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芳甲窍交 2013-12-05

12629 元,财政收入 9.3 亿元. (6)城市规模

2002 年底,铜陵市建成区内实际居住人口 48.1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36.3 万人,农业人口 9.0 万人,暂住人口 2.8 万人;

铜陵市区 40.3 万人,铜陵 县四镇 (五松镇、 大通镇、 顺安镇、 钟鸣镇) 7.8 万人. 城市建成区面积 54.3km

2 . (7)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铜陵是依托铜工业发展起来的城市,矿山开采与港口运输是城市发展的关 键动力因素,城市形态结构始终表现为空间发展与工业用地的紧密相连,呈现 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 说明书

5 大分散,小集中 的特点.根据上轮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南北拓展的发展思 路,城市采用沿江带状组团式空间布局结构,分成主城区(含城关) 、横港、大 通三个组团. 主城区空间形态演变大致经过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8 年以前) :呈现出明显的资源型城市特征.工业布局为资源 指向型,采选型工业分布在矿山附近,冶炼厂布置在扫把沟,靠近长江,两地 之间由窄轨铁路专线联通,正是这条生产性交通主线(现长江路)构成了城市 最初的主骨架. 第二阶段(1958 年--1979 年) : 工业型城市初期阶段.化工、电力、 纺织等相关配套工业相继建成, 工业 用地呈向外扩展趋势, 工业视其生产 要求分散布局,呈无序发展态势.以 长江路为中心的城区呈现雏形, 城区 向北发展趋势明显. 因只重视生产建 设,造成用地布局形态上功能混杂, 形成 一厂一区 ,工业从各个方向 分散包围城市. 第三阶段(1979 年--1992 年) :工业城市发展阶段.城市用地开始按功能 分类布置,重工业沿江分散布局,轻工业靠近城区建设.城市建设注重新区建 设与旧区改造并举,中心聚集作用表现明显,城区进一步向北扩大. 第四阶段(1992 年至今)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更加注重城市建设 与经济发展并重,进一步认识到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旧城改造、环 境整治、 退二进三 、景点建设等一系列城市改造工程,城市景观环境明显改 善,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城区规模进一步扩大,与铜陵县城关已基本融为一体. 但主城区空间形态格局上结构松散、功能混杂、布局分散的状况仍然突出,工 业布局仍是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因素,优化老城区布局的任务十分艰巨;

沿江建设仍受到抑制,继续向北推进受到铜芜铁路的阻隔影响. 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 说明书

6 横港地区借助港口基础和交通优势,发展了一批大工业,其空间形态特征 表现为各自独立、功能和产业分工上互不联系的工业新区. 大通以老镇为基础,以移民建镇工程为契机,发挥铜贵公路的........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