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被控制998 2015-04-17

2015 年以来, 京津冀及周边 地区重污染过程发生频次、 持续时长和 峰值均呈下降趋势.2017 年10 月至今 年3月初的秋冬季期间, 京津冀及周边 地区共出现

23 次区域重污染过程.攻 关联合中心对

23 次污染过程都进行了 精细化定量化解析, 一一分析比对污染 全过程的污染物组分、 来源数据. 以今年1月10―14 日污染过程中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变化为例, 10―12 日晚间均出现了PM2.5 浓度快速增长的现象.专家们利用空气质量模型进行 模拟, 结果表明, 沿西南通道的污染物 传输 贡献 最大.此外, 北京

12 日晚间 污染最重时段, 硝酸盐、 硫酸盐、 铵盐浓 度明显上升, 占比合计超过 50%.这表 明北京及周边地区气态污染物的二次 转化, 也是推高北京 PM2.5 浓度的关键 因素.气态污染物的二次转化, 是指二 氧化硫、 氮氧化物等气态污染物在大气 中发生氧化等化学反应, 形成硝酸盐、 硫酸盐等 PM2.5 的主要成分. 气象条件和空气重污染之间, 存在 着怎样的关联? 攻关专家运用多个模型系统, 分析 了2000 年―2017 年气象条件对空气质 量的影响.结果显示, 由于气象条件的 年际差异,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2+26 城市PM2.5 年均浓度的波动幅度可达10%, 个别城市可达 15%;

由于气象条件 的月际差异, 城市 PM2.5 月均浓度的波 动幅度可达 30%以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气象科学研 究院研究员徐祥德, 中国气科院大气成 分研究所所长王亚强, 国家气候中心研 究员柳艳菊等组成气象攻关团队, 对这 一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 徐祥德介绍,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位 于太行山东侧 背风坡 和燕山南侧的 半封闭地形中, 受青藏高原大地形 背 风坡 效应所导致的下沉气流和 弱风 效应 影响, 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 显著的下沉气流区, 这不利于大气对流 扩散及污染物清除.这个地区是我国 冬季大气污染最重、 季节差异最为显著 的区域,PM2.5 浓度冬季普遍偏高,污染最重, 秋、 春季次之, 夏季最轻. 从目前统计分析结果来看,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符合以下条件时容易 产生本地累积型重污染: 风速小于

2 米/ 秒, 对污染物水平扩散极其不利;

大气 处于静稳状态, 垂直扩散能力较差;

近 地面逆温, 混合层高度低于

500 米;

大气 相对湿度达 60%以上, 导致气态前体物 向颗粒物加速转化. 徐祥德说, 在空 气污染过程中, 污染累积到一定程度后 还会导致气象条件进一步转差, 重污染 和不利气象条件之间形成显著的 '

双向 反馈'

效应. 污染物成分出现哪些新趋势? PM2.5 组分发生明显变化,专家探索性地将城市空气污染分为6种类型 空气污染的 病根 是排放, 天气是 诱因,复杂的颗粒物二次转化是催化剂.重污染天气中首要污染物大多是 PM2.5, 这种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微米(不到人的头发丝直径的 1/20) 的颗粒 物中,主要的成分有哪些,从何而来?这是对症下药时需要了解的问题. 攻关研究表明,

2017 年, 2+26 城 市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PM2.

5、 可吸入 颗粒物 (PM10) 、 挥发性有机物、 氨和一 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量, 同比下降 6%― 31%, 其中, 二氧化硫排放降幅最大, 氨 排放降幅最小.

2017 年―2018 年采暖季期间, 2+

26 城市PM2.5 的平均浓度为85 微克/ 立方米, 其中有机物、 硝酸盐、 硫酸盐、 铵盐等主要组分的占比分别为28% 、 19%、 12%和11%.这揭示京津冀及周边 地区大气PM2.5 化学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2018 年11 月―今年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