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王子梦丶 2013-05-05
6

7 2013 年8月14 日 星期三 主编: 黄明明 副主编: 张思玮 编辑: 李惠钰 校对: 贺春禄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 以风险分析框架应对食品安全 当前,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尚不如人意, 但情 况也决非人们想象中糟糕.

错误印象的根源在 于: 无论是政府官员、 普通公众, 还是一部分学 术界人士,都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存在许多 误区. 第一, 消费者要求食品安全 零 风险, 但 零 风险是不科学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第二, 过于重视化学性污染, 而忽视食源性 疾病.而食源性疾病每年造成的患病和死亡人 数惊人,这才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头号食品安 全问题. 第三, 从政府部门到普通民众, 都把食品的假 冒伪劣一概而论地与食品安全画等号,还将被致 癌物污染的食品等同于致癌食品,将不合格的食 品也等于有毒食品.这种判断的偏差无形中夸大 了食品安全问题. 到底应如何看待和解决食品安全?国际上已 经成熟并得到公认的方案便是 风险性分析框 架 , 包括风险评估、 风险性管理和风险性信息交 流, 科学家则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风险性评估是一个纯科学的过程,是专家基 于科学依据对某一种食品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或者 危害进行定量的评估;

风险性管理则是专家把科 学评估的信息传递给制定法律、 法规、 标准的政府 决策者,他们根据风险性评估结果来制定相应的 对策和管理措施. 风险性信息交流则是科学家除了将评估结果 及时传递给政府决策者, 也要传递给消费者, 食品 生产、 加工、 经营企业, 行业协会等其他利益相关 方.在这些利益相关方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是极为 重要的,同时还要保证信息交流的过程是完全透 明的. 假如我们能够遵循这样一个框架来处理食品 安全问题, 而不是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相信食品 安全问题会越来越少.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任志武: 生物产业须乘势而上 两年前, 党中央、 国务院在审时度势、 统揽 全局之后,决定加快培育发展生物等战略性新 兴产业, 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党中央、 国务院对 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发展作出的方向性重 大战略部署. 仅去年一年, 我国生物产业总产值就达到了 2.4 万亿元, 维持 20%左右增速.在产业规模快速 增长的同时, 生物产业的经济效益也得以大幅提 升.今年一季度,医药制造业便实现利润总额 257.4 亿元, 同比增长 24.3%.而其他行业只能望 其项背. 成绩固然可喜, 我们也应直视当前的问题: 人口增长和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人们的健康 保障需求将不断增长;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 将对健康、 绿色食品、 优质环境提出更高要求;

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严峻形势,将对生物产 业提出更为迫切的要求;

此外, 国际贸易保护主 义有所抬头,并有向生物产业等新兴产业蔓延 的趋势. 面对严峻的形势,我国生物产业要特别面向 健康、 农业、 能源、 环保等领域的重大需求, 加强宏 观引导和组织协调,加强对生物产业发展的要素 支撑, 充分发挥生物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推动生物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同时, 还要加速技术转化和应用, 促进产业集 聚发展;

我们要在机制创新上做一些探索, 跳出传 统实验室研究的惯性思维,在原始创新的基础上 考虑整个链条的推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 兴产业领域.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 科技工作者要敢于讲真话 科技工作者应站在人民立场, 保护国家利益、 民 族尊严, 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当今社会, 食品、 药品的 事件 时有发生.我们应坚持真理、 坚持原 则, 分清是非, 以人民、 国家、 社会利益和民族尊严为 重.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主管官员更应如此. 为此, 科技工作者不仅要加强研究工作, 提高 食品、 药品质量及安全性, 确保广大群众安全, 还 要积极研究、 修改、 完善各种食品、 药品的质量标 准, 实现全国统一标准, 并争取得到国际公认, 特 别是中药质量标准. 各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工作, 使不合法、 不合格, 甚至有毒有害产品, 早发现早查处, 并在 市场流通前加以制止. 另外, 要加强科普宣传, 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 素养, 对食品、 药品能够初步识别真伪优势, 防止 上当受骗: 并勇于检举、 揭发坑害群众的人.新闻 媒体更应加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客观性、 公正性 以及科学性, 不要热衷于新闻炒作, 不辨是非、 推 波助澜, 不要误导群众, 造成误解, 产生不良的社 会影响. 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周立军: 科普应将民生关切作为重点 公民科学文化素养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 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关乎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文 环境, 关乎人们参与公共事务和实现理想愿望的 能力. 因此, 开展科学普及, 加强全民科学教育越 来越为各国所重视. 普及科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公 众的科学素养,而人的科学素养涉及知识素养、 能力素养以及对科学的态度方面的要求.根据我 国 《科学素质纲要》 的定义,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 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 掌握基本的 科学方法, 树立科学思想, 崇尚科学精神, 并且具 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 参与公共事务 的能力.人的素养的提高是长期的过程, 科学普 及也不能一蹴而就.科学素养的基础在教育, 只 有全民受教育年限大幅增加, 公众的科学素养才 能够有较大提升, 因此西方发达国家的公众科学 素养远高于我国是不奇怪的. 回望科普的历程, 从公众被动接受, 到强调科 学传播, 再到公众自觉参与, 体现了科普理念的发 展与进步.总的来看, 科普的形式与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相适应,与技术进步尤其是信息传播技术的 升级相关联.无论科普形式如何与时俱进, 但科学 家作为科普源头的地位不会变,科学家在开展科 学研究推动科技进步的同时,理应履行向公众普 及科学的社会责任. 科普的内容应针对社会热点尤其要呼应民生 关切.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物质生活水平的不 断提高, 人们对社会和自身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医疗健康等成为了社会焦 点.由于公众缺少专业知识, 难免在公共事件发生 时造成心理恐慌, 甚至形成群体性事件.因此, 应 当将公众关切的公共问题作为当前科普的重点, 科学家要向公众解疑释惑,让科学的声音成为最 好的声音, 让理性抚平躁动情绪, 让主流传播阻止 谣言臆测蔓延.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崇尚科 学的氛围, 为科学家普及科学服务公众搭建平台, 同时也要深入研究科学传播的规律,增强科学普 及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纪坡民: 科学普及渴盼正确轨道 科学普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家的认识是 比较一致的.但科学知识在传播中却会产生一些 问题, 这是因为自然科学探索的是 自然规律 , 只 涉及一个 真 和 伪 的问题;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