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R30273052 | 2014-08-07 |
二、个案选取与集体行动类型划分 本研究的经验材料主要来源于笔者在珠三角 个城市 广州 、 深圳、东莞 、 佛山、中山 的田野调查 .珠三角作为典型的代工厂聚集 区域,吸引了许多海内外劳工研究者 的目光 . 上述关 于新工人 团结文化 的争论 ,也都是基于这些学者在珠三角收集的 田野材料 .笔者正是借 助相似背景下的经验资料 ,与上述研究展开对话 . 笔者分别于 年一月、一月和 年一月、月在珠三 角进行田野调查 .资料收集主要以访谈和 民族志为主 ,共涉及 家企 业 的集体行动案例 .其中,正式访谈逾 例 ,访谈对象涉及行动的普通 参与者 、 积极分子 、 各级管理人员和少数介人到这些事件的 工作人 员和律师 .笔者还在两家企业和一所职校 年月分别进行 了一 个多月的民族志作业 .此外 ,笔者还收集到相关案例 的一些一手材料 , 包括工人的 聊天记录 、 微博 、博客 、 论坛发 回帖、现场录像和资方 处理罢工事件的档案资料等 .报刊媒体 的相关报道也和这些一手材料 一道纳人本研究的分析 , 以资与笔者的田野资料相互印证和补充 . 基于典型性和资料详实性的考虑 ,我从 中挑选 了 个案例进行分 析 .对这些案例的类型学划分基于工厂政体和工人代际两个维度 .在 以往的劳工研究文献中 ,它们被认为是塑造新工人集体行 动最为重要 的因素 , , 郭 于华 等,潘毅等 , .在这些文献中 , 两代农 民工被认为在生活机遇 、 社会化过程 、 ! 论文实用主义团结 受教育程度 、 信息技术使用 能力 、消费方式 、 社会关 系网络 、 发展期望 、 身份认同 、 情感倾向等方 面有着 巨大差异 . ①这直接影响 了他们各 自 的团结纽带 、 诉求指向和行动方式 . 至于工厂政体对于工人行动方式 的影响 ,布洛维 已经专门进行过 系统的讨论 , .基于自己的 田野 观察 和前 人 的研究 , , ② 我将工厂划分为专制与准专制两种政体 .这两种工 厂一律盛行着 拆分型 的劳动再生产方式 ,工人在城市 的打工收人 只 能维持 自己在城市 的简单生活 ,难 以承担整个家庭在城市的生活成本 . 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劳动过程方面 ,专制工厂政体往往 以高强度 的 劳动和非人性 的管理为特征 .相 比较 而言 ,准专制工厂政体可能具备 以下特征 各项制度基本合乎法律标准 ,管理制度一定程度上考虑个人 的尊严和感受 ,工人有一定的意见诉求渠道 , 劳动强度适度 , 以及 注重 对工人的劳动保护等 .除了在生产过程中造就工人不同的社会关系和 体验 ,我 的田野研究发现 ,企业 的招聘方式 、 薪资待遇 、 生产组织方式 、 管理制度 、 居住安排 、 集体活动还将以各种方式渗透到工人 日常的生活 安排中 ,延续或中断工人原初 的生活方式 ,扩展或消解工人的社会关系 网络 ,促进或阻碍非正式领袖的产生 ,激发或瓦解工人的团结 . 工人代际与工厂政体的组合造就 了形态各异的集体行动 .如表 所示 ,本文选择的四个案例分别代表了四种不同的集体抗争类型 .老 一代工人的抗争诉求基本都 以法律的明文规定为基础争取 自己应有的 权利 底线型 诉求 .而新生代工人基于 自身 的发展期望 、议价能 力、信息知识 ,可能在力争维护 自己法定权益的基础上 ,要求进一步分 享企业发展的成果 ,并重视建立 常规性 的组织和议价机制 增长型 只接 受过义务教育的新 生代工人 , 在很 多方 面如社会 关 系网络 、 发 展期 望 、身份认 同等与老一代有较 大的相似性 .考虑到 中等教 育在 未来的普及趋 势,及其在 塑造年轻 工 人生活 方式方面的重要 作用 , 当我们讨论新 生代 工人 时 ,更 多地是指接受过 中专 、高 中甚 至大专教育的 后 工人 . 当一个企业 同时存 在新 老两代工人 , 且新 生代 工人基本 只 受过义务教 育时 ,我 们在 案例 划分 时仍将其 归为老一代工人的维权行动 . 匿审专家建议本文采用陈佩华的产业关 系模式对工厂进行 划分 . 陈佩华将 外资企 业的产 业关 系划分为西方 包括 日本 的人力资源管理模 式和 东方 的专制管理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