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于世美 | 2015-10-22 |
冰川 物质平衡工作组也主要围绕冰川厚度变化、第三极地区 (藏东南、 青藏高原中部、 羌塘地区、 尼泊尔) 冰川物质平衡 观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报. 各位专家学者还了解了第三极数据中心的建设进展情 况. 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授沈善普介绍了降水遥感研究 的最新进展,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盛永伟就青藏高原冰 川动态及其对湖泊贡献的研究与大家作了交流. 此次联合研讨会的成功举办, 为未来 TPE 冰川、 降水 等相关研究指出了明确方向, 并取得了预期效果. (雨田) 当时这里基本寸草不生, 到处都是白花 花的一片盐碱地, 好像刚刚下过雪一样. 中 科院合肥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 (以下简称技术生物所) 研究员吴正岩告诉 《中国科学报》 记者, 当他和同事吴丽芳带领 课题组成员第一次赴宁夏的盐碱地实验示范 田块考察时,这一幕在他脑海中留下了深深 的烙印. 而如今, 这里早已换了模样.示范田里长 满了茁壮的玉米, 放眼望去绿油油一片, 昔日 的盐碱地变成了米粮川. 这得益于技术生物所科研团队将最新研 发的盐碱地微环境改良技术与耐盐碱盐肤木 种植技术的应用. 创新技术摆脱盐碱困境 夏天水汪汪, 冬春白茫茫, 只长盐蓬草, 不长棉和粮. 这首民谣道出了农民们对盐碱 地的无奈.土壤盐碱化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 发展和综合能力提高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 在宁夏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据宁夏遥感院和农发办共同调查发现, 引黄灌区 661.6 万亩耕地中,盐碱化耕地 221.9 万亩, 占总亩数的 33.54%. 另外, 盐碱荒 地面积达 83.5 万亩.若不加大治理和预防力 度,引黄灌区部分高产稳产田有向中低产田 演化的趋势,将会直接影响该区农业生产能 力和粮食安全. 另一方面, 盐碱化还带来生态环境恶化, 更会影响灌区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所以, 盐碱地防治和开发是宁夏农业发 展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 展, 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员吴 丽芳说.
2011 年,吴正岩与吴丽芳等技术生物所 科研人员联合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仲乃琴 开始对宁夏盐碱地改良进行前期调研.第二 年, 他们便进行盐碱地微环境改良技术 (盐碱 地化肥增效技术)和耐盐碱盐肤木种植技术 两项技术的基础内容研究.今年初, 这两项技 术开始进行技术示范. 盐碱地微环境改良技术通过保肥、 保水、 离子交换等作用, 降低肥料周围微区土 壤的盐分和 pH,改善微环境,促进根系发 育, 提高作物耐盐碱能力, 目前已申报国家 发明专利
1 项. 今年年初,该技术在石嘴山市平罗县前 进农场 (西大滩) 以及银川市芦花镇园林场进 行50 亩玉米小区试验, 并在宁夏吴忠市利通 区示范玉米
950 亩. 田间数据结果让科研人员感到非常兴 奋. 例如, 等养分施肥时, 添加 10%盐碱地化 肥增效剂的化肥与常规肥料相比, 可使玉米 出苗率提高 23.9%, 株高增加 35.4%, 径粗增 加12.7%, 叶色普遍更加浓绿;
减养分 10%施肥 时,添加 10%盐碱地化肥增效剂的化肥与常规 肥料相比, 可使出苗率提高 18.1%, 玉米株高增 加23.6%, 径粗增加 9.4%, 叶色普遍更加浓绿. 另一项技术即耐盐碱盐肤木种植技术, 可使盐肤木在宁夏盐碱地成活率达到 95%以上, 且长势良好.这项成果为实现能源植物盐 肤木在盐碱地的成功种植,促进盐肤木综合 利用, 深度开发利用盐碱地提供了技术保障. 将简单实用的技术推广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