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黑豆奇酷 | 2013-04-15 |
Koerner, 1997;
Grumet et al. , 1998)指出 ,在这样的冰芯中有 可能保存较季节要求为低的分辨率.其要害是活动层之下的冷冰 ,使当年暖季融水在尾随 的冬季冻结 ,防止了当年沉积物质与下伏前年物质的混合. 冷冰对于形成冰芯上部雪冰互
257 第4期韩建康等: 南极洲乔治王岛柯林斯冰帽冰芯火山喷发记录 层的结构也很有效 ,它是盛夏后短期冷暖天气交相出现的结果 ,有助于判断年层. 图3一组反映冰芯直观火山灰层和光学显微结构的照片.a和b: 柯林斯冰芯中的深褐色火山层 ;
c : (二次电子像 )颗粒表面有破碎的圆形气泡和贝壳状断口;
d: (二次电子像 )颗粒表面有破碎的椭 圆形气泡 Fig. 3. A group of photographs showing the visible ash layers in the ice core and the optical microscopic st ructures. a and b, Dark brown volcanic ash layers in the horizons of Collins Ice Cap cores;
c, Double electronic image showing the tattered granular air bubbles and conchoidal fracture on sur- face of tephra grains;
d, Double electronic image showing th e tattered elliptic air bubbles in the in- terior of tephra grains. 在小冰穹顶 20m* 20m的面积上共钻取
6 支冰芯 ,各冰芯直观特征极为相似 ,其中最 突出的是地层剖面上均显示出包裹深褐色粗颗粒物质的冰层 (图3). 在最长的 80. 2m冰 芯中 ,这种冰层有
9 层 (表 1). 尽管粗粒物质原始状态有分散和聚合之分 ,冰融化后的松散 颗粒尺寸比较接近 ,基本在 0.
11 ~ 0. 5mm范围 ,以0. 27mm最为集中. 突出的棱角表明颗 粒沉积后 ,基本未受到风化和磨蚀作用.偏光显微镜下光性鉴定表明样品的火山灰特性. 主要组分以不透明的金属矿物为主 ,其次为颗粒状黄褐色玻璃. 玻璃体内柱状矿物微晶和 大量小气泡显示出火山喷出物指征性结构.EPM-810Q电子探针分析显示样品的火山灰 喷出物形貌指征 (图3). 全元素定性分析确定样品的矿物组成为 Si, Ti, Fe, Al, M n, Mg, Ca, K, O, Na,其中 Si, Al, Fe, M n含量最高 (戴枫年等 , 1993). 实质上它们都是由原始沉 积形成的层位.
258 极地研究 第11 卷表180. 2m冰芯中的火山灰沉积层位 Table 1. Volcanic ash layers in the 80. 2m ice core. 编号 深度 ( m) 厚度 ( cm) 直观特征 年代 ( a) B. P. A. D. 喷发 (轮)历史记录 (w ithin±
5 a) 参考文献
1 21.
29 1 深褐色分散颗粒
36 1955 Ⅱ
1956 ( 1)
2 40.
39 0.
5 黑深褐色均匀分布颗粒
86 1907 Ⅲ (超7a)
1905 * (? ) 1909(? ) ,
1912 ( 1)
3 44.
26 >
0.
5 黑深褐色均匀分布颗粒
98 1893
4 45.
40 5 褐色非连续分散颗粒
103 1888 Ⅳ (超5a) - -
5 47.
01 1 深褐色非连续成层颗粒
109 1882
6 48.
12 0.
5 黑深褐色均匀分布颗粒
113 1878
7 48.
76 0.
5 深褐色非连续成层颗粒
115 1876 Ⅴ (超7a) - -
1871 ( 1)
8 56.
44 >
0.
5 黑深褐色均匀分布颗粒
150 1841 Ⅵ
1842 ( 1);
( 2)
9 60.
92 0.
5 黑深褐色均匀分布颗粒
174 1817 Ⅶ
1812 ( 1) ( 1) Simkin and Siebert, 1994;
( 2) Wilkers, 1845;
* : 企鹅岛火山 除上述
9 层沉积外 ,冰芯还显示出直观颜色淡得多的污化层.这些污化层的形成归因 于其中包含的风成沉积物质颗粒. 其中与 80. 2m冰芯对应的那些被用来确定年代 (见本 文第
3 部分 ) ,它们表现出的某种规律性的分布可用来确定年层随深度的减薄率. 位于 11m 左右的污化层可能能作为欺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