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喜太狼911 | 2013-06-03 |
2011 年, 全球打印技术的销售额为 17.14 亿美 元, 产值年增长 29%.有机构预测, 到2016 年, 该行业的 市场规模将达
31 亿美元, 到2020 年将增长到
52 亿美元. 现在还是 3D 打印技术的起步阶段、 产业化的初级 阶段, 未来
3 年至
5 年, 将是 3D 打印技术最为关键的发 展机遇期, 我们对 3D 打印技术的发展保持积极乐观的 期待.如果推进顺利, 预计
3 年左右, 国内 3D 打印技术 产值将可能达到百亿元人民币. 罗军说. 据罗军介绍, 在3D 打印技术领域, 目前, 国内很多 科研院校已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部分企业也在 3D 打 印技术应用领域有所斩获, 3D 打印技术正被社会大众 所接受, 并被广泛运用到航空航天、 汽车零部件、 重大 装备、 文化创意、 生物医学等领域.而相比国外, 中国 3D 打印在原型制造、 产品直接制造方面与国际水平相 差不大, 在大型金属结构件直接制造方面, 已超越了国 际同行. 产业短板不可忽视 尽管各方面显示, 3D 打印产业的前景非常光明, 但 任何产业的发展绝不会一帆风顺. 其实, 3D 打印技术
1977 年就被申请了首个专利, 但 是直到最近几年, 尤其是去年以来, 它才进入普通大众 的视野.中投顾问 IT 行业研究员王宁远指出, 虽然 3D 打印技术已经在工业制造领域使用了
30 多年, 但依然存 在很大的改良空间, 并且受制于成本、 效率以及材料, 目 前的应用空间并不大.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盖尼尔 (Gartner) 近日发布的研 究报告称, 企业级3D 打印机的价格到2016 年将降至2000 美元以下,但家用3D 打印机短期内或许难以普及.该公司分析师表示: 最近有关 3D 打印机的报道让 很多人误以为, 这种设备很快就将像 2D 纸质打印机一 样走进寻常百姓家, 但这种梦想短期内很难实现. 而据记者了解, 即便是在 3D 打印技术已经名气很 大的今天, 其行业规模依旧有限.有数据显示, 全球从 事3D 打印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的科研单位和上下游企 业 (含材料、 软件开发、 商业运营) 不足
100 家. 在中国, 据罗军介绍, 由于中国工业化起步较晚, 工 业基础比较薄弱, 特别是材料产业相对滞后, 成为制约 3D 打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 国外 3D 打印 材料已有
100 多种, 但中国国产材料仅几十种, 许多材料 仍须依赖进口, 价格也相对高昂, 而国内材料的技术工艺 也很难达到与国外同等水平.同时, 国产装备性能以及 稳定性也是制约因素之一.此外, 目前, 3D 打印总体成 本还比较高, 与普通消费者的承受能力还有一定距离. 杨永强表示, 目前, 国内外对 3D 打印技术的关注度 持续升温, 其重要性可与前些年的纳米技术、 光伏产业 相媲美.正因为如此, 也应引起各界高度警惕, 不要一 哄而上.作为战略新兴产业, 3D 打印技术可以带动新 的数字化制造技术的革命性变革, 并将对中国工业和国 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要根据市场需求, 结合本身的工 业基础和特色, 选择发展相应的 3D 打印技术. 冲破天花板 据王宁远介绍, 目前, 在资本市场里, 共有
26 个3D 打印题材股, 主要集中在桌面打印机、 工业级金属材料 3D 打印机、 医药生物领域使用的 3D 打印机
3 个领域. 不过相比于国外, 中国的 3D 打印技术还处于初级水平, 上述题材股也主要体现为 3D 打印概念. 尽管许多专家学者和媒体对3D 打印技术大加赞赏, 但是市场用户却保持沉默. 3D 打印技术产业化的 核心就是要把技术与市场结合起来, 使更多的用户使用 这项技术, 首先就是要创造积极条件让广大传统制造业 企业和用户能够更为直观地接触到 3D 打印技术, 而不 是仅仅停留在概念上的认识. 罗军说. 对于如何 冲破 3D 打印技术的天花板?王宁远认 为, 对于 3D 打印机生产企业来说, 目前的收益主要来自 于生物医药板块和金属材料板块, 另外, 航天军工板块 和汽车板块也是其未来的收益来源.相比于现有规模 化制造的工业产品, 3D 打印技术的竞争力体现在个性 化和精细化.因此, 未来, 3D 打印机生产企业应该着眼 与现有工业企业的合作方面, 如模具制造等高精度要求 的领域. 3D 打印技术雄起 新兴产业寻得新坐标 3D 打印, 离我们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