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戴静菡 2014-09-05

五、船舶制造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11 图1,船舶制造行业五力竞争模型.2 图2,全球主要造船国家

2007 年新船完工量.3 图3,全球及主要国家 GDP 走势.3 图4,中国新船完工量占世界比重逐年提升.5 图5,历年来中日韩三国新船完工量.5 图6,造船产业的全球转移历程.6 图7,我国船舶业格局.7 图8,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频创历史新高.7 图9,船舶产品成本价值结构表.9 图10,我国造船业分行业经济效益状况.11 图11,我国造船业出口状况.11 表1,2007 年全球造船指标新纪录

4 表2,两大造船集团对比.7 表3,我国三大造船基地概览.8 表4,2007 年我国三大造船指标比较

10 表5,中国船舶

2007 年业务结构.12 表6,广船国际

2007 年业务结构.13 表7,中船股份

2007 年业务结构.14 船舶制造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敬请关注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2

一、全球造船业呈现中日韩三足鼎立格局 从波特的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造船业受替代品和新进入者的威胁较小;

但来自上 下游的压力却逐步加大,尤其是上游的供应商方面的成本压力,正慢慢侵蚀着造船业的利 润空间;

造船业行业内部集中度较高,基本形成中日韩三国鼎立的竞争局面.具体分析如 下: 图1,船舶制造行业五力竞争模型 替代品威胁 目前相比于航空运输的昂贵价 格,以船舶为主要运输工具的 海运低成本优势明显,很长一 段时间内不会构成威胁. 行业内竞争 中日韩三足鼎立局面初步形 成,其他国家还不具与之竞争 实力. 新进入者的威胁 东欧及越南、印度、巴西也 在加快发展造船业,更具低 成本优势,但由于技术、规 模等限制,中短期威胁不 大;

船市持续兴旺,一些航 运企业进入造船领域. 供应商的谈判能力 钢铁等原材料和配套设备供应 商更具谈判能力,价格呈刚性 上涨,造船企业大都只能内部 消化. 需求商的谈判能力 低附加值等同质化严重的船型 基本按国际市场行情定价,但 航运企业对造船企业有较大选 择余地,而在高附加值船型方 面造船企业更具话语权. 资料来源:西南证券研发中心 造船行业内中日韩三国鼎立 在全球众多造船国家中,各国船舶工业的规模、能力、产量、技术水平和竞争实力的 差异很大,新的世界造船竞争格局已经形成,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三大阵营,即以韩国、日 本和中国三大造船大国为第一阵营;

以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丹麦、波兰和中国台湾等 若干个重要造船国和地区为第二阵营;

以数量众多的较小造船国家为第三阵营.中、日、 韩三足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欧盟凭借高复杂船舶市场的优势偏安一隅,其他国家在这一 领域还很难构成竞争威胁,未来中、日、韩三国之间的竞争将是全球造船业格局发展的主 旋律. 船舶制造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敬请关注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3 供应商和需求商的谈判能力整体较强 随着造船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新兴造船企业的不断涌入,钢材等原材料和配套设备日益 紧俏,买方市场环境下,供应商更具谈判优势,除了大型造船企业有一定的议价能力,其 他大多企业只是内部消化成本上升的压力.同时,虽然航运运力投放需求较大,但由于全 球造船业低附加值船型同质化严重,因此基本按国际市场行情定价,但航运企业在船企选 择方面有更多余地;

稍有不同的是,能够承建高附加船型的船企较少,相比于航运企业等 需求方,造船企业更具话语权. 替代品和新进入者一段时间内够不成威胁 船舶运输的主要替代品为航空运输,但相比于海运,航空运输虽有时间快,方便灵活 等优势,但运输成本太高,而且承运能力也远远低于海运,不适于铁矿石、煤炭等大吨位 货物运输.近年来,东欧及越南、印度、巴西也在加快发展造船业,相比于中日韩更具低 成本优势,但由于技术、规模等限制,中短期威胁不大;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