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雷昨昀 | 2015-01-20 |
在一个受 不变则衰, 不进则退 永恒法则支配的世界里,人类所设立的每一项 制度都必然会逐渐失效, 为何唯独上述这些可以例外呢? 法律规范、政治和经济理论只是用作保障人类整体利益 的, 因此决不可为了维持某项法律或教条的完整而使人类 受罪. ――守基?阿芬第 目录序言.1 第一部分 社会与经济发展 1. 对繁荣的反思――取代消费主义文化
3 2. 动物精神 、人之灵性和经济危机
8 3. 透视现代病:只重物质而轻视灵性需求.13 4. 消除贫困,共同进步.18 5. 发展离不开精神文明.23 6. 日趋融合的世界中的可持续发展社区
27 7. 创建能持续发展的住区.30 8. 扫盲与发展
35 9. 可持续发展教育.41 10. 科学、宗教与全球发展战略.46 11. 农业是根本: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50 12. 食品的未来,有赖于达到地区与全球的平衡
55 13. 微型金融:推动社会转变的有力工具
60 第二部分 社会治理 14. 腐败与道德革新.67 15. 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73 16. 新时代,新道德,新领导
78 17. 集体商议方式的蜕变:重视团结与正义.83 18. 一种有利于人类发展的选举观念
88 19. 何为人权的精神基础?93 20. 民间社会的崛起.98 第三部分 性别平等 21. 北京+10 面临道德挑战.105 22. 教育是每个男女儿童应有的权利
110 23. 家庭和社会发展.116 24. 宗教与妇女进步
122 25. 必须消除对妇女和女童的暴力行为.127 26. 妇女与和平
132 第四部分 全球化进程 27. 恐怖主义与旧秩序的末路
137 28. 转型期的价值观探索.143 29. 全球化的迫切需要
148 30. 全球化的道德观――巴哈伊的观点.153 31. 同样的实质
158 32. 身份及追寻人类共同的目标.163 33. 世界各国的转折点
168 34. 同一个世界,同一种货币
172 35. 没有哪个国家是孤岛――集体安全再展望.177 36. 重新定义气候变化的挑战
182 第五部分 科学、宗教与发展 37. 科学、宗教与发展――一些基本的考虑因素
189 38. 宗教、当今时代与未来的全球社会.195 39. 跨越科学与宗教的鸿沟――关于进化论.201 40. 徘徊十字路口的宗教和发展――殊途同归或分道扬镳?..
207 41. 悄然兴起的新动向
210 42. 致世界各宗教领袖
214 注释.220 序言握住让世界聆听的传声筒 话语在当代生活中占据着相当的地位.除了人与人之间的 沟通,我们每天身处在媒体无处不在的宣传攻势当中.它们, 有些是赤裸裸的利益宣传、 打广告, 有些则是貌似公正地引导 着公众对事物的认知.然而,实际上回顾每个人的思想轨迹, 极少有谁能从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通俗媒体中获得一个稳固而深 厚的世界观.这是因为,电视、报刊都以受众的口味或其背后 支撑者的意识形态为导向,没有不带倾向性的客观媒体,每个 人无意中都受到思维定势、特殊视野和文化习惯的诱导. 人们的智慧来自古典或当代经典的信仰和哲学探讨,以及 经验和过往印象.在不同国家,不同语境中,人面对事态会做 出迥异的抉择,甚至个人的意愿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而表现出 当时当地不可抗拒的随他性.改变个人和族群的命运,思考方 式――亦即话语――起到了内在的根本作用.任何团体,任何 组织,都相信宣传和教育的重要性,原因即在于此. 在一个团队中,当它的成员们汲取了顺应其发展的具有启 发性智慧和远见的谈吐风格,便会如同蜡染对布料所促成的视 觉变化那般,达到由外到内、从工具影响到实质转变的效果. 他们首先是分享到新的词汇、意义、思路,进而新的目标和途 径清晰地浮现出来,快乐地采集新鲜灵感,比划着能够描摹和 接近未来的探索姿势,最终形成一个又一个成长阶段. 当那些取得成功经验的开拓性的团体,与传统样式为主导 的社会普罗群体进行交流沟通时,除了有经验供人欣赏,还能 够引领新概念的传播,后者真正促使其他团体、个人获得学习 反思的具体步骤.一个社会的新语言工具的氛围浓厚了,主流 媒体才会随之受到感召,进行更广泛层次的推广普及.所以, 人群中最容易旁听到的话语,其实往往是边角余料,已经落入 末流,真正有价值的启示性的话语,要付出积极的行动去寻找 和探讨. 本书来自于巴哈伊社团季刊《天下一家》的社评,基于巴 哈伊信仰的教义原则,对全球面临的一系列主题:社经发展、 社会治理、全球化、性别平等、科学、宗教与发展的作用等诸 多方面,发表独特的立场和指明建议.人类正处于迅速而难于 把握的剧烈转型当中,每个个人和组织都有保障社会整体获得 良性发展的责任,而目前也正是为建立美好未来进行普世转化 的时机.对于环境、争端、贫富差距等问题,错过了当下,留 给未来的将是悔恨与叹息. 对此一系列重要议题的文章编纂结集,是想让更多人看 到:近些年来,有许多严峻的现实摆在了会议桌上,但它们作 为话题却只是在人们身边昙花一现,当热度过去,焦点转移, 留在耳中的可能只有几个半生不熟的名词.然而,其未获得解 决的破坏性影响,却在继续蚕食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文明土壤. 本书力图保证这些探讨框架的持续和连贯,让真正重要的议题 保持活跃、获得深化.采用科学与宗教两种曾经在不同层面上 高屋建瓴地指引着人类的视角,综合审视当今社会构建的一些 基本问题,对一些议题进行反思和厘清,这是本书力图展示的 开创性思维. 知识,是人类文明的每一种体系赖以构成的基础.虽然在 当下,宗教与科学之间、不同的文化之间冲突丝毫未减,还导 致了累积数百年的许多团结果实的毁灭,但同时,人类也在迈 向成年期,凝聚的呼声正从被忽略的大众中、意识的深层次中 渐渐升起,构成建设性的关键力量.在面对各种疾患时,拥有 选择的自由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极为重要.不论采用什么眼光和 镜片看世界,不论采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人总是希望那会是 自己的统一的一套,而不是破碎分裂的理念拼凑. 在前进路上有太多的阻碍,个人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哪些 行为模式、 价值、 设想符合未来的更为成熟的模式?毫无疑问, 未来所需的这些新的能力并没有现成的完整经验可模仿,围绕 着能力提升的目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潜能,与他人保持差异 的独特自我,如果能够借助参照全体,完善自身、实现真我, 将会有可能为未来的整体新模式,提供极为珍贵的可借鉴的贡 献. 在全球一体化的地球村时代,许多国家地区的居民正在寻 求适合自身文明进步的独特发展思维.一方面这是因为各个民 族都有自己的精神传统,将它与未来的普世文明相接轨的路线 并非要通过发达国家走过的历史套路,那样未必是最好的.对 某一种成功的别国文化的盲目崇拜将造成对自身文化中优秀成 分疏忽不见.另一方面,即使是拥有优秀经验的发达国家,在 协助别国发展时,也不免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的方式不一定 使受援助国长远受益.真正切合未来发展目标的经济建设,要 求各国不再以自己的利益为基本出发点,认识到人类一家和文 明的多元性,树立尊重与和谐友好的心态,否定文化沙文主义 并齐心协力根除恐怖主义. 世界是一个人体,这样的比喻很能够促使我们去思考发展 的本质.自我审视才能带来根本上的进步,人们要建立一个团 结统一的未来社会,需要培养每个人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包括 博雅的学识和专业工作技能,而个人的精神品质亦不可忽略, 包括爱、怜悯、善、正义、慷慨等等.在当下,各种发展计划 不同比例地都包含着自利与合作的双重目的, 懂得辨识这一点, 可以进一步调整、完善整个计划的纲要,促进人类整体利益的 最大化.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个社团有自己的生命,有其局限 性和个别特征.能够做的是加强个别与普遍存在的联系纽带, 使独特性的优点能够得以发挥.受到开创性的思想理念指引的 团体,应当为协助社会构建新思维出力,共同打造建设新文明 的基础.其重要性不亚于人的大脑的思考论辩对身体的指挥作 用.透过多种话语、志趣的培养和行动,不仅作为细胞的个人 会获得能力提升,个人与环境、外在、机构、神的关系得到重 新定位,而且作为整体的社会也将焕然一新. 任何有意识的存在,都携带了两重使命.一是完善自己, 一是促进其他.这工具,这桥梁,便是语言.根的汁液可以滋 养树木,蚂蚁的巢穴可以溃烂堤坝,都可以看做是语言改变事 物内在本质的隐喻.话语构建所影响到的空间,包括了家庭、 学校、社团、公司、单位部门、商场、城市、乡村等等.探讨 是激活思考的推动力. 构建话语的下一步,便是行动.改善周围,推动全世界. 第一部分 社会与经济发展 ?1 对繁荣的反思――取代消费主义文化 鉴于当前的气候变化、环境恶化和贫富悬殊,人们已经普 遍意识到,社会必须由无节制的消费主义文化转向可持续发展 型文化了.但这一转变却与那些极力助长消费主义的思想模式 和价值观存在着潜在冲突.因此,要推动它,就必须审视和改 变那些与人的本质、发展、经济危机、技术进步和教育有关的 一些深层次观念. 人的本质 谈及可持续型生产和消费,一个重要议题就是人的本质, 它促使我们从根本上重新审视: 我们是谁, 生命的目的是什么? 从本质上而言,人类的体验主要是精神体验,它根植于人人拥 有的内在本体――有人称其为 灵魂 .但是,消费主义文化却 倾向于把人变为竞争性的、不知满足的商品消费者和市场操纵 的对象.常见的观点是,人的实际要求(即更多物质享受)与 人类的需要(即公平的资源配置)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 一些商业和政治力量推行当前不可持续型生产和消费模 式,他们常常鼓励自大、贪婪、冷漠和暴力秉性.要克服这些 秉性,我们必须发挥那些一再被视为天真的理想而常常被忽略 的品质――中庸、公正、爱、理智、自我牺牲、服务大众.只 有依靠它们,才能建立起更加公正和可持续型的社会秩序. 发展观 同样,要清楚地认识可持续型发展,就必须就人类发展的 本质和意义进行公众对话,必须把向可持续型生产和消费模式 的转变当作一项全球性事业,使所有人都能实现人生的双重目 的――开发天赋潜能并参与建设更美好的社会. 最终,一个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型生产和消费,就需要对其 自身架构进行组织性变革.这样,才能充分顾及到全体社会架 构间的相互依存性,以及社会与其赖以存在的自然界的内在联 系.许多这样的变革已成为大量公众对话的焦点,其中包括: 世界公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