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黎文定 | 2013-10-23 |
037525444 (2001)
0320316207 收稿日期: 2000209229;
修订日期:
2001204202 基金项目: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999043505) [Foundation Item: N ational Key Develop ing Program for Basic Sciences, No1 G1999043505] 作者简介: 邱新法 (19662) , 男, 浙江湖州人, 博士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E2 m ail: Q iuxinf@ sina1com 1cn 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规律 及其源地和移动路径 邱新法1 , 曾燕2 , 缪启龙2 (11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资源学系, 南京, 210009;
21 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 南京, 210044) 摘要: 利用
1971 ~
1996 年的地面气象记录月报和地面天气图资料, 系统分析了我国沙尘暴的年 际变化趋势及其时空分布规律, 研究了沙尘暴的移动路径和源地.结果表明:
1971 ~
1996 年, 除青海、 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及北京等地外, 我国各地沙尘暴发生的总次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根 据沙尘暴的起源, 可将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天气过程分为外源型和内源型沙尘暴
2 类;
外源型 沙尘暴的移动路径主要包括北路和西路
2 条, 其中北路沙尘暴入侵我国的范围在西起新疆东部 的哈密, 东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中蒙边境, 西路沙尘暴入侵我国的范围在南疆和北疆的部分 地区;
我国沙尘暴源地主要集中在南疆和北疆的沙漠及其周边地区, 甘肃河西走廊和内蒙古干 燥沙漠及青海柴达木盆地等地. 关键词: 沙尘暴;
时空分布规律;
移动路径;
源地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1 ] . 当局部区域能见度大于等于
50 m 且小于
200 m 时, 称为强沙尘暴;
达到最大强度 (瞬时最大风速大于等于
25 m s, 能见度小于
50 m ) 时, 称为特强沙尘暴[2 ] . 沙尘暴是沙漠及其邻近地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灾害, 是土地荒漠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如 世界
4 大沙暴区 (中亚、北美、中非和澳大利亚) , 无一不与严重的荒漠化区相联系[3 ] .我 国西北地区之所以成为中亚沙尘区的重要部分, 原因也在此.沙尘暴的形成必须具备
2 个 条件, 一是有足够强大而持续的风, 把大量沙尘、土粒吹入空中;
二是土质干燥松散、植 被稀疏、地表裸露, 即风土地带最易形成沙尘暴.风沙土在我国分布很广, 东起黑龙江, 西 至新疆
9 个省、区都有, 而土地荒漠化正每年以
1 560 km
2 的速度迅速扩大[4 ] .此外在蒙古 南部、内蒙古北部至西部的戈壁滩都具有形成沙尘暴的条件, 只要遇到适宜的气象条件均 可发生这种灾害.2000 年春季, 我国北方出现多次扬沙和沙尘暴天气, 仅4月份, 就出现 了18 个沙尘暴日, 共计
8 次沙尘暴天气过程. 第56 卷第
3 期2001 年5月地理学报ACTA GEO GRA PH ICA SIN ICA Vo l156, No13 M ay,
2001 http://www.paper.edu.cn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国外对沙尘暴的研究起步较早.20 世纪
20 年代初Hankin [5 ] 首先对印度的 A ndhi 型 沙尘暴的上升和下沉气流进行了研究.随后, Sutton [6 ] 对 Haboob 型沙尘暴也进行了分 析.之后, Idso [7 ] 、Jo seph [8 ] 先后对沙尘暴的气候特征、沙尘暴与雷暴中湿度场的差异, 沙 尘暴的平均风速及其发生发展的地理区域和频数等作了多方面的研究.
80 年代以来, B razel [9 ] 对发生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沙尘暴天气类型作了统计分类. Jauregui [10 ] 对墨西哥城 沙尘暴的时空分布也进行了系统研究. O tt, S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