以解决 传统的原位还原反应方法存 在着的金属壳层不规则并且覆盖率低等问题 ,并且 可以获得厚度可调的金属壳 层 .NPG Asia Materials 顾问委员 Seung-Man Yang 教授在多篇论文中均采用了我 们提出的基于静电吸附机制化学镀的方法(代表作 2)选择性地将银纳米颗粒仅仅沉 积在二氧化硅/聚苯乙烯复合体系中的二氧化硅表面,并在论文(Adv. Mater. 2008, 代表性引文 3)中两次引用我们的工作(代表作 2)解释其制备银球冠阵列的机制.
二、对创新点
2 的客观评价:项目所发展的乳液聚合 单步 种子法制备单分散 聚苯乙烯胶体微球的生长技术(代表作 3) ,解决了以往国际上 两步法 难以控制 尺寸单分散性的问题, 已被国内外三十多个研究小组使用,在化学、物理等多个研究 方向有重要应用.中山大学王雪华教授研究组在论文(Nanotechnology 2009)中将 我们发展的微通道内毛细力作用下的微球自组装技术(代表作 4)作为横向自组装胶 体微球获得二维有序阵列结构的一个简单而快捷的方法. 德国大分子化学研究所所长 Ulrich Jonas 教授在关于胶体自组织的综述 (Chem. Rev. 2015,代表性引文 4)中首先将项目提出的一维周期起伏衬底上外延生长二维 正方结构胶体晶体(代表作 5)作为代表性工作来说明自组织的机制,进而引用代表 作5的原图,并对我们获得高度有序正方晶格的方法作了具体阐述.英国物理学会 会士 Hartmut L?wen 教授在关于凝聚态动力学晶体相场模型的综述(Adv. Phys. 2012,代表性引文 5)中引用我们在外延生长二维正方结构胶体晶体方面取得的研究 成果(代表作 5) ,认为我们从实验上验证了单模晶体相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