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我不是阿L | 2014-07-10 |
六、 二
七、 三
八、 四
九、 五十, 但人们很少去 别处赶集, 一般只去本乡的集市, 县城的大集 也是必赶的, 主要是买一些衣服、 布料、 鞋帽. 在腊月的村子, 看到谁穿戴整齐, 一脸喜 庆地骑车出门, 村人们就会招呼一声说: 赶集去啊! 这边高兴地应答: 赶集去! 不用问, 按日期也知道是去哪里赶集. 赶县城的集一般要到下午三四点才能到 家, 原因是路途远, 还有就是县城的集市大, 人多拥挤, 要买的东西、 要转的地儿多, 临近 中午转累了, 人们会在小吃市的大棚下, 吃上 几个热果子、 喝上一碗老豆腐, 爱吃肉的, 会 要一个饼卷或一屉小笼肉包子, 饼卷被称为 烙饼卷熏菜, 听着就香, 老豆腐是必喝的, 撒 上足够的韭菜花和辣椒油, 喝得酣畅淋漓, 那 个美, 就是赶集的美. 下午时分, 娘驮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刚进 家门, 就有邻居闻声过来串门, 看买回的衣服 漂不漂亮, 便宜不便宜, 鞋帽的款式是不是新 颖, 还有那些在村里小集市上没见过的新鲜 玩意儿, 母亲兴奋地把东西一一摆到炕上, 让 邻居的大娘大婶一一欣赏并试穿, 大方地拿 出刚从集市上买回的块糖、 黑枣、 炒花生、 糖 瓜等, 边吃边聊, 像是遇到了喜事一般. 粉条、 猪肉、 韭菜都是必买的, 为保证韭 菜新鲜要到年底才能买. 买回的大块猪肉炖 好一部分, 剩下的切成小丁, 用盐、 酱油、 姜末 等煨起来放在厢房, 厢房就是天然的冰箱. 对联、 福字、 蜡烛和年画也是必买的, 扫 过房子后, 把年画贴在屋里的土墙上, 被柴烟 熏过的屋子顿时亮堂了起来, 每个屋里都贴 一两张. 堂屋的后窗处, 母亲每年都要买回一 幅中堂对挂上, 画中有时是松鹤延年、 有时是 喜鹊登枝等, 两边的对联我念了好多次. 母亲每年都要买回几包蜡笔样的小红蜡 烛, 在年三十的夜里和初一的早上, 一支支点 燃放在窗台上、 门台上、 大门洞的石台上, 各 种灯火相互映衬, 星星点点, 闪闪烁烁, 童话 一般美丽. 年三十的下午, 父亲开始贴对联和福字, 对联贴在大门框上和堂屋的门框上, 福字贴 在各个厢房的门上. 院里一派红火喜庆. 父亲负责买鞭炮, 一向节俭的父亲对买 鞭炮却从来不含糊, 厢房的大笸箩里堆得满 满的, 这些鞭炮除了年三十和初一燃放外, 还 有许多要放的日子, 腊月二十三的小年要放, 初
二、初
三、初四家里来亲戚要放,初五 破五 要放, 正月十二 老鼠节 要放, 正月十五 元宵节要放, 正月二十五填仓节要放, 二月二 赶年集 刘兰根 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听母亲说,我自小就不喜欢剃头,护头 特厉害.在我看来,剃头时坐在那里不能乱 动,完全听任剃头师傅的摆布,浑身不自在,而头发楂一旦掉入领子里扎人难受,遇 到手动推子夹头发更是疼得要命,一副受刑 受罪的感觉.那时,我护头护得连剃头师傅 都怕见到我.尽管我不喜欢,但每年过年前 剃年头仍然是一件必做的事情,不管是自愿 还是被动的. 如今的生活水平早已今非昔比,要想剪 头发实在太方便.大街两旁时尚的理发屋、 美发中心比比皆是,美发项目也是丰富多彩,花样百出,剃个平头分头的太简单了, 复杂一点的有离子烫、卷头发、拉直板等. 腊月也是美发行业生意最好的月份,从早到 晚,人流不息. 无论什么年代,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 望不会停止,时至腊月,年味越来越浓,剃 个头洗个澡,干干净净过大年,家家户户喜 相聚,这就是咱中国老百姓一贯的风俗和心 愿. (作者单位:安徽省肥西县人民检察院) 仿佛是不定期的约定,每年年关将至, 我总要回一趟几百公里之外的故乡. 故乡是一处小小的山村,常常出现在我 的回忆里.阳春三月,故乡漫山遍野都浸透 着绿色,村口的榆树挂满串串榆钱,童年的 我们坐在树上摘榆钱吃,到处都是春天的味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