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865397499 2015-12-12

4 仪器的结构组成 4.1 仪器整体结构组成 仪器结构主要包括样品采集和传输单元、样品预处理单元、分析单元、数据采集和处理 单元、辅助设备等.依据仪器测量方式的不同,仪器可能具备上述全部或部分结构组成. 4.2 样品采集和传输单元 主要包括采样探头、 样品传输管线、 流量控制设备和采样泵等, 其具体技术要求见 5.1.4 和5.2.4.1. 4.3 样品预处理单元 主要包括样品过滤设备等;

预处理设备的材料和安装应不影响仪器测量, 其具体技术要 求见 5.2.4.2. 4.4 分析单元 用于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测量分析,其具体技术要求见 5.2.4.3. 注:仪器能分析的物质种类取决于该仪器的监测物质数据库. 4.5 数据采集和处理单元 用于采集、 处理和存储监测数据,并能按中心计算机指令传输监测数据和设备工作状态 信息;

数据采集和处理单元的具体技术要求见 5.2.4.5. 4.6 辅助设备 采用抽取测量方式的便携式仪器, 其辅助设备主要包括尾气排放装置、 吹扫净化及其控 制装置以及凝液排放装置等.

5 技术要求 5.1 Ⅰ型仪器技术要求 5.1.1 一般要求 同5.2.1.

3 5.1.2 工作条件 同5.2.2. 5.1.3 安全要求 同5.2.3. 5.1.4 功能要求 除样品采集和传输单元加热、 保温和过滤功能以及采样泵克服负压的功能不做必须要求 外,其余要求同 5.2.4.样品采集和传输单元具备加热功能的仪器,其加热温度一般不低于 120℃,且高于采样压力条件下气体样品的水露点值或烃露点值(以最大值为准)20℃以上, 实际温度值应能够在仪器中显示. 5.2 Ⅱ型仪器技术要求 5.2.1 外观要求 5.2.1.1 仪器应具有铭牌,铭牌上应标有名称、型号、生产单位、出厂编号、制造日期等 信息. 5.2.1.2 仪器表面应完好无损,无明显缺陷,各零、部件连接可靠,各操作键、按钮使用 灵活,定位准确. 5.2.1.3 仪器主机面板显示清晰,涂色牢固,字符、标识易于识别,不应有影响读数的缺 陷. 5.2.1.4 仪器外壳或外罩应耐腐蚀、 密封性能良好、 防尘、 防雨, 仪器应至少达到 GB/T

4208 中IP55 防护等级要求. 5.2.1.5 仪器应具备较好的便携及移动性,仪器总质量(含采样和预处理设备)应不超过

30 kg. 5.2.2 工作条件 a) 环境温度: (0~40)℃;

b) 相对湿度:≤85%;

c) 大气压: (80~106)kPa;

d) 供电电压:AC(220±22)V, (50±1)Hz. 注:特殊环境条件下,仪器设备的配置应满足当地环境条件的使用要求. 5.2.3 安全要求 5.2.3.1 绝缘电阻 在环境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85%条件下,仪器电源端子对地或机壳的绝缘 电阻不小于

20 MΩ.

4 5.2.3.2 绝缘强度 在环境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85%条件下,仪器在

1500 V(有效值) 、50 Hz 正弦波试验电压下持续

1 min,不应出现击穿或飞弧现象. 仪器应具有漏电保护装置,具备良好的接地措施. 5.2.4 功能要求 5.2.4.1 样品采集和传输单元要求 5.2.4.1.1 样品采集部件须具备加热、保温和反吹净化功能.其加热温度一般不低于

120 ℃,且高于烟气温度 20℃以上,实际温度值应能够在仪器中显示.样品采集部件还应具备 颗粒物过滤功能. 其采样设备的前端或后端应具备便于更换或清洗的颗粒物过滤器, 过滤器 滤料的材质应不吸附和不与气态污染物发生反应, 过滤器应至少能过滤

5 μm 粒径的颗粒物. 采样泵应具备克服烟道负压的足够抽气能力,仪器应保障采样流量准确可靠、相对稳定. 5.2.4.1.2 样品采集部件的材质应选用耐高温、防腐蚀和不吸附、不与气态污染物发生反 应的材料,应不影响待测污染物的正常测量. 5.2.4.1.3 样品传输管线应长度适中.当使用伴热管线时应具备稳定、均匀加热和保温的 功能;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