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丑伊 | 2015-07-29 |
3 .至此, 北宋时期发生传统燃料危机进而出 现了燃料革命的观点逐渐得到学界的认同. 至2013 年, 王星光与柴国生合撰 《宋代传统燃料危机质疑》 一文对上述观点进行重新评判
4 . 该文 观点独到, 引证材料丰富, 读后令人受益匪浅.笔者也赞同宋代并无全局性的燃料危机, 但笔者认为, 就华北区域而言, 局部的燃料危机却已相当严重, 特撰此文以求正于两位先生. 一尧传统燃料蕴藏量的区域差异 王、 柴二位论证宋代燃料问题时引用现代森林学家的若干观点, 一是 (森林) 覆盖率在 30%以上 而且分布均匀, 才能满足国民经济对林木的需要和保持森林对环境生态平衡的作用 , 二是宋代天然 森林覆盖率为 33%-27%, 计入人工造林, 则实际面积当在 30%以上
5 .据此, 他们认为宋代 并没有出 现包括林木资源在内的传统燃料资源枯竭的状况 (第140 页) . 现代学者回溯历史时期的森林覆盖率时, 往往是以现代的疆域范围去统计的, 相关数字无助于说 明宋版图内的森林状况.更重要的是, 这样的数字掩盖了传统燃料蕴藏量的两种区域差异情形. 渊一冤山区与平原的区域差异 传统燃料的蕴藏量与植被状况息息相关, 凡天然草木茂盛的地区燃料总量较丰富, 反者反是.就 现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情形来看, 天然草木主要分布在山区, 广大的平原地区除湖淀区与滨海地区水 生植被较多外, 大部分地区草木较少. 此种情形早在历史前期已然如此, 据学者考证, 早在春秋战国时 代, 华北的平原地区已是阡陌纵横, 天然林木几乎消灭殆尽. 晋代, 地处河南的洛阳已是 洛下少林, 木 炭止如粟状
6 , 地处河北常能与洛阳一争高下的邺城周边地区也相差不多. 山区的草木植被也一直在减少, 但原有林木较多, 煤炭储量也极为可观, 燃料资源相对宽裕. 自战 国至唐宋, 冀南地区经济极为发达, 邯郸、 邺城、 魏州相继在此兴起, 皆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大都市, 这里 冶铁业、 陶瓷业有显著发展, 人口增长也很迅速, 燃料需求量巨大, 太行山南段东麓的林木遭到大规模 的砍伐, 但到宋代这里林木仍较茂盛, 故而政府可在林县设有两个采木场.总体而言, 即使到晚近时
1 [美] 罗伯特 ・ 哈特威尔著, 杨品泉摘译: 《北宋时期中国煤铁工业的革命》 , 《中国史研究动态》
1981 年第
5 期, 第18 页.原载 《亚洲研究杂志》
1962 年2月号.
2 [日] 吉田光邦: 《关于宋代的铁》 , 载刘文俊主编: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 第10 卷, 中华书局,
1992 年, 第
194、
195、
197 页.原载 《中国科学技术史论集》 , 日本放送出版协会,
1972 年.
3 许惠民: 《北宋时期煤炭的开发利用》 , 《中国史研究》
1987 年第
2 期.许惠民、 黄淳: 《北宋时期开封的燃料问题―― ― 宋代能源问题研究之二》 , 《云南社会科学》
1988 年第
6 期. 许惠民: 《南宋时期煤炭的开发利用―― ―兼对两宋煤炭 开采的总结》 , 《云南社会科学》
1994 年第
6 期.
4 王星光、 柴国生: 《宋代传统燃料危机质疑》 , 《中国史研究》
2013 年第
4 期第 139-156 页.下文引用该文时只标明 页码.
5 两个观点分别出自张秋蕾: 《森林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 《中国环境报》
2011 年5月3日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