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元素吧里的召唤 | 2015-02-08 |
对不能再使用的建设副产物应尽量再生 利用;
对不能再生利用的副产物则尽量通过 燃烧实现热回收. 过去, 日本要求把打桩等产生的 建 筑渣 土运出建设现场, 等完工回填时再重新购入 渣土, 造成两次运输和付费.近年来, 日本 对建筑渣土采取就地回填的管理方式.施工方可将打桩挖出的渣土在建筑工地现地保管, 等回填后再处理剩余的渣土, 尽可能 减少渣土的产生. 日本对建筑垃圾的生产、 分类、 处理有严 格的流程管理.施工队要向建筑公司总部提 交对工程可能产生的垃圾估算、 分类再利用 和最终处理的详细计划, 并将结果报告保存
5 年.如果一家企业上一年产生的产业垃圾 超过
1000 吨, 则必须在当年
6 月30 日前向当 地都道府县知事提交垃圾减量的计划. 国土交通省的调查显示,截至2012 年底, 日本建筑垃圾的再资源化达 96%, 其中混 凝土再资源化率高达 99.3%. 新加坡―― 土地空间有限迫使政府 必须提高回收利用率 新加坡国家环境局数据显示, 2014年全年 该国产生的建筑垃圾总量为 126.97万吨, 其中 得到回收利用的 126万吨, 回收率达到 99%. 从新加坡本岛往南约
8 公里, 坐落着世 界上第一家从海域发展而来的垃圾填埋场, 其正式名称是 实马高垃圾填埋场 , 由实马 高岛和锡京岛两座小岛相互连接、围海而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新加坡依赖全岛周 围的垃圾填埋场来处置固体垃圾, 但是到了
70 年代末期, 土地空间有限迫使政府必须采 取措施减少废物产生并提高回收利用率. 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发言人
10 日在回复
本报记者的邮件采访时表示, 由于钢筋条、 木材和混凝土等建筑垃圾具有经济价值和市场需求,垃圾收集商会在建筑工地现场进行垃圾分类,之后再送至工厂进行回收利用,从中获取利润, 如果直接把垃圾送到焚化厂或者实马高填埋场,垃圾回收商反而需要支付相应的垃圾处理费用 . 对于建筑垃圾回收工厂, 新加坡环境局 还通过出租土地的方式予以支持, 这些工厂 回收的建筑垃圾占据新加坡全部建筑垃圾回 收份额的 80%至90%. 为了最大程度地回收 建筑垃圾, 新加坡政府也出台了建筑拆除行 为准则, 这是一整套的程序指南, 帮助建筑拆 除承包商更好地规划拆除程序. 该发言人告 诉本报记者. 新加坡注重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 与 之相关的政府措施包括绿色与优雅建筑商计 划和绿色建筑标志计划等.前者是
2009 年 推出的一项认证计划, 从员工管理、 尘土和噪 音控制以及公共安全等多个方面对建筑从业 者进行评分.后者始于
2005 年, 该认证专门 针对热带地区的建筑, 以评估建筑物对环境 的负面影响及奖励其可持续发展性能为目的, 考核的指标包括节能、 节水、 环保、 室内环 境质量和其他绿色特征与创新
5 个方面. (本报柏林、 东京、 曼谷
1 月10 日电) 回收利用破解建筑垃圾难题 本报驻德国记者 管克江 本报驻日本记者 田泓本报驻泰国记者 俞懿春 核心阅读 在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方面, 德国、 日本和新加坡走在前 列.在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