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学冬欧巴么么哒 2015-05-17
指南与共识 DOI:10.

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7.11.13 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操作指南 (2017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 大中华腔镜疝外科学院 中图分类号: R6 文献标志码: A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腹腔镜;

疝修补术;

补片 Keywords inguinal hernia;

laparoscope;

hernia repair;

mesh 为了推广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理念、 规范手术操作流 程、 推动学科发展,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 学组、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 大 中华腔镜疝外科学院对2013年制定的 《腹股沟疝腹腔镜手 术的规范化操作指南》 予以修订.本次修订在原版本的基 础上, 参照国内外最新的技术进展和相关指南, 结合国内 专家的临床经验和具体国情, 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广泛听取 意见, 不断修订和完善, 于2017-03-18 在杭州举行的工作 会议上完成全面修订和定稿.现公布如下.

1 证据和推荐级别 证据级别: 1A: 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各个研究具有同质性) . 1B: 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2A: 2B级别研究的系统评价 (各个研究具有同质性) . 2B: 前瞻性对照研究 (或质量略低的随机对照试验) . 2C: 结果性研究 (大样本分析, 群体数据等) . 3: 回顾性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4: 病例研究 (即无对照组的研究) . 5: 专家意见, 动物或实验室研究. 推荐级别: A: 基于1级证据 = 强烈推荐 ( 标准 , 必须执行 ) . B: 基于

2 级或

3 级证据, 或基于

1 级证据推论 = 推荐 ( 推荐 ;

应该执行 ) . C: 基于

4 级证据, 或2级或

3 级证据推论 = 建议 ( 选择 ;

可以执行 ) . D: 基于5级证据, 或缺乏一致性、 或不确定级别的证据 = 不做推荐, 仅叙述. 本文的证据和推荐级别来源于文献 [1-5] .

2 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 2.1 麻醉和体位 行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 (TAPP) 建议 全身麻醉.病人头低脚高10~15?仰卧位, 双臂紧贴身体两 侧.主刀医师位于疝的对侧, 助手位于患侧或头侧.监视 器置于手术台尾侧. 2.2 手术步骤 2.2.1 置入套管脐孔穿刺,建立CO2 气腹至12~

15 mmHg (1 mmHg=0.133 kPa) .置入

3 个套管: 脐部 10~

12 mm套管放置30?腹腔镜作为观察孔, 患侧腹直肌外侧平 脐水平和对侧腹直肌外侧脐下水平分别置入5 mm套管作 为操作孔.直径>

10 mm的套管可能会增加戳孔疝的发生 率(2B 级证据) .双侧疝时两侧的套管可置于对称位置. 2.2.2 探查腹腔 进入腹腔后, 须辨认

5 条皱襞和

2 个陷 窝: 脐中皱襞是中线的标志, 其两侧是脐内侧皱襞, 外侧是 脐外侧皱襞 (腹壁下血管的位置) .5条皱襞将盆底区域分 成3个陷窝: (1) 膀胱上窝, 位于两条脐内侧皱襞之间, 膀胱 位于其间, 前方有腹直肌保护. (2) 内侧陷窝, 位于脐内侧 皱襞与脐外侧皱襞之间, 是腹股沟直疝突出的部位. (3) 外 侧陷窝, 位于脐外侧皱襞外侧, 是腹股沟斜疝突出的部位 (图1a) .透过腹膜还可辨认精索结构或子宫圆韧带, 通过 触诊可扪及髂前上棘的位置. 观察疝的情况 (部位、 范围、 内容物等) , 并记录疝的类 型和分型.常规探查对侧有无 隐匿疝 , 术前应告知存在 隐匿疝可能, 术中发现建议同时修补 (A级推荐) . 如腹腔有粘连, 只需对手术区域的粘连进行分离 (D级 推荐) .对于难复性疝, 回纳困难时不要强行牵拉或切断 内容物 (网膜) .可先切开腹膜, 进入腹膜前间隙后再逐渐 分离疝囊, 可以帮助疝内容物回纳 (D级推荐) . 2.2.3 切开腹膜 在内环口上缘2~3 cm、 自脐内侧皱襞至 髂前上棘切开腹膜, 保护腹壁下血管, 游离上、 下缘的腹膜 瓣, 进入腹膜前间隙.尽管有些直疝缺损在腹腔内看是位 于脐内侧皱襞的内侧, 也应在其外侧切开腹膜, 以免损伤 通信作者: 李健文, E-mail: [email protected];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