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苹果的酸 | 2014-11-25 |
2006 年从北京理工大学控制 专业毕业后进入五院总体部工作的, 她的职 业生涯几乎和 慧眼 同步.在经历了两年的 预研之后, 本应顺利立项的 慧眼 却因为种 种原因被暂时搁置. 此时, 团队中的 老航天人 发挥了 定海 神针 的作用.据张龙回忆, 曾任多颗返回式 卫星总设计师的唐伯昶, 带领大家紧锣密鼓 地继续开展 慧眼 的论证. 在他身上, 丝毫 看不出懈怠, 带领大家以周例会的方式滚动 推进工作. 张龙坦言, 开始的时候我们还有 些不解, 但是
2011 年真的立项之后, 我们已 经把方案论证得很深入了, 并没有因 '
暂停'
而荒废, 很庆幸一直坚持下来了. 那时顾荃莹面临着新的选择: 探月三期 的队伍也在向她招手.她选择了 慧眼 . 还 是对这个卫星感情深. 她说, 慧眼 卫星于 她而言, 早已成为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 同样的感情流淌在团队成员之间.2011 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的梁中坚, 刚入职就 赶上了 慧眼 卫星立项, 最初参与嫦娥研制 的他被安排加入 慧眼 卫星团队.和他同批 入职的同事们, 不少人在北斗、 嫦娥、 遥感卫 星团队里, 短短几年间就经历了数次研制流 程, 频繁尝到了成功发射的甘甜.对此, 梁中 坚有过羡慕, 却没有嫉妒.他那时已深陷 慧 眼之恋 . 这是我们的第一颗 '
星'
, 大家都像对待 孩子一样去呵护她, 一心盼着她成功. 梁中 坚说.由于团队充分授权和信任, 他在
6 年 间接受了系统而全面的历练, 测控数传总体、 数据记录分系统、 应用系统……很多时候他 都独当一面, 成为受到团队上下一致认同的 多面手 . 为了心中的这份情怀, 测试指挥王清泉 曾推迟婚约和蜜月, 赶赴 慧眼之约 .团队 还有很多成员, 都默默在人生的 选择题 中 选择了 慧眼 . 在坚守多年后, 他们终于盼来成功的喜 悦时刻. 发射后, 我紧张地看着指控大厅屏 幕上的曲线, 一开始还以为没有信号呢, 后来 才发现, 那是因为数据完全按照预设的步骤, 沿着曲线在走, 太完美了! 这一刻已深深定 格在梁中坚脑海中. 面对使命召唤,全力走向下一个十年 这颗卫星携带的载荷都是大宝贝, 凝结 着国内众多科学家近
20 年心血, 我们绝不让 它们有丝毫损伤! 梁中坚说出了大家的心 声.为此, 他们坚定地拒绝了很多存有质量 隐患的外协产品, 帮助外协厂家一起想办法 提升质量, 将航天质量管理的规范传授给对 方, 甚至花费许多心血去对方单位授课.面 对各类科学目标, 以及伽马暴探测模式等后 续增加的需求, 他们向科学家虚心求教, 几年 下来, 他们深入用户部门沟通协调数百次. 五院王希季院士曾对卫星团队成员说, 要站在国家和使命的高度帮助有效载荷上 天. 他们做到了! 作为我国空间事业的主力军, 团队所在 的五院 家底 雄厚, 孕育了航天三大里程碑 和航天 三大精神 的五院, 创新的步伐不断 加快――从 东方红 一号到成功发射第
100 颗卫星, 五院用了
41 年时间;
而发射接下来 的100 颗卫星, 五院仅用了
6 年时间. 慧眼 的成功, 无疑彰显了五院多领域、 多平台、 全 方位服务科学探测的能力. 如今, 慧 眼 卫星团队成员正式将 孩 子 交给了科学家们. 那感觉真像把闺女的 手交给爱她的人, 非常不舍, 却又满怀喜悦. 张龙说道.此时, 他已为 二闺女 忙活很久 了―― 按照我国空间X射线探测 探 索、 详测、 深巡 三步走战略, 五院早已开展了扎实 的论证工作, 张龙正在论证的 eXTP 将是继 慧眼 之后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空间 X 射线 探测项目. 引力波、 系外行星、 地外生命、 宜居星球 探测……这些科幻小说中的情景, 已在五院 的系统规划和论证中一步步向我们走来.现在, 顾荃莹被纳入深空探测的预研队伍, 梁中 坚则加入嫦娥四号研制团队.更艰巨的使命 在召唤他们, 他们将全力以赴地走向下一个 异彩纷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