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元素吧里的召唤 2013-06-27

8 岁的退休职工罗泽玉老人回忆说, 她也是第一 批建厂招进来的女工, 是从达县申家乡赶来报名的.记得 当时刚好

2 0 岁, 与她一起进厂的有好几十人, 成为第一批 建厂主力军.那时为赶建厂房进度, 白天黑夜加班加点, 她们女同志一样的每天要完成背

1 0

0 0 匹砖块的搬运任 务.就这样一年时间不到, 硬是把一片荒芜的土地变成了 一座小有规模的工厂, 于1

9 5

9 年1 月投入生产, 当年实现工 业产值1

9 0 万元, 利润2

0 万元. 王老说, 罐头厂最初占地1

0 0 余亩, 后来修建塔石路和 白塔路等切割, 厂区占地余下

6 0 余亩.随着生产的发展,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厂区不断改扩建, 塔沱片区因罐头 厂而变得繁华热闹, 人气越来越旺, 罐头厂工人的生活也 越来越丰富多彩. 曾任罐头厂综合车间主任的田志明老人 回忆说, 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罐头厂的生产 与销售进入快车道时期. "那时, 厂区综合车间、 实罐车间、 空罐车 间、 包装车间、 设备库房、 锅炉房等一应俱全, 生产的设备和工艺也不断更新. " 田老回忆 说, 上世纪六十年代, 物质生活匮乏, 能吃上 罐头是件梦寐以求的美事.因此, 他们生产 的罐头经常供不应求.最红火时期是上世纪 的七八十年代, 为赶产品满足供货需求, 工厂

2 4 小时生产, 上班实行 "三班倒" . 一些时令性的罐头如蘑菇、 柑橘等, 季节 性很强, 技术人员到乡下指导把关, 把原材料 采购回来, 再组织职工加班加点生产.田老 记得, 每天上百吨的红橘运回来后, 在厂区摆 满一大坝, 堆积如山的红橘成了 "红色海洋" , 货源催得紧时, 全厂的

1 0

0 0 多名职工齐上阵 连续加班也忙不过来, 不得不向社会招收临 时工, 或动员城市家庭主妇、 学生来支援, 那 时达城的很多居民及附近农民都到罐头厂做 过临时工.到鼎盛时期, 全厂有正式职工近

1 3

0 0 人, 临时工达到3

0 0

0 人.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 罐头厂进行扩建, 修 建了日消毒

1 0 吨大锅炉和

4 吨的小锅炉, 还 从意大利等国引进空罐电阻高频焊接自动生 产线, 各种创新技术也日臻成熟, 年生产各类 罐头上万吨, 曾经创造过一天生产上百吨橘 子罐头的纪录.经不断改扩建,

1 9

8 0 年, 达到

1 万――1 .

5 万吨各类罐头制品的生产能力. 田老回忆说, 几十年间, 厂里先后开发生 产了蘑菇罐头、 芦笋罐头、 柑橘罐头、 猪肉红 烧罐头、 午餐罐头、 清蒸罐头、 梨子罐头、 四季 豆罐头、 西红柿罐头等

3 0 多个品种.而最出 名的是 "午餐罐头" , 至今都还在人们记忆中 留下美好的舌尖回忆. 那时计划经济年代生活困难, 罐头成了 人们羡慕的美食, 人们看望亲属、 探视病人、 馈赠朋友, 带上几听罐头是既体面又实惠的 礼物. 靠着严格的质量把关, 那时地区罐头厂 不仅成了达县地区的龙头企业,还成了国家 轻工部、外贸部定点生产出口产品专业厂和 军供产品定点企业,生产的肉类、水果、蔬 菜类罐头质量可靠,产品不仅畅销全国各 地,还远销欧美、东南亚等三十多个国家和 地区.像梅林牌番茄酱、 午餐肉、 清蒸肉等十 多个品种曾荣获过部、 省和省同行业优质产 品奖. 记者在厂区档案室了解到, 地区罐头厂 从建厂至

1 9

9 0 年, 累计生产各类罐头食品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