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865397499 2013-09-26
打击环境污染罪禁以罚代刑 赵顺清/图 孙勇/诗A8 Opinion 评论 主编:何敬东 编辑:黄小鹏

2013 年12 月6日星期五 Tel:(0755)83517232 以新型工业化锻造中国经济韧性 王勇 12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联 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第十五届大会发表 的视频贺辞中指出, 中国将继续实施 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立足国情走 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国政府将大力支 持工发组织的工作, 共同探索走新型 工业化发展之路, 推动包容与可持续 的工业发展. 笔者认为,中国政府高瞻远瞩,将 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寄托在走新型 工业化发展之路上, 而这恰恰又是锻 造中国经济韧性程度的坚强基石. 新型工业化是针对传统工业化而言的,它是以信息化带动的、 能够实现跨越 式发展的工业化, 是能够增强可持续 发展能力的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道路 概念是在

2002 年11 月中共十 六大报告提出的. 新型工业化从世界经济发 展新阶段的特征和我国国情出发,对 工业化要求作了全面的阐述, 进一步 拓宽和丰富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 道路的内容. 而且,新型工业化道路对 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作出了科学规划, 给我们展示出一条在今后

20 年~

30 年内把这一历史机遇付之实践的发 展道路. 时隔

10 年之后召开的中共十 八大, 又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进 一步丰富. 所谓经济韧性, 是指一国经济分 别在顺周期和逆周期环境条件下的坚 强成长与韧性发展程度. 这种韧性,一 般通过如下特征得以体现: 一是淡化 经济增长规模和速度, 强化经济增长 结构和质量;

二是提高经济抗压能力, 当经济在遭受内部或外部不利环境影 响时不会自乱阵脚,更不会大起大落, 从容实现稳定增长;

三是经济适应能 力较强,在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时,能与 时俱进, 不断创新, 通过加快经济转 型、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尽早 摆脱困境,进而走上创新发展的轨道;

四是自主创新能力较强, 能在全球经 济长远发展中把握主动权, 形成长期 竞争优势;

五是宏观调控得以加强和 改善, 能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 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 强财政、货 币、投资、 产业、 土地等各项政策协调配 合,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 对照上述特征,笔者认为,中国经 济成长能力有余而韧性发展不足. 表 现最为突出的是, 各种社会差别尤其 是城乡差别还相当大, 农村发展之路 还很艰难. 因此,毫无疑义,在总体上, 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 除了基于 制度变革以及技术提升而带来的生产 力的增长, 还有大量依赖投资以及粗 放型地依靠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所 带来的经济增长, 而后者显然是有极 限的, 特别在世界已进入低碳经济时 代的今天,这种极限的来临,可能将比 我们预期的要早很多. 为此,我们就更 需要不断推进内涵式增长, 必须寻找 到一种更有韧性的发展模式. 而这一 发展模式, 又正好与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契合. 新型工业化对于锻造中国经济韧性大有裨益,要 多策并举支持新型工业化发展: 第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 加尊重市场规律,让 市场在指导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第二,应 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来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 着力解决制约经 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 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 牢牢把 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 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 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 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 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第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要坚 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 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 协同创新. 要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 力的作用,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 应用, 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促 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 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第四,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一定 要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使其 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 度 、生 态 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 建立相关财税 制度,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 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 格 ,建 立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治理,从而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 道路.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 学院) 中国高铁走向发达国家 要把风险和困难估计足 英国首相卡梅伦日前宣布, 中国可能投 资于英国HS2 高铁项目,金 额达500 亿英镑.中国在非洲、拉美和东欧,对当地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巨额资金,顺带销售设备,并赢得建设和工程方面的机会.然而,过往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基础建设投资的成功模式要移植到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可能面临 巨大困难. 第一, 就算资金不是问题, 但英国议会的批准、公众的疑虑、如 何降低项目成本、以 及国家最终如何为项目埋单都是HS2 项目面对的挑战. 第二,中国的工程认证可能在英国得不到认可. 第三,中国的高铁技术虽然比价成熟,但在国际上仍缺乏成功的投资案例,品牌效应有限. 第四,尽管英国政府放宽了签证要求,但 英国的工会、签 证限制和移民政策都是一些潜在障碍. 第五,许多中国投资者有意与现有的英国承包商结成联盟,以便绕过一些阻碍. 但英国 本土企业希望保留对项目的高度控制, 把中方挡在供应链之外 . 就HS2 高铁项目而言,英 国官员已强调称,中国方面不会直接参与由英国纳税人埋单的铁路建设工程. 这意味着,中方只能投标申请HS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