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丑伊 2013-10-15

人脸识别系统'

起了关键作 用……

1 月12 日,一封来自内蒙古准格尔 旗公安局的感谢信 飞 至清华大学, 而这 封信的抬头便是 尊敬的苏光大教授 . 事 实上, 这已经不是苏光大第一次参与到案 件侦破过程中了.1999 年郑州

317 大案、

2010 年云南景洪大案等等,均借助苏光 大主持研究的人脸识别技术得以破获, 同样,这些单位也表示了由衷的谢意.自1989 年首次承担公安部的人像组合系统 研究任务以来, 人脸识别 已随他走过了

22 年的时光. 从0到256 万秒 我们得知, 苏光大的人脸识别事业是 由早期的 人像组合系统 逐渐延伸发展 而来的.

1989 年,公安部计划开展人像组合 系统的研究工作, 苏光大率课题组承担了 这一任务, 对于发型、 眉毛、 胡须的非规则 区域采用了链码结构的描述, 在国内第一 次研制成功了基于照片的人像组合系统.

1992 年,该系统成功通过了部级科技成 果鉴定, 次年

8 月, 公安部在哈尔滨组织 了推广工作,率先在我国

11 个公安厅 / 局装备了计算机人像组合系统.

1994 年, 武汉市公安局利用该技术破获了持枪抢 劫特大案件, 成为我国利用人像组合破获 的首起成功案例, 并由中央电视台 《东方 时空》 栏目及时进行了追踪报道, 而该系 统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 该项目的成功, 激活了苏光大心中的 另一簇灵感, 能不能依靠模拟像在人员 数据库中搜索犯罪嫌疑人, 也就是通过人 脸来进行识别. 就在人像组合系统成功 应用的同一年, 苏光大投入到人脸识别技 术研究中,并于

1996 年成功在公安部立 项,研发人像组合与人像识别综合系统. 该系统建立了 9.2 万人的数据库, 用四台 微机并行处理,比对一次仅耗时

58 秒.

2000 年12 月, 该系统通过了公安部组织 的专家鉴定;

2004 年,

13 起超市投毒案的 主犯也栽在了该系统的 眼 里. 与此同时, 人脸识别技术也开始受到 国家更为深度的重视, 防范、 打击刑事犯 罪的关键技术―― ―人脸识别查询技术甚 至被列入国家 十五 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从2001 年起始,到2005 年1月28 日通 过科技成果鉴定, 苏光大和他的课题组创 造出

6 台计算机并行处理、 比对速度高 达256 万秒 的成果.2006 年1月, 当该 系统出现在国家科技创新重大成就展上 时, 人们见识到它的奇迹, 有关领导和专 家也不吝好评. 不久, 新华社、 中新社根据 《 清华人脸综合识别系统全面进入应用推 广》 的新闻稿发了通稿, 上百家媒体相继 进行了集中报道, 不仅在国内外产生了较 大影响,更推动了国内的人脸识别市场. 由此, 清华大学人脸识别系统成为国内应 用的主流系统之一, 在公安、 安全部门广 泛应用.

2008 年1月, 他们在国内首次建 成了千万级数据库的人脸识别应用系统, 取得了突出的应用成果.

1350 亿次 / 秒, 超高速 提及苏光大, 人脸识别几乎已经成了 他的标志. 其实, 在高速图像处理方面, 苏 光大也有独到的研究心得和成果. 时光回溯到

1977 年,

29 岁的苏光大 刚刚留校任教.彼时, 正值计算机图像技 术在国际上迅速崛起, 苏光大所在的教研 组领导以敏锐的眼光看到了这一前景, 果 断地将教研组方向从无线电技术转向计 算机图像处理, 成为国内最早的数字图像 处理研究单位之一.当时, 美国已经有了 数字图像处理系统, 但是一套设备要几十 万美元, 一般的单位根本承担不起.为了 改变国内数字图像处理的窘境, 他们开始 了对自制设备的探索, 以期研制出 中国 特色 的图像处理系统.可借鉴的经验少 得可怜, 国内采用的器件比较落后, 从一 起步, 他们就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困难. 即便如此, 无论苏光大, 还是整个课 题组, 都在困难中 痛并快乐着 , 短短几 年内便出现了一系列成绩.1981 年, 中国 较早的图像处理系统 TS-79 小型通用 数字图像处理系统 研制成功;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