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inDa_学友 | 2014-01-04 |
cn
8 2014 年5月20 日 星期二 Tel押(010)
62580704 专题 社址院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乙 猿号邮政编码院员园园19园 新闻热线院园员园原62580699 广告发行院园员园原62580666
62580707 传真院园员园原62580899 广告经营许可证院京海工商广字第
8037 号 零售价院1援5园元年价院288 元 解放军报印刷厂印刷 当记者走进位于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 院士办公室时, 迎面而来的是早已提前等候的戴 金星院士, 他的亲切与热情让记者瞬间感觉如同 春风拂面.
1995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著名科学 家戴金星, 被誉为 中国天然气之父 .作为我国 煤成气理论的先驱和奠基人、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 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61 年毕业于南京 大学地质系的戴金星投身中国天然气事业迄今 已整整
53 年. 时光荏苒, 五十余载弹指一挥间. 戴金星今年恰逢八十华诞,曾经怀抱一腔报 国情怀的青年如今已是满头银发的慈祥老者. 虽然 已到耄耋之年, 但精神矍铄的他, 仍始终关注着自 己钟爱的天然气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事业. 他对记者表示,中国目前正处于常规天然气 向非常规过渡的阶段, 也是我国天然气快速发展的 黄金时期.但是由于中国地质条件复杂, 许多常规 资源还未找到, 因此给勘探带来不小的难度. 今后 很长一段时期内, 我国天然气勘探都将走常规与非 常规并重的道路,起码还会经历
20 余年的拉锯 战. 另辟蹊径的 天然气之父 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是,戴金星早在初中求学 时便定下今后学地质的目标和志向.一本书、 一个 模型和一首歌, 让年幼的戴金星早早地对地质学产 生了浓厚的兴趣. 戴金星笑着说: 那时候我看了李四光一本褶 皱的书, 对书里面提到的沉积岩、 褶皱等特别感兴 趣.可是我生活的温州没有沉积岩, 对书中论证觉 得神秘, 因此当时就开始萌发学地质的想法. 让他记忆犹新的模型则是在小学五年级时, 当时地理课老师要求同学们用石膏制作一个全 国主要煤、 铁、 铜等矿产分布图. 戴金星也做了一 个, 现在回想起来比较粗糙的石膏模型, 但却得 到老师的高度赞扬. 这也启发了我为祖国找矿 的想法. 上世纪
50 年代非常流行的 《勘探队员之歌》 , 歌词对他同样影响很大: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 们的红旗, 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 带着自小对地质学的喜爱,
1956 年戴金星在 高中毕业时报考了南京大学地质系大地构造专业. 他自豪地告诉记者: 当时全班有
6 个同学都被我 '
鼓动'
到最后报考了不同大学的地质专业.
1961 年戴金星从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 被 分配到当时的石油工业部北京石油科学院. 但是他 在大学并没有学过任何一门与石油有关的专业课, 在业务上面临非常大的压力. 当时又恰逢国家粮食困难时期,石油部门一 直有着让新来大学生先去基层油田锻炼的传统, 因 此次年戴金星被分配至江汉油田勘探处 (今江汉油 田) 的生产一线. 他在湖北一待便是整整十年, 直到
1972 年才 回到北京.在江汉油田的十年间, 由于缺乏工作的 专业底气, 刚开始摆在戴金星面前的专业负担非常 沉重.为了能尽快弥补专业的不足, 在此期间他几 乎读完了江汉油田图书馆石油专业和地质专业的 书, 从中了解到当时世界和中国存在石油与天然气 生产、 研究的不平衡, 前者产量高、 研究深入, 后者 产量低、 研究薄弱. 中国的石油当时勘探开发得很不错, 但是几 乎没有人重视天然气,也没有列在国家开发议程 中.我认为要想在工作出成绩只能另辟蹊径, 选择 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戴金星说. 经过在江汉油田十年的对比调查,他最终决 定将天然气地质专业作为自己一生的主攻方向. 在1979 年前, 我国油气工作者仅以 一元论 找气, 局限于腐泥型地层才是气源岩的认识指导天 然气的勘探、 选层、 选区, 从而导致天然气勘探效益 极差.1978 年底,全国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仅为 2264*108 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