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iubingb 2014-04-27

9 (3) 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创新的意义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 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 走进文化生活 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 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10 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1.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 哲学是什么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哲学与时代精神 哲学的作用 (2) 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3) 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4) 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 哲学的物质概念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 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 物质运动的规律 规律的概念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4) 物质决定意识

11 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5) 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6)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7) 实践 实践的概念 实践的特点 (8)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9) 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的条件性 真理和谬误 (10) 认识过程 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的无限性 3.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普遍性

12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3)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系统优化方法 (4)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发展的概念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5)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6)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7) 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否定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8) 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创新的社会作用 4.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